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人眼中,小小的螞蟻向來以勤奮著稱。但是,生物學家們近期的研究發現,蟻群裏也有許多懶散的螞蟻。當別的螞蟻都在辛勤工作的時候,這些懶螞蟻隻是無所事事地到處閑逛。這些勤奮的螞蟻為什麼要養活這些“懶螞蟻”?這讓很多生物學家感到費解。
後來,通過一次實驗,生物學家揭示了其中的奧秘:他們在懶螞蟻身上做了標記,然後斷絕蟻群的食物來源,觀察螞蟻們的反應。結果,那些勤奮的螞蟻就像爬上了熱鍋一樣,驚慌失措,亂作一團。這時,那些懶螞蟻居然成為蟻群的首領,帶領夥伴向它們平時偵察到的新食物源轉移。接著,生物學家把這些懶螞蟻從蟻群中全部抓走,結果驚訝地發現,幾乎所有的螞蟻都停止了工作,亂作一團。直到把那些懶螞蟻放回去以後,蟻群才又進入正常的工作狀態。
由此,生物學家們得出結論:懶螞蟻其實在蟻群中擁有特殊的地位,它們能發現組織的薄弱之處,當蟻群遭遇生存危機時,它們能帶領蟻群走出困境,使自己成為蟻群中不可替代的一員。
其實在公司裏,也有類似這種“懶螞蟻”的員工。他們平時往往很悠閑,似乎總是,但老板卻總是願意給他很高的薪水,並且常常讚賞有加。作為不可替代的員工,僅有任勞任怨的工作態度是不夠的,關鍵還要有處理危機的能力。具備這種能力的人,被形象地稱為“救火隊員”。
曾經有一家電器公司,它生產的電扇連續幾年滯銷,嚴重影響了公司的整體效益。公司高層想了不少辦法,都收效甚微。這時,一個不起眼的小員工自發調查起電扇滯銷的原因來。他走街串巷,詢問潛在客戶對電扇的看法,又與商場的售貨員探討電扇的性能及包裝趨勢……最後總,這位員工發現了電扇滯銷的根本原因,於是大膽向總經理建議:“我們的電扇幾乎全是黑色,結構、款式也落伍了,給人一種陳舊、壓抑的感覺。假如把電扇改為悅目的水色,款式、結構也改得優美一些,即可提高商品本身的價值,一舉扭轉滯銷的局麵。總經理立即采納了這位員工的意見,並讓他參與新電扇的設計工作。經過設計部門的改造,第二年夏天,該電器公司的新型電扇上市了,並很快成為暢銷產品。隨後,這位主動請纓的“救火隊員”,就被破格提升為市場開發部的經理。
任何企業都需要這樣的“救火隊員”。下麵就是兩個著名得“救火隊員”的例子,他們所救的,可都是商業界的“熊熊大火”。
雀巢公司生產的速溶咖啡風靡全球,是其明星產品之一。但是,上世紀70年代,曾出現一種輿論,說雀巢食品的暢銷,使發展中國家母乳哺育率下降,直接導致嬰兒死亡率的上升。到了上世紀80年代,在世界範圍內更形成一場抵製雀巢奶粉及其他食品的運動。
麵臨如此重大危機,雀巢公司重金聘請了當時著名的公共關係專家帕根來為他們研究對策,帕根立即著手展開調查。他發現,這次危機的根源,在於雀巢公司以大企業、老品牌自居,與公眾缺乏信息交流。據此,帕根製定出一個詳細的公共關係計劃,呈報給公司董事會。
帕根把研究的重點放在了抵製最強烈的美國,虛心聽取社會各界對雀巢公司的批評意見,開展大規模的遊說活動。同時組織有權威的聽證委員會,審查雀巢公司的銷售行為,使輿論逐漸改變了態度。
初次之外,帕根還建議雀巢公司開拓發展中國家的市場。他建議不要把發展中國家單純看成產品市場,還要從建立互利互惠的關係著手。於是,雀巢公司每年用60億瑞士法郎從發展中國家購買原料,每年撥出8萬瑞士法郎,幫助這些國家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同時,還聘請100多名專家,在發展中國家舉辦各種職業培訓班。
通過這一係列活動,雀巢公司在發展中國家樹立起良好的形象,銷路大增。很快,雀巢公司的年營業額就雄居世界食品工業之首。
帕根拯救雀巢於水火的案例,已經成為商業史上一部經典的“救火”教科書。 “溝中母牛”的寓言故事,也早已成為施樂公司領導團隊的口頭禪。每當馬爾卡希談到施樂公司的轉型,都會講到溝中母牛的故事。它的寓意是:職場中人,第一要求生存,第二要想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麼,最後要從中吸取教訓,設立醒目的標記,永不重蹈覆轍。換個更好理解的比喻就是:先救火,再調查失火原因,最後考慮怎麼預防火災發生。一個優秀的“救火隊員”,會把這三步準確地做到位。
【職場“催熟”貼士】
“救火隊員”式的員工,是每個公司最為寶貴的財富。
“救火隊員”的特點是平時不顯山、不露水,但是一旦企業遭遇困境,需要有人力挽狂瀾的時候,他們就挺身而出,彰顯出自己的價值,成為公司獨一無二的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