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進了狴犴下麵的門以後,我就發現前麵有一個小院子,這個院子北房就是一個廟,我就走進去了,一看正中供著一個神像,是一個慈眉善眼的老人,很長的胡須。他右手捋著自己的胡須,很有威嚴的樣子。那麼這個塑像,塑的是誰呢?他怎麼會是一個神呢?這個人就是我們中國曆史傳說當中的堯、舜、禹時代,舜那個時期的一個大臣。他是中國司法製度的最早的創建者,他名字叫做皋陶,這個陶字寫出來了是陶醉的陶,但是讀的時候,他的名字要讀皋陶(yao),皋陶就是在那個時期,他最早發明一個司法製度。在舜那個時期,社會生產力低下,社會物質財富很匱乏。人們也沒有什麼私有財產,所以也很少有什麼犯罪行為,可是隨著生產力逐步的提升,那麼一個部族所獲取的東西可能就會多一些了,比如說部族首領帶著大家打獵,獵到一隻野豬,部屬首領就把這個野豬分解了,大家分肉塊,那個時候是個很平均的社會。每個人都分到一塊,也可能有一個人他當時就產生貪心,他把別人分的那塊他偷過來了,那這就不對了。
當時舜的一個大臣就是叫皋陶,他就想了一個辦法說你不對,不對的話怎麼處置你呢?你在這兒站著,然後就以你為圓心,皋陶就拿著一個樹枝在地上畫一個圓圈,說你不能出這個圓圈,你就在這兒站著反省,對他進行懲罰。那個時候民風很淳樸,人的想法也很簡單。那人就乖乖站在裏頭就不敢動,那麼這個就是最早的監獄,所以皋陶就成為監獄之神,就供奉他。在當時清代,每當初一、十五的時候,允許犯人分別到獄神廟去拜獄神。如果你覺得自己冤屈,你可以要求獄神保佑你得到昭雪,如果你覺得自己確實有罪,你可以到獄神廟拜皋陶,要求能夠爭取輕判。
如果確實是死罪,罪該萬死,那麼就可以去哀求皋陶保佑自己今後能投生地好一點,下世能夠好一點。所以在當時,清代監獄裏麵是設獄神廟,它起到一個潤滑作用,在皇權、王法和老百姓之間,罪犯之間,設一個獄神廟,起一個緩衝和潤滑的作用,來維係它這樣一個社會結構。
畫外音:
劉心武先生認為《紅樓夢》中很多故事發生的空間都是有原型的,尋找故事的原型空間是研究《紅樓夢》的一個不可或缺的方法,這種研究方法就叫做“田野考察”,劉心武先生通過田野考察的方法找到了脂硯齋批語裏的“獄神廟”。獄神廟是清代監獄,確實會有的附屬建築,那麼賈寶玉和王熙鳳為什麼會被關進監獄呢?
劉心武
為什麼會出現獄神廟呢?通過我前麵的幾講,應該知道,因為賈府後來就徹底地呼喇喇大廈傾了,就家亡人散各奔騰了。在當時那個情況下,有兩個人他們就會關在監獄裏麵了,一個是男犯就是賈寶玉,一個是女犯就是王熙鳳。賈寶玉為什麼會關進去呢?賈寶玉是榮國府的主子裏麵的一個男主子,在故事開始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他還很小,元妃省親的時候有一些交代,他是十三歲。但是賈府好景不長。三春去後諸芳盡,三個春天過去以後賈府就崩潰了,這個時候寶玉多少歲?十六歲。在當時那個社會十六歲就是成年人,成年人就說你這個家族被皇帝抄家了,治罪了,不管你個人有沒有具體罪行,你作為成年主子,你都得對家族的罪行承擔一部分責任,所以你是逃不掉的。因此寶玉也就被作為一個成年的罪犯,羈押起來了,那麼對這個罪犯家庭這些成年的男性的處置呢,最嚴厲的當然就是殺頭或者是絞死。或者要你自盡,其次就是讓你到邊遠苦寒之地去,流放到那兒給披甲人當奴隸。還有就是可能給你關在監獄裏麵,囚禁起來,有等等不同的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