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審案(上)(2 / 2)

他升堂之前雖然已經知道了張大戶下人口中知道了張大戶的計劃,可看到張大戶要冤枉的人居然是兩個半大的孩子,也有了幾分惻隱之心。

以往替張大戶做的冤案絕對不是一件兩件了,可當眾欺負兩個小孩子,他還真沒怎麼幹過。

特別是那種方氏的回答,不但調理分明,短短幾句便將少年童生的身份說了出來,這意味是有功名的人,即便可以用刑但也不能輕易上,但卻對“偷盜”的事情半字不提。

還有下跪的少年朱浩,他還是有幾分印象。

少年去歲參加縣試便是由他做主考,他當時還點了少年做了案首,並勉勵了好幾句,之後少年在府試之時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成為了寧遠縣多年來年紀最小的童生。

隻是這惻隱之心雖有,卻不會真正影響道他的決斷,畢竟偏幫自己人才是做人為官的正理。

於是縣令一拍驚堂木,開口道:“大膽民婦,張大戶是我典吏,堂堂的朝廷命官。自古名高官有如子告母,要先要重打三十,你可知道?”

夢婷心中凜然,早就知道縣令定會偏幫張大戶的,可卻未料到會如此明顯。若真的三十大板下來,便是壯年人也要去上半條命,更不要說似她這般沒長大的孩子。

感受著被自己握著的少年的手一下子滿是汗水,夢婷卻依舊沒有絲毫的畏懼,對這個時代律法的熟知,她可自信不必任何人差,豈是隨便就能糊弄的住?

當下夢婷直接抬頭朝著縣令看去,隻見其麵容果然同張大戶有幾分肖似,顯然別人說兩人是同宗之事一點都不假,而且估計比所有人預料的關係還要進上不少。

夢婷直接開口道:“‘民告官、子告父’,大人所言不假。隻是我不知道一個典吏區區的下九流官員,能算什麼朝廷命官?”

所謂“下九流”便是步入九品的官員,雖然也叫官員,可都是那些沒有功名,地方擔任了多年小吏升任而來的,的確不是真正的朝廷命官。

見夢婷不但未曾屈服,反是詰問起了縣令,整個大堂都不由一靜。

張縣令平日裏沒有接著這條借口來欺壓人,結果被問之人無不撤訴屈服。畢竟三十大板使命打下來,打死個半個人太正常不過了。

但他往日欺壓的都是尋常百姓,不怎麼清楚法律,絕不似夢婷這種對律法熟知之人。

夢婷前世生活在人人平等法律信仰至上的時代,穿越之後,更是專門研讀過一段時間法律。一時之間,縣令竟是被問住了,不知該如何作答。

大堂外麵的老百姓們,卻是一下子熱鬧了起來。他們以前沒少見過開堂審案的人,可卻沒幾個剛質問縣令的,更別說還把縣令給問住了的。這般熱鬧無比的事情,足以讓人們興奮許久了。

也是這縣令不是真正的兩榜進士出生,手段粗糙慣了,才會被夢婷給抓住了把柄。

見到自己的話已經稍微起了作用,夢婷心裏的底氣更加多了幾分,便進一步開口道:“我朝□□在縣衙門口設立登聞鼓,便是為了懲治那些貪官汙吏,讓百姓去勇於狀告官員。就算是大宋、大堂之時,也鼓勵百姓敢於揭發貪贓枉法的關於。卻不知大人那句‘民告官,杖三十’的說法又是從何處而來?難不成不是前朝的律令!”

此言一出,便有如驚天動地一般,整個大堂一片死寂,緊接著便是陣陣叫好之聲從外麵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