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山文化玉器蘊藏著黃帝及龍鳳文化信息(1 / 3)

紅山文化玉器蘊藏著黃帝及龍鳳文化信息

雷廣臻

紅山文化玉器舉世矚目,研究視角全,研究成果多,本文在已有的對紅山文化玉器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不揣淺陋,另開“玉器圖騰說”、“四生”研究途徑,以期進一步推進對紅山文化玉器性質的研究。作者的初步研究結論是:紅山文化玉器內藏紅山先民的生產生活生育生靈(簡稱“四生”)密碼,承載著中華文明的起源信息,尤其蘊藏著黃帝及龍鳳文化的信息。

一、 梳理和檢視紅山文化玉器與黃帝圖騰的對應關係

對紅山文化玉器進行檢視,會發現一個十分有意義的情況:中國古文獻記載的黃帝圖騰,紅山文化均有玉器與之對應。

還是要從圖騰說起。文化人類學家認為,圖騰最初來源於人的姓名,如原始人把兒童叫為牛、馬、熊、龜、虎、蛇、鷹等。首領們也常有這種名稱,死後被尊為英雄進而敬為神靈,所用動物名不變。這些有動物名的首領有的被追認為部落的開祖,時間久遠了,後來的人們逐漸忘記了其開祖的真人性質,而隻記得他的動物名,甚且會與實際的動物相混淆,於是竟自信是該動物的後裔,尊該動物為祖先,並以繁瑣的儀式崇拜它。用植物和自然現象為圖騰的情形也是如此。

紅山人的生產、生活、生育、生靈(這裏所說的生靈是指意識、對祖先崇拜和審美觀念等)達到一定程度,圖騰就被固化、物化、有形化了,起初是紅山人帶著信仰塑造了陶器,把信仰對象化為陶器;然後是紅山人帶著極度的虔誠琢磨了玉器,把信仰對象化為玉器。這就是紅山人的“陶寄托”或“玉寄托”。寄托和什麼呢?寄托當時人種生產生活生育過程中形成的觀念意識,也就是文本所說的生靈(生命的靈魂)。同時寄托人們的生產生活生育方麵的信息。

由圖騰說起,我們還知道,在原始社會時期,部族名、部族首領的名稱以及這個部族的保護神(圖騰)三者常用同一個名稱,如“黃帝”,他既是當時一個部族(大社會聯合體)名稱,亦是該部族保護神與首領的名字。

文獻記載,黃帝的主幹圖騰有五個。一說熊,二說龍,三說龜,四說雲,五說鳥。

關於熊。《史籍·五帝本紀》說:“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又雲:“故黃帝為有熊。”《史記》集解引譙周曰:“黃帝,有熊國君,少典之子也。”班固《白虎通義·號章篇》也說:“黃帝有天下,號曰有熊。”故黃帝部落的圖騰當為“有熊”,即熊。另據文獻記載,黃帝為姬姓。姬字從女從臣,而商周青銅器銘文中的臣字實際上當為熊的豎立形象,所以姬字最早為熊的形象。

我們知道,在紅山文化遺址中發現了熊龍。

牛河梁紅山文化第二地點一號塚第四號墓,葬者為成年男性,隨葬品有玉箍1件,玉熊龍2件。

另有佐證:在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女神廟發現了熊的下顎和泥塑熊掌。

還發現了雙熊頭三孔玉器,也就是《山海經》講的“並封”一類玉器。

關於龍。《淮南子·天文訓》說:“中央土也,其帝黃帝,其佐後土,執繩而治四方,其神為鎮星,其獸黃龍,其音宮,其日戊己。”《史記·天官書》:“軒轅,黃龍體”,《史記·封禪書》又說:“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按有些學者的理解,這裏說的是黃帝的圖騰祖先龍來接其子裔黃帝等回歸祖籍天庭,所以黃帝族的圖騰是龍。聞一多先生考證認為,上古姬同女又通巳,而巳即是大蛇又被人們稱作龍,被黃帝部落奉為圖騰。按《國語·晉語四》說法“昔少典娶有蟜氏,生黃帝炎帝”,則黃帝母方為有蟜氏。《說文解字》說:“蟜,蟲也,從蟲,喬聲。”段玉裁注:“蟲,各本作蟲,今正。蟲者,它也。虹似它,故字從蟲。”它,即蛇,故蟜為龍、蛇類。”“蟜”字從蟲、從喬,意即大蛇(龍),所以黃帝為龍(蛇)之後,奉龍為圖騰。按《史記·補三皇本紀》,有蟜氏又名女登,為有媧氏之女。有媧氏即女媧,而女媧為龍蛇之身。故黃帝當以龍為圖騰。《山海經·海外西經》也說:“軒轅之國在此窮山之際,其不壽者八百歲,在女子國北,人麵蛇身,尾交首上。窮山在其北,不敢西射,畏軒轅之丘。在軒轅國北,其丘方,四蛇相繞。”袁軻先生注曰:“此言軒轅國人人麵蛇身,固是神子之態,推而言之,古傳黃帝或亦當作此形貌矣”。

眾所周知,紅山文化蛇形龍玉器,從興隆窪、查海的玉玨,到翁牛特旗三星他拉的玉龍,已經形成了一個係列。

關於神龜。商代銅器上有龜形紋朝拜人形紋圖樣,學者釋為“天黿”,為文字或族徽(圖騰)。郭沫若釋天黿為軒轅(黃帝)即肯定了神龜是黃帝族的原始圖騰。《國語?周語下》說“我姬氏出自天黿”,猶言出自黃帝。由此,學者認為黃帝族的圖騰為天黿,即神龜。

在牛河梁第五地點一號家第一號墓中發現了神龜玉器:

另在第二地點一號塚第二十一號墓發現了玉龜殼:

關於雲。《周易》乾卦《文言》說:“雲從龍,風從虎。”而甲骨文、金文中的“雲”字多像龍、蛇一類無足曲體動物形象。《竹書紀年》說:黃帝時有“景雲見。以雲紀官,有景雲之瑞。”又說:“軒轅黃帝氏……有大螻如羊,大螾如虹,帝以土氣勝,遂以土德玉。”黃帝氏可能以雲為圖騰。

紅山文化的勾雲形玉器,一部分造型可能與雲有關。

關於鳥。黃帝部族可能以鳥為圖騰。《竹書紀年》說:黃帝“二十年。……有鳳凰集。小食生蟲。小履生草。或止帝之東園。或巢於阿閣。或鳴於庭。其雄自歌。其雌自舞。麒麟在圃。神鳥來儀。……五十年秋七月庚申。鳳鳥至。……則鳳凰居之。……則鳳凰去之。今鳳凰翔於東郊而樂之。其鳴音中夷則。與天相副”。《大荒北經〕載:“有儋耳之國,任姓,禺號子。”又載:“北海之諸中,有神,人麵鳥身……名曰禺強。”《國語·惡語》雲黃帝之子十二姓中,黃帝之後有“人麵鳥身者”。以上文獻記載了黃帝族可能以鳥為圖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