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虧是福
其進銳者,其退速。
——《孟子》
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人前進太猛的話,他一旦後退起來也會很快的。
而事實上,在生活中,因為我們處處不肯屈居人後,總想讓自己能夠得到太多,結果當我們在物質方麵滿足的時候,精神可能就會陷入荒蕪了。
南懷瑾先生認為,一個人不與別人去爭,而且總能處處忍讓,從表麵上看是吃虧了,但是要是按照因果的法則,那樣的做法是處處體現“舍”的心,這樣日積月累以後,就培養了無量的福德。
我們聽說過有福的人會被人欺負嗎?應該沒有。被人欺負了就不能夠說是有福氣了,因此我們說那些肯吃虧的人才是真正聰明的人。南懷瑾先生所說的意思,也就我們常說的吃虧是福,這不是一種普通的人生態度,從佛教的角度來講,這是一種很有道理的因果論。
實際上,我們從來都沒有無緣無故的得到,也就沒有無緣無故的失去了。我們常常掛在嘴邊說吃虧是福,那麼,在我們的生命中吃一點虧又算得了什麼呢?很多時候,吃虧了可以換來難得的和平與安全,也能換來我們身心的健康與快樂,如果我們實現了快樂,那麼,我們吃一點虧又有什麼不值得的呢?而且,在吃了虧以後,我們可以重新調整我們生命的方向,並讓它放射出更加絢麗的光芒。
宋朝人楊玢曾任尚書,後來年紀大了,便辭官居家,無憂無慮地安享自己的晚年。他的住宅建得寬敞舒適,家族也可謂人丁興旺,每天他都是看書寫字,栽花養鳥。怡然自樂。這樣的一幅老年休養景象,讓我們能感覺到楊玢是一個心態很好而且深懂進退之道的人。
一天,幾個子侄們跑到他的書桌旁,對正在看書的楊玢說,他們的舊宅被鄰居侵占了一半。子侄們認為,這事得追究,不然會讓人覺得他退休了就膽小怕事了。
楊玢聽後,問這幾個後輩道:“你們是說,咱們鄰居家侵占了咱們家的舊宅地?”幾個人都紛紛點頭。
楊玢又問:“那你們說說,是他們家的宅子大,還是咱們家的宅子大呢?”子侄們不知他到底是什麼意思,但都實話實說:“當然是咱們家的宅子大了。”
楊玢接著說:“那他們占一些我們的舊宅地,對我們現在有何影響呢?”子侄們老實地說本來是沒有什麼影響的,但是覺得那家人不講理,所以覺得不應該就此罷休。
看著幾個年輕人因為認真而漲紅的臉,楊玢笑了。他指著窗外隨風飄下的落葉,對他們說:“你們看,那樹葉長在樹上的時候,那枝條就是屬於它的。可是秋天到了,樹葉枯黃了都落在了地上,那這個時候樹葉會怎麼想?”
看到他們還是不明白,楊玢幹脆就對他們直接說:“我都這麼大歲數了,總有一天是要死的。你們也有老去的那一天,也有要死的那一天。你們說,爭那一點點的宅地對你們有什麼用處?”
子侄們才明白了楊玢講的道理,紛紛點頭。然後,楊玢又寫了四句話送給他們:
四鄰侵我我從伊,畢竟須思未有時。
試上含光殿基望,秋風衰草正離離。
然後,他又對這幾個年輕人說:“我的意思是在私利上我們要看透一些,遇到事情能退就都退一步,不必要對什麼東西都那麼斤斤計較。”
其實正如楊玢所說,我們總覺得人生中有太多的煩惱,其實都是因為我們凡事不肯讓人一步,凡事都不肯吃一點小虧。事實上,這是一種極為愚蠢的做法。
做人應當“忍讓”,有時候,我們寧可自己受一些委屈或吃一點虧,也不要因為一些小事而與對方爭個臉紅脖子粗的,甚至於頭破血流,那對於我們來說,可真的是不劃算啊。
楊玢確實非常有遠見啊!他能取得那麼高的地位,想必與他為人處世的高尚品格有著莫大的幹係。我們常對人說,讓一步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那些久居名利場、官居要職的人們,都能明白這樣的道理。我們常常以為,也許正是因為那些有官有職的人看慣了名與利,而且常常為之爭鬥,所以放不開,可是事實上,真正最看重得與失的人,對舍與得最不能釋懷的人,卻是我們這些小人物們。因為,我們總是把一些蠅頭小利看得太重了。
其實,如果我們能做到不要太計較一時的得與失,把我們身邊的爭執看得淡一些,再淡一些,我們就會發現這世界其實很美好的,因為所有的紛爭到了我們這裏,都將被我們人性所特有的容忍化解而成為無形。
唐代兩位智者寒山與拾得的兩句話,對我們來說應該是很有啟發的。
寒山問拾得:“今有人侮我、笑我、藐視我、毀我傷我、嫌惡恨我、詭譎欺我,則奈何?”
