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的意思是,能正確認識別人的人是智慧的,能正確認識自己的人是聰明的。我們把這個意思延展開去,可以這樣說,一個真正有聰明智慧的人,應該既能正確地認識別人,也能正確地認識自己。
那麼,一個既能知己又能知彼的人,在遇到事情時候,應該怎麼去做心裏是很清楚的。很多時候,他不一定會直接去說,而是通過一種婉轉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思,我們把這種智慧可以說成是“暗示”。
在南懷瑾先生的《老子他說》裏提到這樣兩個人,一個是漢文帝,另一個是曾試圖稱帝的趙佗。當時的漢文帝沒有動用一兵一卒,而隻是一封信,就瓦解了趙佗企圖稱帝的野心,避免了一場戰爭。根據漢文帝給趙佗的信和趙佗的回信,南懷瑾先生分析說,這兩位古人都很得黃老的精髓。我們看了他們之間通信後也會發現,他們的技藝沒有別的,隻不過是暗示而已。
與漢高祖劉邦同時起兵抗秦的趙佗,在劉邦做皇帝之後,就去了廣州並自封為南越王。由於山高皇帝遠,劉邦對他沒有辦法,於是就公開承認了他的稱號,這樣,趙佗便成了名副其實的南越王。
不過,這個南越王的野心可是不小。當呂後一死,他覺得自己應該是最有資格當皇帝的人了。
呂後死去以後,人們迎立了漢文帝劉恒做皇帝。文帝知道趙佗的想法之後,覺得這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但是,文帝又不想輕易發動戰爭,可不理他吧,於皇帝的威嚴有損,後來,漢文帝就想到了要親自給趙佗寫封信。
信的內容可謂十分精彩,表麵看似文采飛揚,實際上其中軟中帶硬,綿裏藏針,極富技巧。在信的開頭,文帝行說了一些客套話,原文如下:
皇帝謹問南越王甚苦心勞意。朕高皇帝側室之子,棄外奉北藩於代,道裏遼遠,壅蔽樸愚,未嚐致書。高皇帝棄群臣,孝惠皇帝即世,高後自臨事,不幸有疾,日進不衰,以故諄乎治。諸呂為變故亂法,不能獨製,乃取他姓子為孝惠皇帝嗣。賴宗廟之靈,功臣之力,誅之已畢。朕以王侯吏不釋之故,不得不立,今即位。
南懷瑾先生很風趣地把這一段譯成了白話:“趙伯伯,你好,你很辛苦哦。你一定很傷腦筋吧?我沒有什麼了不起,本來是在山西做王的,不過由於我是漢室親宗,再加上那些忠臣們的功勞,在平定呂氏叛亂後,讓我坐上這個位子當皇帝,弄得我不能不當,現在我已經即位了。”
我們看到了,這樣一來,趙佗首先會覺得不好意思。文帝的話中實際上在暗示趙佗說,他做皇帝是名正言順,趙佗要有想法,那就是師出無名了。順便還說沒有忘記他,以此強調他是漢朝的大臣。
然後,漢文帝又對趙佗說:
乃者聞王遺將軍隆慮侯書,求親昆弟,請罷長沙兩將軍。朕以王書,罷將軍博陽侯;親昆在真定者,已遣人存問,修治先人家。
這段話極為重要,說得也很有技巧,譯過來大意是這樣的:“我已經準許了你的要求,調動了你所要求撤換兩位將軍中的一位。你在北方的家屬和同宗兄弟,我也已經派兵保護得好好的,並且派人修過了你祖先的墳墓。”
這話表麵看來是在安撫趙佗,實際上是對他暗示說:你最好別輕舉妄動,你家人的安全,是我來掌握的,實際上就是在告訴趙佗不要輕舉妄動。
後麵的就是在講利害關係了,想必趙佗也能明白這裏的意義。在信的最後一句說“願王聽樂娛憂,存問鄰國”,表麵上是說趙佗可以賞花遛鳥,也可以出國訪問。但是實際上是在暗示他,你不要想得太多了,安安穩穩當好你的王,不然小心我收拾你。
這封信通篇看來都是話裏有話,而趙佗看到這信後,也就趕快改變主意了,這個皇帝這麼厲害,我是鬥不過的他了,還是安穩地過日子算了。文帝的確是厲害,他運用暗示的手法可以說是爐火純青了。
大人物之間的暗示,往往可以化解戰亂於無形。這樣的境界我們可能比不了。不過,在現實生活中,運用暗示也可以達到讓我們意想不到的效果。
