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淡泊的意境(2 / 3)

····樂觀主義其實就是世界真正的創造者——求生意誌的自我陶醉在自己的作品中自我欣賞而得意忘形。這不但是錯誤的,而且是有害的學說。因為樂觀主義對人生的狀態表示歡迎,並把幸福列為它的最高目的。基於此,每個人似乎都相信他有要求幸福的快樂的權利。但是,通常世上這些東西是不會賦給任何人的,因此人們轉而認為自己碰上黴運,甚至還以為自己的生存目的有了錯誤。——實則,勞動、缺乏、窮困、苦惱以及最後的死亡等等,把它們當做人生目的,才是正當的。為什麼呢?因為唯有如此,才能把我們引導向求生意誌的否定。調節工作節奏

調整節奏和速度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緩解持續性的緊張。專家們認為,在工作場所,情緒、氣氛和環境因素的一成不變是不適當的。在一定環境中,情緒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麵。隻有當人們在一起工作時感到愉快,才能取得積極的、滿意的效果。相反緊張的、不愉快的情緒以能在工作或人際交往的行為中反映出來。對工作場所的不滿意等消極的情緒,可以影響或融於一種氣氛,這種氣氛會使人們產生逃避的願望,沒有人願意生活在惱人的氣氛中。

在工作中,有害、消極的環境可以致使消極情緒在工作中泛濫。試想,你所看到的、接觸的和聽到的一切事情令人生厭,你就更能感到導致緊張情緒產生的環境力量。如果你置身於緊張的工作環境中,隻要你留心,就會從同事們說話的語調中察覺到,緊張充滿了工作場所,有時人們表現出來的感情是如此強烈和多種多樣。這時當你把注意力轉到自己身上和心情上來時,你可以自問,你注意到任何緊張的征候嗎?你的心情如何?你喜歡每天都有這樣的感覺嗎?你將會感到放鬆和欣悅嗎?你會感到憤怒嗎?當你懷有這種心情時,你能與家庭愉快相處嗎?

緊張的情緒來自於工作環境,反過來又影響環境。心情惡劣時很容易誇大緊張的程度。如果你的上級並不支持或欣賞你的工作熱情和努力,如果他們總是下達錯誤的、不合適的決定而忽略你的一切反應,甚至也不注意你的成績,那麼你會怎樣想呢?痛苦?憤怒?不錯,對於有些人,憤怒是發泄壓力的途徑,而在另一些人那裏,壓力則導致了厭煩和麻木不仁。所有這些都是對工作狀況不滿的一種強烈的消極反應。

進一步說,如果上級不僅忽視你的工作成績,甚至還尋找機會批評你,那麼你的內心更增加了“被忽視”和緊張的感受。許多人會降低自尊心,產生憤怒或退縮的消極反應。

綜上所述,種種反應體現了在工作中能引起的情緒障礙的範疇。任何緊張都給環境帶來影響。一個氣味相投、富有合作性的氣氛,能緩解緊張並使工作具有吸引力和充滿愉快。積極的環境使人產生愉快、和諧的感受,使人比較寬容。消極的環境使人感到周圍充滿敵意、怨恨、厭煩、痛苦或遲鈍。對情緒健康的環境與一個消極的、破壞性的環境之間的差異進行探討是很重要的,它將使你能夠分析出,情緒變化與你產生緊張因素的關係。假如你想弄清緊張是如何從工作環境中產生的,那你就下列問題向自己提問,答案將有助於你揭示工作中的氣氛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

你和你的同事們都有工作欲望嗎?人們在工作時常談論下班嗎?在工作中,人們出差錯嗎(較高的失誤率是消極情緒的一種跡象,由於壓力的影響,人們比平常更易犯錯誤)?你或你的同事頻繁地更換工作嗎(失業的高比率是緊張或其他消極影響的一個指標)?人們憂鬱嗎?你和你的同事們覺得不被賞識或受到輕視嗎?你的思維常有反複性嗎?

