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生代的無脊椎動物世界(1 / 1)

新生代時軟體動物的瓣鰓類和腹足類繼續發展,成為新生代無脊動物的主要成分,廣泛分布於海洋和陸地上,達到了它們的全盛時期。

如早更新世陸地水域中的楔蚌,其殼厚大,呈楔形輪廓,前端寬大,後端狹小,前端約占殼長的1/6,殼麵具同心線,外韌帶很長。

腹足類化石如台灣海相第三紀地層中的舢板螺,其殼為菱梭形,殼質堅固,體環大為殼高的2/3,殼麵具明顯的橫褶及旋肋,並有細旋線及生長線,殼口卵形,外唇厚,有前溝,但比較短。

除瓣鰓類和腹足類以外,一種海洋中的原生動物——有孔蟲也很多,是新生代海洋沉積地層中無脊椎動物的主要成分。有孔蟲是一種原生動物,我們在晚期古生代熟悉的輪蟲就是一種孔蟲。這種有孔蟲分泌了多種形態的堅實外殼(一般較小,在顯微鏡下或放大鏡下觀察),常保存為化石。如早第三紀海洋中的一種貨幣蟲,其殼為包旋式,圓盤形或凸鏡形,殼圈多,殼體被隔壁分為許多小房室。另外如古新世至現代的一種抱球蟲,由幾個球形殼室組成,殼成螺旋式(抱球狀)。

節肢動物的昆蟲類自早期古生代出現,經中生代、新生代一直延續到現代,已經形成動物界中最大的動物類群,現在是昆蟲的極盛時代。中國早第三紀撫順煤田地層中就保存有大量的昆蟲化石,如蕈蚊。

節肢動物除昆蟲外,介形蟲繼中生代以後分布仍然很廣泛。在海洋和陸地中生活。由於中國新生代地層以陸相沉積為主,因此,陸相介形類化石顯得較多,成為劃分對比新生代地層的重要化石。如更新世至全新世的土星介,在其殼前三分之一處有兩條顯著的、微向後傾的背槽,殼麵網飾多邊形殼飾,前端比後端高呈斜圓形,腹邊緣往內彎曲。

知識點

撫順煤田

撫順煤田為中國著名的第三紀煤田。它位於遼寧省撫順市,東西長18千米,南北寬2~4千米,麵積36平方千米。產氣煤及長焰煤,近百年來開發很盛,煤炭資源目前已所剩不多。

撫順煤田為一軸向近東西的不對稱向斜構造,北翼陡、南翼緩。向斜構造由下第三係組成,基底為前震旦係變質岩及白堊係火山碎屑岩,地表為厚0~30米的第四係覆蓋。下第三係賦存深度不超過600米,該係的主要構造型式為橫切或斜交的平推正斷層,另有與該係沉積同時間歇噴發的玄武岩,對第三紀下部煤層有一定影響。

延伸閱讀

地球表麵被陸地分隔為彼此相通的廣大水域稱為海洋,其總麵積約為3.6億平方公裏,約占地球表麵積的71%,因為海洋麵積遠遠大於陸地麵積,故有人將地球稱為“水球”。然而目前為止,人類已探索的海洋隻有5%,也就是說還有95%的海洋是未知的。

海和洋不是一回事。洋的中間部分稱為洋,約占海洋總麵積的89%,它的深度大,一般在二三千米以上,海水的溫度、鹽度、顏色等不受大陸影響,有獨立的潮汐和洋流係統。全球分五個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冰洋。海洋的邊緣部分稱為海,深度較淺,一般在二三千米之內,約占海洋總麵積的11%。海沒有獨立的潮汐和海流係統,水溫因受大陸影響而有顯著的季節變化,鹽度受附近大陸河流和氣候的影響也較明顯,水色以黃綠色較多,透明度小。海按其所處位置的不同,可分邊緣海和地中海兩種類型。大洋靠近大陸的部分,被島嶼和半島分隔開,水流交換暢通的稱為邊緣海,如東海、南海、日本海等;介於大陸之間的海稱地中海,如地中海、加勒比海等。如果地中海伸進一個大陸內部,僅有狹窄水道與海洋相通的,又稱為內海,如渤海、波羅的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