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青桐將自己的決定跟爸媽說了,老爸不言語,坐在炕沿上抽煙,目視窗外。似在等待兒子繼續說些什麼。老媽則先是一愣,末了,帶著點猶豫的問:“那開發區在城西,咱家在城東,來回一趟就得三兩個小時,那你以後不在家裏住了?”
趙青桐回答:“對,去那邊租個房子。放假了偶爾能回趟家吧。”
媽媽又問:“那你一個人租個房子,自己做飯自己吃了?”
趙青桐回答:“當然了,我又不是不會做飯。隻是家裏的事情我以後可能幫不上忙了。”
媽媽問:“那你找好工作了嗎?幹什麼的啊?”
趙青桐回答:“還沒找好呢。媽你不用擔心,那邊有認識的朋友。找工作沒問題。”
母親想再問些什麼,卻又一時不知道從何問起。對於工作幾年來,日日在家吃住,月月開資都要交家裏的兒子,突然說要搬出去住,她有一點不知所措了。大兒子早早離家去外地。小女兒念高中,隔上一兩周才回家一趟。自己雖沒進過學堂,卻在一種祖輩傳承下來的兒女繞膝的習慣裏生活了大半輩子。此刻,聽到兒子要離家生活,這一點點變故,內心先是感到了一陣陣的空落與淒涼。她想著再問問兒子:那邊能有什麼好工作呢!不如就再回化工廠工作吧!然而還未聽到兒子的回答,一直坐在旁邊始終不言語的父親,此時將煙頭扔在地上,站起身,一腳踩滅。大步走出了屋子。賭氣似的甩出一句話:
“問那麼多幹啥?翅膀硬了,願意飛哪就飛哪!咱倆快去園子裏把白菜種了,一會兒要下雨了,以後這家裏家外就咱倆的事兒了,別人是指不上了!”
開發區在Q市最西麵的郊區,一條寬寬的水泥路分隔出兩個世界。北邊是工廠區:焦化廠,化工廠,飲料廠,紙箱廠,間或有一些低矮的民房,民房門口多掛了食雜店的牌子,顯然成了眾多工人的一種便利。而南邊是一大片居民區,少有高樓,深入居民區,兩邊的許多巷子裏都還是土路。因為下過一場小雨,巷路裏泥濘不堪。一上午,趙青桐撐著傘深一腳,淺一腳,費了好一番周折才找到一處像樣的出租屋。
寬敞的大院,坐北朝南紅瓦頂的正房。兩邊是廂房。西廂房裏,房東用來堆放木柴,煤等雜物,而空著的東廂房就租給了趙青桐。房東是一位40多歲的中年婦女,皮膚很白,身上的衣服也很素淨。看來平時就是一位愛幹淨的人。剛子開著車,載著行李,一路開車將趙青桐送到出租屋。等把行李都拿進了出租屋,趙青桐開口說做東一起吃個飯,剛子正說著推辭話,自己的手機竟響了起來,一通互相寒暄,極為客氣的通話過後,剛子轉身對趙青桐說:“得!想吃你的飯都吃不上了。我那邊銀行貸款有點事,信貸員讓我過去一趟,估計就得跟他一起吃完飯了。改日我來看你吧,我就先告辭了!”
趙青桐趕忙說:“行行,你忙你的,我這兒也不是什麼正經事。那可說好了,哪天你抽空自己開車過來,咱哥倆喝點兒!”
送走了剛子,趙青桐回到屋裏就開始整理起來。剛鋪好床,房東阿姨從外麵走進來,先是一陣寒暄,隨後很和氣的說:“小夥子,我以前還沒出租過房子。你是第一個租客,希望咱們以後能和睦相處。我平時白天上班,都不在家。我愛人身體不好,天天就在家裏。你有什麼事就到後麵的正房裏去找他解決就行。”
趙青桐放下手裏的東西,坐在床沿很客氣的說:“鄭阿姨你放心,我是從農村來的,也是個實在人。所以和睦相處是沒問題的!來這邊就是要找一份工作。”
鄭阿姨聽見趙青桐的回答,滿意的微微一笑。又跟他說:“哦,那你來這裏就對了,這邊有很多的公司企業,找工作不難。東鄰是我親弟弟家,我弟弟就在博德家具公司上班。那裏待遇不錯。有時間我抽空兒去他家幫你問問他們公司還需不需要人了。”
博德公司趙青桐怎麼能不知道到呢?或者說生活在這Q?市裏的人都應該知道博德公司。那是一家明星企業。據說全公司四五千人。全國有幾百家的經銷店。趙青桐心裏想,以前聽說隻覺得是遙不可及,而現在聽阿姨一說仿佛就近在咫尺。不知不覺趙青桐的心裏開始熱絡起來,憧憬著一個似乎很有企盼的未來。於是對鄭阿姨說:“那我先謝謝阿姨了。能進博德公司那真是再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