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情榜之謎(2 / 3)

劉心武:

大家都知道元妃省親的時候,為了準備在省親時候讓戲班子演戲,增加喜慶的氣氛。賈府就特派賈薔到姑蘇采買了十二個女孩子。這些女孩子原來可能都還有名字,或者是家裏麵養那麼大以後還沒取名字,那麼到了賈府集中訓練,是在一個叫梨香院的一個院落裏麵,派教習教她們戲,給她們排戲。這十二個女孩子就給她們取了藝名,最後一個字都是“官”。

後來書裏麵寫到,由於朝廷裏麵薨了一個老太妃,書裏麵的皇帝表示他要以孝治國,就把喪失辦得很隆重,而且就下命令從官府人家、貴族家庭一直到普通平民,都不許唱戲了,在一段時間裏麵禁止娛樂了,所以賈府又由於賈元春根本不可能再省親了,沒有這個消息傳來了,就板戲班子解散了。解散以後就有一個說法,就說你們當中誰願意回家,當年不是花銀子買來的嗎?賈府表示很仁慈,你們誰願意回家,我還給你銀子放你回家,你們誰願意留下呢,你們就在賈府裏麵分到各房當丫頭。

結果十二官留下幾官呢?留下了八官,她們就是說,我們父母當時把我們賣出來,根本就不顧惜我們,你再把我送回去,他還把我賣了。也有的說,我在你們這兒,覺得你們待我還不錯,我願意留在這兒,反正就留下來了,留下了八官。有四官沒有留,哪四官沒有留下啊?有一個她已經死掉了,故事後來交代她在賈府以後演戲過程中就死掉了,叫菂官。還有一個你一猜就能夠猜到,就是齡官。前麵她很重要,齡官畫“薔”記得嗎?而且在梨香院裏麵,寶玉最後頓時獲得一個醒悟,就是人的享受的情分是各有緣分的,已經寫到齡官和賈薔的那種愛情。顯然在八十回後寫到齡官她是嫁了賈薔了,賈薔把她領出去了。還有兩個小姑娘,一個寶官,一個玉官,留下來的名單裏麵沒有她們兩個。

留下來的是誰呢?我們印象最深刻的當然是芳官,這是一個到後麵很搶戲的角色。芳官的性格是和晴雯很接近的,因此就很難寫,靠色,她們年齡也差不太多,地位後來都是怡紅院的丫頭,性格又都是比較浪漫、比較隨便,但是曹雪芹還能寫出她們兩個的區別,所以這支筆真不得了。那麼到後來到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曹雪芹是專為芳官特寫的,那多少小姐、丫頭在那兒集合,群芳啊,但是對哪個角色進行了重點的形態、外貌的描寫呢?就是芳官,有這樣一段文字:當時芳官滿口嚷熱,隻穿著一件玉色紅青酡色絨,三色緞子鬥的水田小夾襖,左耳上單帶著一個白果大小的硬紅鑲金大的墜子,越顯得麵如滿月猶白,眼如秋水還清。”

他寫了那麼多的小姐、丫頭的形象以後,還能把芳官的形象推成一個大特寫,給我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那麼這十二官的排列順序我認為是這樣的:第一、齡官,就是後來改名叫椿齡的那個人;第二、芳官;第三、後來到賈母那兒當丫頭的文官;第四、後來分給了林黛玉的藕官,藕官是有故事的,藕官燒紙錢,她給誰燒紙錢啊?她給菂官燒紙錢,為什麼給菂官燒紙錢?她們倆在舞台上扮演夫妻,最後她們弄假成真,她和菂官是一對同性戀人,曹雪芹寫到這兒以後絲毫沒有否定和譏諷的意思。還有就是蕊官,蕊官分給了寶釵;還有一個葵官分給了史湘雲;還有一個叫做艾官分給了探春;還有一個荳官分給了薛寶琴;還有一個叫茄官分給了尤氏;然後可以是菂官、寶官、玉官,十二官。

