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 1月 21—22日,鄧穎超出席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這是部分代表合影

經曆長征

1935年,鄧穎超和周恩來長征到達陝北後的合影

鄧穎超同李克農(中坐者)等在寶安縣合影

了。”鄧穎超動人的敘述中充滿了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鄧穎超十分重視做群眾工作。紅軍在強渡烏江、攻克遵義城後,繳獲了敵人許多軍用物資,俘虜了很多敵軍官兵。在動員俘虜兵的大會上,鄧穎超作了演講。聽了她的講話,俘虜兵大受震動,紛紛起來控訴蔣軍,訴說自己被迫離鄉背井,充當國民黨的炮灰的悲慘經曆。會後,許多俘虜要求加入紅軍隊伍,倒戈反擊蔣軍。

周恩來和鄧穎超分別編在各自的部隊裏,紅軍到達毛兒蓋,周恩來患上了肝膿瘍病。連續幾天發高燒,昏迷不醒。周恩來病情十分嚴重,組織上安排鄧穎超前來照顧。由於條件艱苦,沒有床,鄧穎超就在地上鋪了點稻草當床,三天三夜,寸步不離地守候著昏迷中的丈夫。她把周恩來脫下的灰色羊毛背心拿過來翻開,看到裏麵生了許多虱子,她的兩個指甲都被擠虱子的血染紅了。在長征途中缺醫少藥,沒有好的辦法給周恩來治病。醫生隻好采用靠冰塊局部冷敷的辦法給周恩來進行治療。在鄧穎超和醫護人員的精心照顧下,經過七八個小時的冷敷,周恩來的燒竟慢慢退下來,奇跡般地蘇醒了。鄧穎超這才舒心地笑了,真是“劫後餘生”啊!

過草地是紅軍長征途中遇到的又一大危險。草地裏密布著沼澤,稍不注意,就會陷進去,很快被吞沒。紅軍大隊人馬小心翼翼地繞開沼澤,深一腳淺一腳艱難地前進。過草地的第一天,鄧穎超的馬因受驚掉進沼澤地,她的雙腿陷進泥潭,麵臨沒頂的危險。前麵的隊伍已經走遠了,後麵還沒有人經過。她拚命地支撐著身體,堅持到後來的同誌從泥沼中將她小心地拉上來……,她與死神擦肩而過。過草地七天七夜,鄧穎超發著高燒,沒吃一粒米……終於到了草地的最後一站巴西,她支撐著疲弱的身體,一頭栽倒在樓下遍地的牲口糞中,再也沒有力氣上樓,就這樣一連躺了兩個多小時。蔡暢見到她如此模樣,禁不住淚流滿麵……

鄧穎超隨紅軍部隊經過千辛萬苦,翻過雪山,越過草地,又經過臘子口、六盤山兩處天險,最終於 1935年 10月到達陝北,勝利完成長征。

在北平西山療養

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陝北後,國內形勢由於抗日救亡運動的不斷高漲而發生了巨大變化。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陝北瓦窯堡召開了政治局會議,討論了黨所麵臨的政治形勢和策略路線問題。會議決定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準備再次與國民黨及其他抗日力量聯合,共赴國難。

鄧穎超拖著病弱的身體,仍然堅持工作,擔任

了中央機要科科長、中共中央白區工作部秘書、中華蘇維埃政府西北辦事處內政司法

部秘書,為根據地的建設繁忙工作。由於長征後沒有得到休息和有效的治療,1936年

夏天,鄧穎超的肺結核病複發了。陝北抗癆藥品奇缺,馬海德醫生建議采用“自然療

法”——每天戶外臥床兩小時,利用大自然的陽光和空氣進行治療。當時,生活條件

1937年,鄧穎超在北平平民療養院

1937年,鄧穎超和周恩來在西安八路軍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