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名府解試(2 / 2)

李林說:“這樣最好,既平息了部分士子的情緒,又彰顯了這兩位考生的高風亮節。”

第二日,大名貢院的門口一大早就趕來了許多聞聲而來的考生,大家聽聞寇準與張詠的讓解元的事情之後紛紛朝重新張貼的皇榜上望去。

正在這時,一位衣著華貴的公子從人群中走了過來,他向皇榜上環視了一下,然後朝寇準和張詠拱手道:“在下張覃,位列頭名,承蒙兩位抬舉。”

寇準抬頭看他,說:“一直聽說張覃大哥是大名府名流,如今解試頭名,也是實至名歸。”

張覃說:“兩位兄弟實在客氣,若是得空,就去府上一聚。”

張詠問道:“若是有酒,那是一定要去的。”

三人開懷大笑,在張覃的邀請下,一起來到了城南的聞華街,一座整潔的院落立於眼前,進了府門,穿過庭院,大廳裏起身迎出來一人笑著說道:“恭喜張兄了。”

張覃微笑著請大家落座,之後介紹說:“這是大名潘閬,與我是故交。”

寇準說:“莫不是作了《酒泉子》的潘閬?”

那潘閬答道:“正是。”

張詠說:“今日有幸見到潘閬,也該痛飲一番才是啊。”

張覃隨即吩咐下人準備酒菜,過不多時,四人一起詩詞歌賦,飲酒暢談。

喝到盡興處,潘閬說:“解試已經結束,離京城省試的時間還有些日子,正好明日是九月十五,寶華寺住持講道解惑,我們一起去散散心如何?”

大家自然一起響應。

第二日,天剛拂曉,寇準起身洗漱完畢,和劉天用過早飯,就約上張詠一起去找張覃和潘閬。四個人出了南城門,路邊綠草茵茵,視野開闊。一直走到鹿鳴山下,空氣濕潤清新,山間傳來一陣陣沁人心脾的芬芳,抬眼望去,不遠處的寶華寺在晨霧中肅穆聳立。

繞了幾道彎,放眼望去,隻見寺周圍數裏,左右通衢,青槐列其外,綠水盤桓其間。跨進山門,迎麵而立著大雄寶殿,隻見兩邊樹立著“一真法界或玄或妙不足以文字求,大光明藏難思難議豈得以語言說”的上下聯,殿前香火繚繞,前來祈福許願的人絡繹不絕。接著穿過觀音殿,彌勒殿等幾個院落,舍屋百十來間,莊嚴之盛,讓從未來過此地的寇準和張詠如癡如醉。

幾個人在廊殿樓台間徘徊時,一個僧童緩緩走來施禮說:“幾位施主,住持邀各位去藏經閣敘話。”

張覃回禮說:“勞煩小施主帶我們一齊前去吧。”

來到藏經閣,寶華寺住持一真起身說道:“阿彌陀佛,幾位施主裏麵請。”隨即吩咐僧童下去準備茶水。

張覃恭敬的說:“適逢貴寺今日眾生祈福,我同幾位一起應考的士子結緣前來許願,還望一真多多關照。”

一真住持微笑著說:“客氣,多年來本寺承蒙張公子扶持,才得以在大名府廣結善緣,盛名遠播。”

這時,太陽緩緩的從東方升起,驅散了薄薄的霧氣,潘閬望著光芒四射的萬物轉而對一真說道:“久聞寶華寺有求必應,有惑定解。勞請一真大師為我幾人指點前程如何?”

一真慈眉善目的說:“施主說笑了,殿前有簽,幾位隨意抽取即可。”

張詠很是好奇的起身抽取了一支竹簽遞給一真住持,那住持上下打量了一下他,說:“施主樂施奇節,必能入朝為官。”

接著寇準忐忑的遞上自己的竹簽,隻見一真住持沉凝片刻,幾個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答案,一真雙眉緊鎖,後又平複的說道:“貴極一時,起落無常。”

寇準急切的問道:“一真可否告知,是否能入朝為官呢?”

一真微笑的說:“一切順其自然,萬事不可強求。”

潘閬說:“如此說來,還是順其自然的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若是知道太多,也會徒增煩惱哦。”

張覃說:“那是必然,潘閬兄本就無意於考取功名,做個逍遙自在的詩人倒也暢快。”

暢談中時間飛逝,不知不覺已經日落黃昏,寺院裏的鍾聲渺渺飄來,幾個人也到了下山回城的時候,眾人和一真住持一一告別,踏上了下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