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員工的五個注意事項(2 / 2)

3.盡快實現角色轉變,放棄學生時代的成功經驗。

在學生時代的成功經驗與職場中的奮鬥原則有很多不同之處,如果把學生時代的經驗來如職場,你會遭遇到一些尷尬和困境。這時,你就要思索了,也許這樣的經驗用到職場當中是不合適的,它不會為你的能力加分,反而成了減分的方麵。所以,你要學會放棄一些學生時代的成功經驗,盡快實現由學生到職場人的角色的轉化。那麼,到底有哪些不同呢?

第一,在校園裏,隻要你自己足夠努力,學習成績就會好。但是在工作中,需要的是團結協作,需要的是團隊精神。一個人很難脫離團隊工作,僅是靠自己努力,是很難有好的績效的,當然我們不反對個人努力,但個人努力,僅僅是最基本的,還需要學會交流和溝通,學會團隊協作。第二,盡力的表現自己。也許學生時代,你可以在課堂上置疑老師的講課,也許你可以在學生組織中、在老師麵前盡力表現自己。但是,工作之後,要學會適當的表現自己,要把握分寸。這也就是“少說話,多做事”的注解。學生的角色和員工的角色有很大的不同,學生多半隻需要學習,隻需要對自己負責就行了;而員工的角色,不僅需要快速學習,更需要為公司創造價值,這就要求個人能夠盡快進入角色,熟悉工作方法和與其他同事交往的技巧,不斷學習,並盡快為公司創造價值。

4.培養一個有益的愛好。

或許在學生時代,你就有許多愛好,這樣最好,你可以從中選擇一個,把它當做專業一樣來培養。也許,你沒有形成特別的興趣愛好。那麼,工作之後,需要主動的培養興趣愛好,不要別人問你有什麼愛好的時候,你隻能回答“上網”。工作並非生活的全部,當你在工作之餘,有所依托,也就有了釋放自己工作壓力的途徑。愛好不在多,在精,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專門從事一項業餘愛好,讓這種愛好發揮到專業水準。如果這個愛好能夠有“盈利”的能力,那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了。

5.不要杞人憂天。

初入職場,總是難免會遇到一些挫折和人際關係方麵的問題。這時,我們要讓自己的心“鈍化”,能夠安然的接受這些事情是工作一部分。要學會接受這個現實:不是每一個人都應該對你好,如果熱情待你,那麼應該感謝,如果對你冷淡,那麼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就算是遇到的人主觀上對你不錯,也可能有這樣那樣的誤解存在,讓你覺得不自在。做新人的時候,時常可能會時常感覺到自己的無知、弱小和無助,對別人、對同事的言語、行動、甚至眼神都很敏感,擔心別人認為自己做得不好,擔心被老人“欺負”,這些擔心可能存在,但更多的時候是多餘的。要相信時間會解決所有遇到的困難和不愉快,有這樣的心態,才會讓自己進步更快。

【職場“催熟”貼士】

本文中所說到的這五點,其實也算老生常談。看似淺顯,要做到其實也並不容易。我們的職業生涯上可能有很多這樣的“教條”,也許很多人都知道,但是並不能做得很好。

職業生涯中的這些“教條”,需要我們在工作中的摸索、體會和感悟。當我們工作幾年後,再回顧這些教條的時候,也許會有另外一番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