那麼這十二官總體來說有兩個特點,第一個特點就是她們學戲的、唱戲的,她們很浪漫,你想她們之間會產生同性戀情,這就很浪漫,而且很大膽。第二個特點就是她們非常團結,她們比其他丫頭群體團結。大家記得那場戲吧?趙姨娘跑到怡紅院去向芳官興師問罪,其他幾個叫官的丫頭聽說以後怎麼樣?立刻就跑到怡紅院去了,其中就有藕官、蕊官、有葵官、荳官,四個人衝進去以後一個頂著趙姨娘的前胸,一個抵著趙姨娘的後背,一個抱著她的左胳膊,一個抱著她的右胳膊放聲大哭,說你把我們打死吧,把我們一塊兒打死。其實她們在搓揉趙姨娘,他們後來命運當然都很不好,估計這裏麵很多官隨著賈府的隕滅也都是或被打、或被殺、或被賣。

那麼說到這兒呢,我們算一算就五組十二釵,加起來就有六十釵了,規模已經相當地大了,那麼是不是《金陵十二釵》的冊子就到此為止呢?還不是,根據周汝昌先生的研究,《金陵十二釵》的冊子一共有九冊,所容納的女性的數量是一百零八位。它符合《紅樓夢》文本的規律,就是它總有一個九和十二的相配伍的關係。

畫外音

在古本《紅樓夢》畸笏叟的批語中,有一句話叫“至末回《情榜》”劉心武先生分析後認為,曹雪芹在他所寫的全本《紅樓夢》的最後一回一定有一個《情榜》存在,而這個《情榜》彙集了所有冊子中的女性。而這些冊子的數量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象,達到了九冊之多。所記錄的《紅樓夢》中的年輕女性人數多達一百零八人,這一點非常類似於另一部古典小說《水滸》,但和一百單八將的《英雄榜》不同的是,在這個人數眾多的《情榜》中,除了惟一一位男性賈寶玉外,其他人上到皇妃,下到地位低下的丫鬟全都是女性。那麼劉心武先生所說的《情榜》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接下來他又將為我們報告出怎樣探佚結果呢?

劉心武:

那麼《金陵十二釵》正冊、副冊、又副冊、三副、四副,然後還有五副、六副、七副、八副,加起來就是九個冊頁,就是一百單八個女性。那麼當然就有人會好奇了,說如果曹雪芹真有這麼一個《情榜》的話,您能不能試著把它恢複一下?前麵你都已經探佚出來了,已經五個冊子你已經說出你個人的看法了,那麼底下你能不能夠也說一下你的探佚成果呢?可以說一下,我現在簡單地跟你說一下我個人的看法。

《五副》實際上就是第六個冊子了,這裏麵都有誰呢?有二丫頭,記得這個角色嗎?很重要,二丫頭這個角色你不能忘,寶玉在秦可卿辦喪事過程當中,送殯的過程當中,隨著王熙鳳到一個莊院裏麵去臨時休息一下,其實就是王熙鳳在那兒方便一下。寶玉在這個時候就第一次見到了農村的景象,見到了一些村婦,其實就有二丫頭。寶玉看見那個農莊的房子的炕上有一個紡車,不知道那麼東西就去玩兒,二丫頭就過來說你不知道怎麼弄,我弄給你看,二丫頭還紡線紡給他看。

最後他隨著王熙鳳他們又重新歸到這個送殯隊伍當中去,要告別這個農莊,那麼有驚心動魄的一筆,曆來很多讀者、評家對這段文字或者不注意,或者就覺得很驚心,需要解釋,一段什麼文字啊?他這麼寫的:“一時上了車”就是寶玉隨著鳳姐她們上了車,“出來走不多遠,隻見迎麵那二丫頭懷裏抱著他小兄弟,同著幾個小女孩說笑而來。”這倒無所謂,各種古本和通行本底下的句子是一樣的,“寶玉恨不得下車跟了他去,料是眾人不依的,少不得以目相送。”二百多年前的這樣一個作家,寫到一個貴公子偶然見到一個農村小姑娘以後,何以這樣下筆?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現在我不展開分析,你自己琢磨,但是我要告訴你這是一個伏筆。在八十回之後,在故事發展過程中,二丫頭還會出現。怎麼出現?在我講座的最後梳理全部的八十回後內容的時候我會告訴你,二丫頭應該是這冊頁裏麵的一個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