據說在電車剛剛麵世時,由於電車司機的工作不是很負責,所以導致許多兒童為此喪生。而電車公司又強又橫,不肯負責賠償。因此,當時一些著名的出版家就想請人畫一幅漫畫,通過發表漫畫來達到向電車公司施加壓力的效果。
不過,在找人畫了好多幅漫畫以後,人們還是沒有找到一張既明白表達意思又讓大家都滿意的畫。
其中的一位出版家就想,必須對那些畫家進行適當的引導,以便於他們能畫出更好的畫。可是,怎樣才能使漫畫家們重畫一張令自己滿意的傑作呢?如果要重畫的話,那前麵大家的努力就得作廢了,這樣會讓畫家們很掃興。
於是,他又想怎樣才能既不使畫家掃興又可以重畫一張。後來他想出了辦法。在晚餐的時候,這位出版家先是對已經完成的畫大加讚頌,然後接著說:“這城裏的電車已經造成了許多孩子傷亡,有時我看著這些電車,覺得那開車的人簡直就像一個死人一樣。我感覺那些死人好像都在斜著眼看著在街上玩耍的孩子們,不假思索地直衝過去。”
這時候,一位漫畫家站起來說:“天啊,先生,按你說的,我完全可以畫一張震懾人心的好作品。把我以前畫的那張作廢了吧,我再重畫一張。”
就這樣,這位漫畫家勁頭十足地在旅館裏連夜畫了一張令人滿意的傑作,這是一張使電車公司屈服的漫畫。在這裏,這位出版家可以說是一個真正的聰明人,他用他非凡的智慧,把畫家們從一種瓶頸狀態中帶了出來。
在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很多時候,麵對我們的朋友同事或者家人,正麵的勸告往往更會使人產生逆反心理,這樣往往勸說不成而適得其反。這時,我們不妨改變一下策略,換一種說法來暗示他們。事實證明,有時候從一個側麵去打開缺口,更能事半功倍。如果漢文帝很直接地公開大講江山社稷,趙佗怕是一句也聽不進去,但是就那麼一封滿含暗示的信件,卻讓他放棄了危險的行動。那位出版家如果直接提出來說畫家們畫得不好,估計就不會再有人繼續下去了。而他僅僅是用一種引導性的暗示,就讓這一切達成了最完美的平衡。
不過,說話的技巧當中,暗示是最難的。想要有那種讓別人跟著你的思路走的技巧,學起來還是費功夫的。不過,我們一旦學會這樣說話,就會受益無窮了,因為大家誰也不喜歡被人強迫。所以,與其費力不討好,還不如曉之以利地加以引導,說不定就會迎來“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 要從聽話人的利益說起
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
——《論語》
這是孔子學生子夏的一句話。意思是說在沒在得到別人信任之前,話就不要說的太多太深,更不要貿然地提一些忠告,否則,別人會認為你在毀謗他。
我們還可以這樣去理解它:說話之前先要找好角度,不然的話,就算是忠告,別人也不會去聽的。那麼,怎麼才能讓聽話的人聽取你的建議呢?最好的方式就是說話前要看清楚,聽話人的利益在哪一方麵,然後順著他的方向,用巧妙的方式把自己的意思表達給他,如果我們不了解這樣的情況,隻以自己的善良的願望為出發點,一味勸諫,是不會有效果的。
也就是說,我們說話要從聽話人的利益說起,這樣,我們的話才會有效果。
通曉春秋戰國史的人都知道,辯士蘇秦的口才很好,曾經通過勸說讓齊宣王放棄了他所攻克的十個城池。其實,在這之前齊宣王攻打城池的時候,就請教過孟子,孟子也建議他別去攻打,但是齊宣王沒有聽從。
而實際上,蘇秦講的道理跟孟子所說的大體一樣,齊宣王為什麼沒有接納孟子的意見呢?南懷瑾先生說,這就是賢士與辯士的區別。聖賢總強調道德,被齊宣王認為是讀書人的迂腐。而蘇秦能曉之以利害,這就是其中的區別。
當齊宣王想攻打燕國的時候,燕國國力已經不太強了。可是齊宣王拿不定主意,於是就請教正在齊國遊說的孟子。
他問孟子:“我想吞並燕國,但是也有人勸我不要這麼幹,有人又勸我應該這麼做,你說我到底該怎麼做呢?”
