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是一種習慣,這種習慣是在幫助別人過程中,產生快樂之後而形成的。所以,幫助別人的前提是,別人有困難。
一次,我骨折的右腳剛好,就奔赴雲南麗江災區采訪。那天,我提著一個笨重的、沒有輪子的箱子乘飛機。不巧的是,上飛機前,需要在停機坪上走一大段的路程。我走上幾步,便停下來歇歇,要是有人幫我一下就好了。這個念頭剛剛在我眼前閃過,我身邊就傳來一聲關切的問候:“你需要幫助嗎?”說話的是一位文質彬彬的年輕人,我心裏一陣感激,不由自主坦白地說:“我需要幫助。”
他二話沒說,利索地拎起我的箱子朝飛機走去,在機艙口,他又問我:“你坐哪一排?”
“23排。”我回答。
於是,箱子被送到23排的座位行李架上,我連句感謝的話都沒來得及說,這位先生已經穿梭在擁擠的人群之中了。
“你需要幫助嗎?”旅途中,這句話一直在我腦海裏回蕩著,我的心裏也一直湧動著一股暖流。如果每一個有困難的人,都能聽到這樣溫馨的話語,能得到的幫助,那麼人與人的關係,將變得多麼和諧。於是,快樂人生的第三句話:“你有困難嗎?我來幫助你!”就這樣誕生了。
值得注意的是,當別人沒有困難的時候,你也不要瞎幫助。
比如,孩子能夠自己穿衣、吃飯、洗澡、整理房間、做作業,你就讓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千萬不要幫他做,幫他等於害他。
再比如,別人手裏拿著手包,裏麵可能放著貴重的東西,你不要幫人家拿,如果人家丟了東西,你也說不清楚。
還比如,在火車站、飛機場,在公共場所,有人讓你幫著看包,你千萬別同意,那樣你會上當受騙,好心辦了壞事。
有個女孩成績優秀,好容易拿到美國大學錄取通知書,她把護照、美金和錄取通知書,都放在電腦包裏,提著包出去辦事,路上遇見兩個大學生模樣的年輕人,他們說:“我們是北大的學生,正在辦理出國,請小妹妹把電腦借我們用一用。”
女孩想,用用電腦也無妨,就借給了他們。一會兒,兩個年輕人說:“資料已經打好,我們需要到外麵店裏把它打印出來,5分鍾就回來。”
女孩猶豫了一下,兩個年輕人立馬說:“難得遇到你這樣的好心人。我們這次出國機會難得,多虧你幫忙了,如果辦成了,也許咱們還是同學呢!太謝謝你了!”
女孩心軟了,把電腦包遞給了他們。
5分鍾過去了,他們沒回來,10分鍾過去了,他們沒回來,50分鍾過去了,他們依然沒回來。女孩在肯德基店裏,等到天黑,他們依然沒回來,所有的證件和美金,以及電腦都不見了。
親戚朋友都說,“這孩子讀書讀傻了,不該幫忙的瞎幫忙,結果上當受騙了。”
所以,好心要辦好事,幫人要用心。不要為了幫人去幫人,那樣,往往得不到好的結果。
如果你能留心發現、並了解別人的困難,並用“你有困難嗎?我來幫助你”的態度去幫助別人,你會得到更多的朋友,獲得一種人生的智慧。當你用力所能及的力量幫助了別人,你會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快樂,體會到人生的價值,你也許付出了時間、智慧,但你卻獲得了更可貴的友誼。
記住,改變情感,就改變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