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華人孩子相比,日本孩子更堅忍、自律,這是因為日本人更注重孩子禮儀、自立、耐挫折、創新等方麵的教育。日本父母認為,唯有讓孩子受到“以忍耐為主”的身心訓練,才能讓孩子變得堅強。所以,即使是冬天,他們也會讓孩子穿得很少出去跑步。
有一年5月,我應日本東京一個民間寫作組織的邀請,到東京參加一個寫作交流會。盡管隻是和家人小別幾日,我心裏還是多少有些不舍,畢竟是第一次遠離自己生活多年的城市,此外,由於是第一次出遠門,還帶著一個6歲的小女孩,心情除了興奮外,還有肩負重任的緊張感。
小女孩叫靜子,是朋友張小玲的女兒,一個日本人與中國人的混血兒。春節前,張小玲帶靜子回來過年。由於工作的原因,張小玲自己先返回日本,暫時把女兒放在外婆家。前陣子張小玲得知我近日要去東京,就打了電話給我。
“嗨,簡寧,想麻煩你幫忙帶靜子回東京!”
“好啊,沒問題。”
“那就辛苦你了。”
“哎,跟老朋友還客氣什麼,你真的是被日本人同化了,禮數這麼多,累不累啊!”
“嗬嗬,靜子這一路上就麻煩你照顧了!”
放下電話,我浮想聯翩,原本印象中那個大大咧咧的張小玲到哪裏去了?人真是善變的動物,似乎很容易被環境同化。
無論如何,原本一個人的東京之行,有了一個小小的旅伴,相信這一路上不會太寂寞。
謝謝阿姨!背包我自己背就好
出國當天早上,老公先陪我坐車到靜子的外婆家接她。
見到我與老公,靜子馬上彎腰鞠躬,高聲問候:“阿姨、叔叔早安!”然後開始收拾自己的行李,將手帕、牙刷、牙膏、湯匙、筷子、水杯都塞進一個背包裏。等她收拾完,我們便奔向機場。
上飛機前,一切都很順利。意外的是,靜子一路上沒有麻煩我多少。當我想幫她拿背包時,她卻堅持要自己背。
“謝謝阿姨,我自己背就好!”靜子一邊對我鞠躬點頭致謝,一邊委婉地拒絕。
聽說日本人愛幹淨,不知道是否因為這樣,靜子才堅持自己背背包?我胡亂猜測著。
從機場大門到登機,靜子就這樣自己背著背包,跟在我的身後。
飛機上,靜子安靜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問她任何問題,她都會很有禮貌地回答,聲音不高不低,態度溫和謙恭。遙想當年性格外向開朗、大大咧咧的張小玲,再看看眼前靜如處子、落落大方的女孩,越發覺得母女兩人沒有一點兒相像的地方!
思緒天馬行空,還沒來得及想出答案,飛機很快就到了日本東京上空。
東京風和日麗,晴空萬裏。一下飛機,輕風拂麵,心曠神怡。踏上他鄉的土地,遇到這樣的好天氣,真令人開心!
靜子的媽媽張小玲已在機場大廳等候多時,寒暄之後上車,東京熱鬧而繁華的街景立即呈現在眼前。
東京是一座適合旅遊的城市,新宿區是其中一個著名的景點。據說日落時分的新宿相當詩情畫意,一抹殘陽與不遠處的富士山交相輝映,勾勒出一幅別具風情的山水畫……
車子一路前行,風馳電掣,不一會兒就到了張小玲家。
盡管是第一次來她家,卻不感到陌生,因為我們在網絡上聊天時,她曾經把她家的照片傳給我看過。倒是她的老公淺野,雖然在他們回國時有幾麵之緣,卻依然覺得陌生。或許是因為他老是不停地點頭、致意、客套,雖說禮多人不怪,但日本人的禮節也太多了,這樣一來反而讓我有些拘束,也得一個勁兒地客套,一個勁兒地點頭致意,真累人!
日式責任教養01
為了孩子好,一定要舍得
吃過晚飯,我先去洗澡,洗完澡,看時間還早,就與張小玲天南地北地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