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六十八章 離間計(1 / 3)

陳汝寧辭別權寒後回到北城就聽張澤磊告訴他,市裏又開始爭了。副市長黃樹仁因車禍去世,這個副市長的位置成了很多人眼中的一塊肥肉。

“陳書記,這些年了,您從來沒為自己謀過什麼,現在是一個機會,您可以活動一下,把副市長的位置謀過來。” 陳汝寧教訓張澤磊道,“澤磊,我們都受黨的恩惠,受黨的教育,想問題辦事情不要總想著自己,市委提我為常委,看重的是桃溪的地理區位,是為了桃溪未來的發展,不是因為我個人,我當了這個常委,然後調到別的地方去,這對得起市委嗎,對得起桃溪百姓嗎。”

陳汝寧不是聖人,他心裏也想著自己能夠早日升官,可他心裏也清楚,這次接任副市長的可能性不大,他剛當上市委常委,最起碼也得把這一屆桃溪鎮黨委書記幹滿了才調動。

陳汝寧坐山觀虎鬥,這次副市長之爭比上次的常委之爭鬥得有過之無不及。元旦過了,市人大也將在年前召開,答案揭曉的日子不多了,也就意味著鬥爭越來越激烈了。

這場鬥爭自從北城幹部得到黃樹仁的死訊後就已經開始了,隻是陳汝寧一直很忙,後來又去了賀山沒有聽聞罷了。或者說前段時間的鬥爭,隻是小打小鬧,一點也不激烈,隨著人大會召開時間的迫近,他們的鬥爭已經進入了白熱化。

有政治鬥爭就有了反腐的動力。水利局長高作良為了推進這場為副市長之爭而打響的“反腐”戰鬥,他甘當先鋒。

願意把自己的政治生命拿來賭一把的人,都不是好惹的人,他們要是眼紅起來比真正的賭徒還可怕。真正的賭徒隻有在賭資不夠的情況下,才會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拿出來賭,可官場上的賭徒,一上場,他們的碼就是身家性命。

高作良就是這樣的賭徒,他自從投靠杜正華後,被杜正華扶正,結束了八年的副局長生涯,一躍成為局長。當上局長他還不滿足,眼睛盯準了這個副市長的位置。

杜正華收下的蝦兵蟹將有一些,但能夠接替黃樹仁的人寥寥無幾,杜正華把自己的班底清來清去,也還隻有高作良能夠拿得出手。

周建功那邊提的人也是經過了幾番考慮才確定下來的。周書記為了向何三林表示合作誠意,故意提了一個何係的人——市政府辦公室主任乾罡。陳汝寧已經進了常委,司馬戎跟陳汝寧的步調一致,周建功在何三林的幫助下一下子在常委會上多了兩票。就算不為其他,為了表示一下感謝周建功也該把這個副市長讓給何係的人。

這好比周建功自己得了一隻鵝,把鵝毛拔下來幾根送給何三林。從另一個角度講,有杜係的周福林在市政府那邊當二把手,安排一個何係的人進入,擴充何三林的力量,對周建功自己也有好處。

關於副市長的人選,周建功腦海中第一個閃現出來的還真是陳汝寧。可轉念一想,陳汝寧提拔過快,難以服眾,他還年輕多在下麵鍛煉一下對他有好處,不如把這個名額讓給何三林,讓他嚐一嚐甜頭。

當然副市長的候選人絕對不止這兩位,隻是他們二位背後有主,是最有力的人選。幾個人爭來爭去,爭到關鍵時候,其餘的人全失去了競爭優勢,一一敗北。留下乾罡、高作良進行最後的較量。

周係、杜係的較量又開始了。杜正華對周建功是一肚子的恨,他把在岷州所受到的氣全算在了周建功頭上。項兆南書記他惹不得,沈永浩他更不敢惹,他唯一可以對抗的就是周建功。

杜正華想著,常委會我控製不了,市長辦公會我必須控製下來。周福林是上麵派下來的,論手腕絕對比何三林強,要不是有李安城在背後支持,他何三林算什麼人物。

杜正華這一久在北城也做了不少工作,把最後一個可以爭取的力量趙明給搶了過來。

趙明是被他們搶了過來,可一個趙明能夠起什麼作用,常委會上的票數還是周建功的人占大多數。這個時候,杜正華最希望的就是周建功、何三林內部開始分化。從現有的形勢來看,周何聯盟絲毫沒有分化的跡象,反而有愈益堅固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