鄧文淑組織的天津女界愛國同誌會的講演活動,喚起了天津婦女起來抵製日貨的自覺性,增強了她們的愛國意識。

覺悟社的小社員

五四運動的深入發展,進一步激發起廣大青年的愛國熱情和對救國真理的探求。全國範圍內湧現出很多青年進步團體,覺悟社也在天津應運而生。

覺悟社是五四運動中在天津影響最廣泛、作用最突出的進步學生組織,是由天津學生聯合會和天津女界愛國同誌會的骨幹組成的。1919年 9月 16日,鄧文淑參加了在天津東南角草廠庵舉行的覺悟社成立會議。鄧穎超回憶說:“開始,因受封建思想的影響,男女同學分開組織,這樣削弱了鬥爭的

力量。慢慢思想解放了,我鄧穎超同覺悟社社友郭蔚庭合影

推向高潮。10月 10日,鄧文淑參加了由天津各大中學校學生、群眾數萬人在南開操

場舉行的國慶慶祝大會,她站在隊伍的最前列。

會後,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遊行隊伍迎著警察的槍托和大棒,衝出重圍,男女學生多人受傷。鄧文淑“被傷吐血”,仍堅持帶領講演隊員,一麵沿路講演,一麵分發傳單,成功地組織和參與了這次抗議活動。“雙十節”事件以後,在抵製日貨的鬥爭中,鄧文淑被選為天津中等以上學校學生聯合會教育和講演兩個委員會的籌備委員,繼而當選為講演委員會委員長。隨著 12月 20日和 27日天津兩次國民大會的召開,學生運動開始與各界人士相聯係,並取得了各界民眾的支持。

麵對愛國運動的浩大聲勢,反動當局決定施以殘酷鎮壓。天津學生聯合會、天津各界聯合會都被查封了,愛國學生遭到逮捕。周恩來、鄧文淑等覺悟社社員被迫開始進行地下鬥爭。1920年 1月 29日,他們舉行了更大規模的請願鬥爭,請願代表周恩來、郭隆真、於方舟、張若名四人被逮捕。4月 2日,被拘代表發動絕食鬥爭。4月 5日,鄧文淑等 24人到警察廳抗議,要求替換被捕絕食代表。負責留守工作的鄧文淑等人分頭聯絡紳商各界,積極開展營救工作。經過被捕代表不懈的鬥爭和社會各界的聲援,7月,被捕代表終於獲釋。

長期的鬥爭實踐,使覺悟社的社員們認識到,在五四運動中全國各地產生的大小進步團體隻有聯合起來,采取共同行動,才能改造舊的中國,挽救民族的危亡。8月 16日,覺悟社與少年中國學會等四個團體在北京陶然亭舉行集會,鄧文淑在這次集會上報告了覺悟社的組織經過和一年來的活動情況,受到大家的稱讚。會上通過了《改造聯合宣言》和《約章》,宣布“本聯合各地革新團體,本分工互助的精神,以實行社會改造”,並提出“到民間去”“切切實實地做點事”的口號,引導著運動向更為深入的方向發展。這時,鄧文淑也從直隸第一女子師範學校畢業,走向社會,走上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