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預言來探知對方的懷疑反饋,這需要你有敏銳的觀察力以及因勢利導的能力。
心理對抗的過程不僅僅是一次次交鋒,也是一次次試探。試探的目的都是為了攻破對方的心理防線。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人們采取了花樣百出的手段與策略,不斷摸索對方最薄弱的點。以預言結果的方式來進行試探,可以讓對方明白自己所處的地位,並想象出未來有可能遭受的損失,從而在心理防守的過程中出現弱點。
FBI高級探員都掌握了這種戰術,他們深知每個人心中都存在很多軟肋,隻要抓到這些無法反擊的軟肋,就可以控製他人的情緒,從而找出真相。
FBI曾經處理過發生在洛杉磯的一起凶殺案,這一案件的受害人是當地非常著名的財團老板羅伯特。在接到這名富翁的女兒海莉的報案之後,FBI探員迅速進行了現場勘查,發現現場被搞得一片淩亂,財物也丟失了不少。不少人認為這就是一起簡單的搶劫殺人案件,一定是有人覬覦羅伯特的財富。FBI探員並不這麼認為,他們發現死者並沒有經曆搏鬥,現場的大門也沒有出現破損,所丟失的財物雖然看似數額龐大,但都是一些很容易就看到的現金。如果凶手是以羅伯特這樣一個富翁作為搶劫對象,絕不會在殺人之後隻拿走那麼一點兒錢,他可以很輕易地從羅伯特的家中發現更多值錢的東西,但他並沒有這麼做,所以凶手的目的很可能不是錢。
立案之後,FBI調查了當天出入羅伯特家中的所有人,包括羅伯特的各類生意夥伴、下屬以及司機等,有一個人引起了FBI的注意,他就是羅伯特的女婿布萊恩。這是一個年輕有為的少校,同時也是一個外交家。布萊恩對於自己被列為嫌疑人感到很惱火,在接受調查時表現得非常抗拒,這種不合作的態度讓FBI更加懷疑他。
麵對質詢,布萊恩很傲慢地說:“難道你們沒發現凶手使用的是民用手槍嗎?作為一個軍人,我完全可以使用自己的手槍,為什麼要去購買另一把手槍呢?”
探員冷靜地回答:“也許凶手是為了掩蓋自己的軍人身份呢?如果被發現是用軍用手槍作案,嫌疑人的身份範圍就會縮小很多,很容易就會被查出。”
布萊恩皺著眉頭又說:“可我是羅伯特的女婿,我既然娶了他的女兒,為什麼還要殺他?”
探員說:“這個問題的答案也正是我們需要你作出解釋的地方,你為什麼要殺他呢?你知道殺他的後果是什麼嗎?你是一名少校,應該很清楚殺人之後會受到什麼樣的懲罰,但你依舊做出了這麼不理智的行為,難道是你想得到他的財產?”
布萊恩不屑地搖搖頭,“財產?我自己的家族財產就已經足夠我用了,何必做出這麼危險的行為。”
探員又問:“那你和妻子海莉的關係怎麼樣?據說你們夫妻關係並不和睦,而且你似乎另有情人,這個情人是否便是促使你動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