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什麼樣的一種病
糖尿病,顧名思義即尿中有糖,這種糖是葡萄糖。尿中有糖隻是表麵現象,真正的原因是血糖升高。糖尿病是一種以血糖增高為特征的糖代謝紊亂性疾病,糖代謝為什麼會紊亂呢?這需要從糖代謝的過程講起。我們每天吃的主食如米、麵或是澱粉類食物如土豆、紅薯等,它們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物又叫糖類。吃進去的碳水化物在體內的一係列變化叫糖代謝。糖代謝的過程是一個很複雜的生物化學變化,通俗地講它要經過三個主要的程序:①吃下去的碳水化物經胃腸道消化變成葡萄糖;②葡萄糖在腸道被吸收入血循環,輸送至肝髒,其中大部分在肝髒變成肝糖原貯存起來,而小部分經血循環輸送到全身各組織器官中;③在組織與器官中葡萄糖透入細胞,經過一係列生物化學反應產生能量供給人體的生理活動及維持體溫的需要,在肌肉細胞裏還可生成肌糖原,在脂肪細胞可生成脂肪,無論是在肝髒合成肝糖原或是周身組織利用葡萄糖均需要足量的胰島素才能進行,胰島素是一種由胰腺的胰島細胞分泌的激素。當胰島素分泌充足時糖代謝運轉正常。如果胰島發生病變,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作用不足則會導致血中葡萄糖利用受阻礙,結果血糖升高,當血糖達到8.9-10豪升以上時,通過腎髒從腎小球濾過的葡萄糖超過腎小管吸收糖的能力,糖就溢到尿中排出體外,而出現糖尿。血糖愈高,尿中的糖也就愈多,由於尿糖排出增多,尿量也大大增加而出現多尿,水分丟失,機體煩渴而致多飲。體內的葡萄糖利用受阻,引起饑餓反應,使病人多食。葡萄糖利用受阻,機體缺乏能量來源促使蛋白質、脂肪分解增加,導致消瘦。總之,糖尿病的本質是機體胰島素絕對或相對分泌不足所引起的慢性高血糖綜合征。長期慢性高血糖使全身各組織器官發生糖化作用,猶如各組織器官被糖醃製一樣,結果使一些器官如眼睛、腎髒、神經、心血管係統損害,造成功能不全甚至衰竭,使患者致殘致死。應指出胰島功能的減退是一個漸進加重的過程,如果糖尿病病人能及時發現,持之以恒治療,可以保護殘留的胰島功能。多數人可糾正異常的糖代謝,控製病情,過正常人生活。
糖尿病還是一個與遺傳相關的疾病,遺傳基因使個體有糖尿病的易感傾向,家族中或家庭中有糖尿病者其子女發生糖尿病的機會大大增加,但是糖尿病的發病還須有環境因素參與如病毒感染、牛乳喂養、超重、肥胖、缺少體力活動等等。
糖尿病的症狀
糖尿病的症狀是多飲、多尿、多食、伴體重減少,即所謂的“三多一少”。多食是指吃得多,特別貪食、胃裏已感到飽,嘴裏還想吃。多飲、多尿是指特別喜飲,一天要喝水二三千克到五六千克,同時尿也多,尿的次數多,每次尿量也大,更有甚者每1~2小時小便1次。一般來說每日尿量與飲水量相仿。另一個症狀是體重減輕,患者日見消瘦,疲倦、乏力有少數中老年糖尿病病人,尤其是肥胖者,由於腎糖閾值高,使之血糖很高時(如高達11.1~17毫升)仍沒有糖尿,這種病人一般三多症狀很不明顯,因此他們得了糖尿病已經幾個月甚至幾年還沒有察覺,因此早期的糖尿病有可能毫無自覺症狀,須要檢查血糖水平才能確診。除此之外,這種病人往往出現糖尿病的並發症的症狀,如視力模糊、肢端麻木、浮腫、陽瘺、閉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