如果你不能確定怎樣回答其中的某些問題,你可以去問你的同事們。如果對大多數問題回答“是”,那麼就說明,你備受消極情緒影響之苦,說明在你的工作環境中,彌漫著消極氣氛。假如你要緩解或解除緊張,就必須消除產生緊張的環境。

那麼,為使這種氣氛轉變為充滿積極和愉快內容的氣氛,你能做些什麼呢?答案是兩個簡單而又尖銳對立的原則。了解這兩個原則,將為你在工作中初步改善情緒氣氛提供必要的基礎。

第一個原則是:表揚、友愛和讚揚、鼓勵以及支持對人們具有極大的影響。人們樂意因為工作好而受到表揚,人們喜歡受到別人的注意、希望別人評價自己的優良品質。的確,一直自我感覺良好的人也傾向於對別人友好。如果我們尊重和欣賞自己,我們也就尊重和欣賞別人。這一點你可以用簡單的自我提問來檢驗自己。當你工作得力,你是否喜歡被注意和被讚揚?如你回答“是”,那麼你就清楚了第一原則的要點。

第二項原則是非常不同的:批評、輕視,傲慢、敵視、無禮等,這些消極情緒和行為對人們的消極影響是長久的,所產生的後果也是難以消除的。因為,當人們受到批評後,他們總懷疑自己的能力和自我價值。有時這種消極的自我認識,可以導致對環境的防禦和敵視態度。舉例說,一個常被上級批評的工作人員,她就會在所有寄出的公函中製造微妙的錯誤,以此報複上級對她的傲慢和輕視。這種報複不總是公開的,但這些行為卻常對她所受到的不公平的待遇起反作用,而無助於問題的解決。

這兩項原則為如何達到一個積極的、健康的工作氣氛提供了基礎。第一項原則的關鍵是你需要做的、需要創造的氣氛。第二項原則是一種警告,告誡人們不應做的事情。批評和敵視是使人們感到自己的工作欠佳的方法。創造出一個積極的氣氛,能產生工作願望,也可以防止嚴重的緊張反應。當周圍的氣氛和情緒是積極的和支持的,人們都比較容易克服緊張或從緊張中恢複。一個溫暖而愉快的工作環境可以比較容易地克服緊張。很明顯,這樣一個支持性、放鬆的情緒氣氛,確實能減少人們對少數緊張源的反應。當人們對自己或工作等感覺良好,即使他們麵臨一些較嚴重的困難時,他們也不可能發生驚恐反應。

積極的工作氣氛尤如抵禦緊張的防線。每天,我們每個人都有多種多樣的工作需要——分配任務、時間和生產的進度表、商議期限等等。這些需要是各不相同的和非常特殊性的。一個緊張者的特殊需要可能是閱讀。有時在緊張狀態中,用一天或整天的時間閱讀,有利於身體的恢複。但在其他時候,有時相同的環境可以產生出非常不同的結果。某種需要或責任感可以緩解那些無言或無意義的、小的或不會觸發的緊張反應。所不同的是,身體反應是對許多因素綜合的應付。在能對情緒環境產生深遠影響的諸因素中,最重要的是經驗。積極的、愉快的感情對同事們來說,確實能減少或消除稱之為緊張的東西。

假如氣氛是消極的,你能改變吧?回答的是“是”,那麼某些特殊行為將得到增強,以致改變不同和消極因素及無意義的工作環境。情緒可概述為六個簡要的目的,這些目的有助於說明,工作中必須實行簡單易懂的通信或交往的規則。如果你要使工作氣氛成為有助於工作進行的時候,就應遵循這六個規則。

第一,立即反饋。當你的感覺是積極的,那麼朋友或同事就不得不分享你的感情。我們所有人都喜歡真實信息。有些研究結果表明,如果某個信息具有最大限度的積極的效果,它就必須盡可能快速傳遞。如果一個稱讚或肯定的意見被長時間耽擱,我們希望表揚的那個人就會在反饋到達之前就開始感到泄氣和失望。這樣一來,我們的表揚如同虛設,減少了積極效果。

