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開軒學生楷模

刁正邦

杭州灣畔,人傑地靈。案頭放著《歲月如溪——青少年時期的朱開軒》一書,好友蔣誌明同誌命我作序,樂以應之。

我和朱開軒同誌相識尚早,相交甚深。他生在上海遠郊金山區山陽鎮上,我的家鄉在奉賢莊行,兩地相隔不遠,可謂同鄉。我們都在北京航空學院(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工作,同事多年,此後他任學院黨委書記,成為我的領導,直至調國家教委任副主任、主任。之後又任全國人大常委、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主任委員。地位變了,工作不同,但和我聯係不斷,常有往來。及至現在,雖然都已退休,還仍然保持聯係,彼此相知。

我深知朱開軒同誌的為人品格,他生活儉樸,嚴以律己,作風清廉,正直無私;經常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為教育事業發展傾注心血,執著的追求和艱苦奮鬥的精神令人欽佩,但對他在青少年時期的學習生活,卻並不知詳。閱罷《歲月如溪——青少年時期的朱開軒》,眼前仿佛有一個身材修長,麵容堅毅的成熟少年正在朝我走來,不禁震撼,難以平靜。掩卷沉思,深感上海市金山區教育局編寫這冊校本讀物,是做了一件重要而有意義的事情;局長蔣誌明同誌眼光獨到,力推此書,為全區中小學生樹立了學習和做人的楷模,學子幸甚!

20世紀30年代後期風雲突變,國家蒙難,民族遭殃,朱開軒在戰亂中出生,步入少年,雙親故世,家道中落,悲苦的命運使他備受磨難。然而,少年朱開軒沒有在苦風淒雨中步履踉蹌,而是以頑強的意誌和勇氣直麵生活,迎著風雨,執著追求,在他的人生道路上艱難跋涉,雖然每一步都飽含辛酸,卻又足印深深,步步紮實。朱開軒是一位勤奮刻苦的學生。他常常囑咐胞妹朱銘瑋“好好讀書”,而他就是這樣做的,“好好讀書”四個字貫穿在他的整個求學生涯。上小學時認真學習,成績出類拔萃;初中讀書,學而不倦,畢業後考上了全國知名的上海中學;而在大學,成績始終優良。原因何在?就因為他渴求知識,堅持“好好讀書”。朱開軒又是一位全麵發展的學生,籃球、足球、乒乓球樣樣喜歡,演講、唱歌、演出等校園文藝活動都積極參加,級刊、牆報上有他的文章。他品行端正,尊敬老師,遵守紀律,關心同學,樂於助人,道德品質堪為楷模。朱開軒更是一位努力進步的學生。從抗戰勝利到全國解放,他或是耳聞目睹,或親身經曆,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思想覺悟不斷提高,熱愛共產黨和憧憬新中國的美好未來,堅定不移地走上了革命道路。這就是青少年時期的朱開軒同誌。

金山濱海,鍾靈毓秀。朱開軒同誌是廣大中小學生的學習楷模,也值得每個成年人學習。讀《歲月如溪——青少年時期的朱開軒》,寫下以上文字,是為序。

2011年7月18日

(刁正邦同誌係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