孟子可是聖賢啊,他一貫說話都是從大的地方出發,我們知道他講得最多的就是道德,他想得最多的就是老百姓。
孟子是這樣回答的:“如果你吞並燕國,燕國老百姓很高興的話,那你就應該吞並它。這方麵做得好的古人是有的,周武王就是這樣的人。”
孟子言外之意很明顯。緊接著孟子又說:“但是如果你吞並燕國,而當地的百姓並不高興,那就不應該吞並它。這方麵古人也有先例,周文王就是好例子。”
孟子從老百姓的層麵講了道理後,又動之以情,他說:“大王您不記得當初齊軍攻打燕國,燕人送飯遞水表示歡迎了嗎?因為那時候燕國的百姓想擺脫苦日子啊。而現在,如果齊國吞並燕國,受害的人勢必還是燕國的百姓,你給燕國人帶去的亡國災難,那他們必然就會像當年一樣轉而盼望其他的國家來解救他們了。”
齊宣王覺得孟子羅羅嗦嗦講的其實都是一些虛的東西,也就認為孟子從本質上是個讀書人,太迂腐了。所以也不管他的話有理沒有理,於是起兵攻打了燕國。
當齊宣王奪取了燕國十座城池以後,燕王派蘇秦來遊說齊宣王,希望他可以放棄這十座城池。蘇秦見了齊宣王以後,先是下拜稱賀,然後就站起來向齊宣王表示哀悼。
齊王不明白,就問:“你這是在做什麼呢?為什麼剛剛祝賀完,緊接著就要哀悼呢?”
蘇秦就說:“我聽說饑餓的人再餓也不肯吃鳥嘴,因為鳥嘴這東西吃了容易劃破人的肚子,肚子越飽人死得越快,所以,人就算是到饑餓的時候,都會有這樣的顧慮。現在燕國雖然弱小,但是他們卻有一個強大的嶽丈秦國。大王你雖然獲得了十座城池,你的人口領土都增加了,可是卻與強大的秦國結下了仇恨。您現在的情況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啊,秦國隨時都會攻打您的。”
他說這番話的目的,就是想讓齊宣王放棄那十座城池,這實際上和孟子主張不戰是一樣的。但是由於他是從齊宣王的切身利益出發的,話就起了作用了。
聽了他的話,齊宣王急忙問:“那我該怎麼辦呢?”
蘇秦又用他慣用的口氣說:“聽說古代那些了不起的人都能夠化險為夷,轉敗為勝。你不如聽從我的意見,把那十座城池歸還給燕國。那樣的話,燕國一定會很高興。秦王要是知道這是因為他的緣故,齊國才把那十座城池歸還給了燕國,也一定會高興。這樣可以說是一舉兩得啊。”於是,齊王很痛快地就把那十座城池還給了燕國。
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事情最後的結果其實是一樣的,燕國十城還是燕國的。蘇秦也許不比孟子更高明,不過有一點是不一樣的,那就是蘇秦更了解人性的弱點,所以他從齊宣王的利益出發,自然要比孟子隻從道德層麵去說有用得多。
實際上,當去說服別人的時候,一定要抓住對方的切身利益和得失,這樣才會使其心靈受到震動,能促使他深入思考,從而放棄錯誤的行動。
人們最關心的事往往是與自己的利益有關的,因為我們畢竟生活在一個很現實的社會裏,雖不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但人要生存,就離不開各種與自己有關的利益。所以,當我們想要勸說一個人時,應當先告訴他這樣做對他會有什麼好處,不這樣做會帶給他什麼樣的不利後果,相信他不會不為之所動。俗語說,打蛇要打七寸,同樣的道理,說話也要說到點子上才行。
生活中,我們常常見到有些人說話總是喋喋不休,但是卻收不到預期的效果,而有的人說話很少,卻可起到作用,主要是因為他所說的能打動別人。實際上,孟子的理論水平是很高的,但是在辯論上卻沒有蘇秦那麼有效,為什麼呢?就是因為蘇秦講話是看對象,他的話會落實到一個人的頭上,而孟子的落腳點則是百姓,做君王的聽了自然覺得無關痛癢。假若孟子能像蘇秦那樣會說話,說不定戰國的曆史就得改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