幾年來,我與一位研究人員共事,這位研究人員對助手們從不賞識,就我自己的分析考慮,我開始理解助手們的態度,並且把這事轉告了其本人。他聽後很吃驚,不知所措。他曾把自己看成是一位漠不關心他人的人,盡管如此,最後,他仍繼續一如既往地工作和對待他的助手們。

最終,他的助手鼓足勇氣向他述說了他們的不滿。他們十分明確地指出,他常常習慣性地忽視在他們完成工作之後發些合乎時宜的讚歎或放幾天甚至幾周假作為酬謝。如果他們的這位領導有這種不賞識他人或不合時宜的行為的話,他的助手們就把他看成是奇怪而帶敵意的人。

遺憾的是,他並未時刻準備接受這種批評指正,盡管批評是不帶任何敵意、直接了當地提出來的。他仍一如既往,對於助手們希望關於工作問題的要求能直接、迅速回答的請求也是拖拖遝遝。此事的最終結果是:助手們在與他的接觸失敗後幾個月,他的所有助手都集體辭職了——一個愚笨的思想交流者為代價的生動證明。

正如這一例子所舉的這位研究人員,他忽視了工作中最簡單的交流感情的跡象及其結果;如果在工作中你想促使感情(情緒)上升至最高點的話,那麼你必須做這位研究員曾拒絕做的事;無論在什麼時候,隻要你對某人積極的事情肯定,就盡早地作出反應。切記,積極肯定的立即反應,將會產生最佳的效果。

第二,反饋具體而詳細。當你對他人的所作所為已感到快樂時,如果此事是涉及一種特殊的行為和工作的話,那麼你的讚揚極有可能為他人所接受,為他人所欣賞。例如:“你給我的那篇報道,的確編寫得不錯”。這就比“你確實是位優秀者”這句恭敬話更有效。明確表達你的意思,會使對方更樂於去做你所欣賞的工作。一個了解你欣賞彙報書簡明結構的雇員。在今後的派遣工作中,也極有可能強調這一特點。如果你用不明確、不具體的讚賞誇獎工人說:“你幹得真棒!”工人對此不知所雲,並不知道自己哪一件事幹得“棒”。應當說,絕大部分工作都是具體的。對你喜歡或不喜歡的事愈加詳盡的描述,對於他人來說就愈容易弄清你的希望所在。清晰、準確的回答,對他人的工作是一重要的引導。

有一個相反的例子:一個讚揚自己秘書的老板嘟嚷著:“你幹了件大好事兒。午後見!”當他消失在門後,這位秘書站在原地琢磨老板的話是什麼意思,是指某天一早寫那兩封短信嗎?還是指短信中關於某天的會議重新有所安排?也許是指他期望下周的飛機票獲得一事?沒有從老板口中獲得更加明確的答複,秘書無法得知老板心中所想的“好事”是什麼。結果是,一個真誠的讚揚沒達到預期效果。秘書非但沒感到高興,反倒使自己感到迷惑不解。如果老板的讚揚明確具體,詳細指明了他自己所喜歡的事,那麼模棱兩可的感覺就會避免,同時被老板引為“驕傲”的事也同樣會在秘書心中引起愉快的共鳴。

第三,使發出的信息盡量與你的感情相符。增強感情氣氛的有效做法:稱讚必須是真誠的。不誠心的、虛偽的稱讚常常產生相反的效果。唯有真誠、坦率的肯定才能真正使對方對自己感到滿意。