拾得對曰:“子但忍受之,依他、讓他、敬他、避他、苦苦耐他、不要理他。且過幾年,你再看他。”
許多人把這兩句話看做是處世的箴言,這裏說的其實就是一種寬懷忍讓以及對“吃虧是福”的深層次理解啊。
福禍常常是並行不悖的,福盡則禍就會至,禍退而福就能來,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我們就真就應該采取“愚”、“讓”、“怯”、“謙”類似這樣的態度來避禍趨福。這也就是說,“吃虧是福”其實也不失為人生的一種特殊的處世哲學,或者說“吃虧是福”是一種生活的藝術。
“吃虧”一般說的是指物質上的損失,如果一個人能用外在的吃虧換來自己內心的平和與寧靜,這無疑也是人生的一種幸福了。有一位哲人曾寫下過一段令人叫絕的話,的確可以說是對“吃虧是福”的最好詮釋:
人其實是一個很有趣的平衡係統,當你的付出超過了你的回報時,你一定會取得某種心理優勢,反之,當你的獲得超過了你付出的勞動,甚至不勞而獲時,便會陷入某種心理上的劣勢。很多人拾金不昧,決不是因為跟錢有仇,而是因為不願意被一時的貪欲搞壞了長久的心情。
一言以蔽之:人沒有無緣無故的得到,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失去。有時候,你是用物質上的不合算換取精神上的超額快樂。也有時候,看似你占了金錢的便宜,卻同時在不知不覺中透支了精神的快樂。所以先哲強調:吃虧是福,就是這樣一個道理。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以低調的姿態做著各種各樣的事情,在不同的程度上,他們就是我們常說的那種“聖人”。我們也許很難有聖人的境界與心胸,但是在平常生活中,我們如果真的想讓自己成為一個真正快樂的人,就應該在平凡的生活中,多一點豁達,少一些計較,這樣的話,我們就算是不能成為真正的智者,但我們是一群真正快樂的普通人。
■ 德治天下得天下
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孟子》
桀和紂喪失天下,是由於失去了百姓的支持;他們失去百姓的支持,是由於失去了民心。獲得天下是有方法的:獲得了百姓的支持,也就獲得天下了;獲得百姓的支持有方法:獲得了民心,便獲得百姓的支持了;獲得民心也有方法:他們所希望的能替他們聚積起來,他們所厭惡的不要加在他們頭上,如此罷了。
俗話常說“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個道理要是讓亡國之君說,一般都比較明白。可是,既然知道這個道理,他們為什麼還要違背人心呢?南懷瑾先生認為,對於這些,《大學》裏講得比較透徹,那就是這些君王都是不修品德、過於重財重利的人。說到底,他們就是沒有真正做到像孔孟說的那樣以德治天下。
其實,光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還不夠,還必須以這種道理做事才行。怎樣才能夠得民心呢?很簡單,就是要以德治天下。以德治天下,也是一個人成功的保障。三國時期的劉備不善於謀略和作戰,但是他具有優良的德行,能夠以此感召部下為他賣命。他雖然缺乏才幹,卻具備足夠的德行,而他自己常常自謙無德,這正是他有勝於常人的地方,所以才能白手起家而三分天下得其一。
德也可以包括知人善用。孫權成功的秘訣之一,就在於他教育部下的獨到方法。他指出:“貴其所長,忘其所短。”也就是說,在任用部下的時候,必須忽略他的缺點,而是針對他的優點和長處分配事情,使他們都有充分發揮的餘地。
孫權這裏所說的“忘”,不是普通意義上說的忘記,而是說明知道一個人的短處,卻不去苛責他。因為任何人都喜歡被別人稱讚,而討厭別人吹毛求疵。當他聽到別人稱讚自己的長處時,就會產生積極向上的動力,而聽到別人挑自己的毛病,他就會萎靡不振,從而喪失工作的積極性。所以,身為領導者,就應該學習孫權那種不吝讚美人長處的方式,多發現和發揮部下的長處,而且不要用人之短,能做到這點其實是需要胸襟和抱負的。
不過,道德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德的前提就是盡量幫助別人,做有利於自己和他人的事,而不是損人利己。這看起來像是沒有心機可言,實際上卻是做人最長久的“心機”。這種沒有“心機”,直接演化出來的就是誠實。
一個人如果不夠誠實的話,往往在政治上成為兩麵派,成為那種圖利棄友的小人。所以,這樣的人是沒有真正朋友的,天長日久,當周圍的人看清楚其本質後,都會不屑於和他交往。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交友不交心,一切就都不會長久。而那些誠實的人才是我們可以信任的人。一個人誠實屬於個人修養,能夠把誠實的人擁為己用,這樣的人更能以德治天下了。在這一點上孫權做得很好。
東漢末年,孫策任用呂範主管東吳的財政大權。孫權當時年紀還小,總是偷偷跑去向呂範要錢,而呂範也一定要去請求孫策,自己從不擅自答應孫權。為這事孫權一直對呂範很有意見。後來孫權任陽羨縣令,建立了自己的小金庫以備私用。每當孫策來查賬的時候,功曹周穀總是幫孫權塗改賬目,造假單據,孫權於是就很感激周穀。
到後來,孫權接替孫策統管東吳大業,因為呂範的忠誠而特別受到了孫權的信任,而周穀卻因為善於欺騙和更改賬目的緣故,始終也沒有得到孫權的重用。
孫權能夠這樣去做,在今天的我們看來,應該是很了不起的舉動。他在關鍵時候能分得清好壞,這大概也是群雄逐鹿之間,孫權能夠分一杯羹的原因之一吧。
春秋時期鄭國有個人叫子產,孔子曾經誇讚過他。孔子也不是隨便誇人的,為什麼會誇他呢?這事情跟一個叫然明的人有關。
當時鄭國大夫然明問子產說:“我想把鄉校取締了,你覺得這主意怎麼樣?”
子產說:“為什麼要取締呢?人們清閑的時候可以來,議論我們到底做得好不好。他們如果喜歡,我們就應該繼續推行,他們如果討厭,我們就應該立刻改正。這不是挺好嗎?為什麼你要取締它呢?我隻聽說過我們應該盡力多做好事來減少人民的怨恨,還沒聽說過依權仗勢來防止怨恨的。大河的水是宜疏不宜堵啊。堵上了會很容易決堤的,傷害反而更多。我們倒不如開一個小口去導流,把人們有用的建議當做治病的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