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人們常用“孩子的臉,六月的天”來形容孩子情緒的多變和難測。實際上,孩子的情緒難測,是因為他們的心理變化規律常常無法被大人所掌握——孩子的心不僅隔著他們的小肚皮,還隔著他們往往言不由衷、詞不達意的言語,純真無邪、與成人迥異的稚嫩思想,以及他們相對狹窄的生活範圍。這一切,使得孩子的心仿佛被蒙上了一層麵紗一般,讓人難懂又難猜。

然而,孩子的心理又是父母不得不了解的。很多教育界名人都呼籲:“教育者應當深刻了解正在成長的人的心靈。”了解孩子的心理,一方麵能讓父母知曉孩子當下的需求;另一方麵,則能洞察孩子的心理是否朝著健康、健全的方向發展。對於一個人來說,童年的經曆對其一生都會具有“蝴蝶效應”,也就是說,童年時期的每一種心理感受,都有可能影響人一生的心理、品質、性格,等等。在這期間,如果孩子的優秀品質得到強化,可能他的一生都會擁有這種寶貴的品質;如果孩子的劣勢心理和負麵情緒不能得到化解和改善,就有可能根深蒂固,成為孩子性情中不可改變的一部分。可見,人在兒童時期的心理狀態,就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他一生的命運。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不可不重視兒童的心理活動。

我們都知道,人的心理會通過一係列外在活動表現出來,思想單純的孩子往往表現得更為直接一些,但也更加混亂一些。他們的行為經常讓大人摸不清門道,不知是哪種心理在起作用。比如,原本聽話的乖寶寶,突然變成了專門跟媽媽對著幹的“擰巴人兒”;總是和媽媽親密無間的女兒,突然有了自己的“小秘密”;純真無邪的孩子,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學會了撒謊;活潑愛笑的他,發起脾氣來毫不收斂,如一頭橫衝直撞的小牛;上了學之後,孩子那股聰明勁兒不知哪去了,怎麼都學不好……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出現無數的大人無法理解的行為,似乎每一種都很奇特,但又好像都與孩子的年齡,以及最近的心情、想法有些許聯係……

為了不讓父母在猜測孩子心理的路上迷茫、困惑、無助,我們編撰了這本介紹兒童心理的書,旨在為希望了解孩子心理的父母提供一些解答和指導。這本書從生活的方方麵麵取材,介紹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常見的一些心理特征及其行為表現,讓父母能夠從孩子的話中聽出他的心理、從孩子的行為中看出他的心理;同時教會父母如何在掌握孩子心理之後,引導其向更健康、更優秀的方向發展。

書中介紹了大量兒童心理學的理論知識,寓深刻於淺顯,讓所有的父母都能夠一看即懂,一讀就會用。另外,本書精選了大量的名人逸事、真實生活事例,以給父母提供更具體的方法參考。彙聚種種,本書的目的隻有一個——讓所有的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更輕鬆地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讓所有的親子關係更加融洽,家庭氛圍更加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