當我們開口談話,傾聽者就竭力抓住我們談話的整個內容以及褒貶措詞的意思。如果我們希望談話內容得到對方的尊重和采納,那麼談話內容和措詞就應當是適當的。也就是說,措詞與內容相吻合。假如我以粗擴和諷刺的口氣對別人談話,卻充滿恭維過獎之辭,這就會深深地傷害對方。實際上,當談話者不能恰如其分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時,傾聽者則胡亂猜測對方的意思,並根據自己的感覺去理解和判斷。

例如,一個經理誇獎工作人員所做的一切好事,然而他的語調和手勢卻表達了相反的意思。因為他一麵談論一個特別部門的優異工作,而他的假發卻一麵亂動亂擺,似乎是在否定什麼。這種矛盾的表達在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妨礙了信息交流並造成許多誤會。另外,措詞與語意之間的矛盾易導致別人的不信任。

這一規則的關鍵在於不說違心話。假意讚許效果是極消極的,會破壞人們相互的信任感,破壞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如果你並不想稱讚別人,就應當避免用偽虛的褒義詞來掩飾自己的不滿。在這種情況下,美言不如緘口更顯得有誠意。

第四,鼓勵對方完整表達意思。我們反對虛偽的感情。假如你並不願對別人大加讚賞,那麼保持沉默就比違心的讚揚好。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對自己的感情不誠實,也不意味著對有過失的一方不可以批評。但批評從來不是改變他人行動的最好辦法。如果你去強調他人積極的一麵而不是一味地指責,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而且,詳盡地數落別人的失敗或不好的表現是無意義的。毫無疑問,犯了錯誤就必須承認,但真正糾正錯誤、改正錯誤,隻有當人們被鼓勵著去繼續幹或不斷發展自己積極工作一麵的時候才會出現。導致這種現象的總的原因在於——積極肯定的反應被視為獎勵並且是促進積極行為的因素。另一個原因是肯定的評語能使人感覺到自己更有能力,從而產生繼續幹好的決心和信心。適當的讚揚增強了人們的自尊心並且幫助我們竭力表現出最大能力。相反地,批評容易使被批評者感到難堪、削弱被批評者的自尊心。有的研究表明批評過多與工作人員失職率成正比。挨批評多的人在工作中失誤率也高。如果你希望製造一種積極的感情氣氛,那麼就要注意和他人建立相互支持的交往關係,強調積極的能導致成功的因素,並及時用準確的語言進行讚揚。

第五,欲獲他人支持首先以身作則。這一規則的要點在於承認這一觀念。假如我們受到輕視、侮辱和指責,我們就會產生沮喪心理,就會以為自己因不勝任本職工作而要麵臨失業。

在工作中促進積極感情氣氛這一概念的意義在於,如你期望得到下屬和同事的支持,首先要做出表率。去發現他們的優點並且明確地告訴他們所欣賞之處。這不意味著你總是附和他們,而是說明你理解他們之間的關係並且尊重他們。隻有當大家感到有一分相互支持的力量時,他們才是在體驗一種同舟共濟的感情,這種價值既能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也能產生輕鬆、和諧的感情。

第六,察覺他人積極因素、發現自身動力。這是最重要的一條規則。如果你對自己厭棄,也就難以使他人感覺愉快。與自己過不去的人一般易於刁難他人,易於產生敵視態度,待人妄自尊大,而自己情緒卻常常消極低落。那些自我感覺良好的人則感覺到自己的力量和成功。並且更容易發現、肯定他人身上的優點和才能。與其說,工作中積極的感情氣氛的增長在於你自己,不如說熱愛自己、尊重自己才是改變他人行為的首要一步。

這些觀點轉變成行為,一旦你幹了件出色的工作,就是充分肯定自己。當你出色地完成項工作,就對自己說一些積極鼓勵的話並注意自己的心理感覺。在本周來,再看看自己是否比從前更經常地發現自身的能力。假如你成功了。那麼不妨照樣繼續這樣一個月,保持自我發現。在一個月後,讀讀自己的日記並回答下列問題:

在這點上,對自我持肯定的還是否定態度?

既然我承認自己良好的行為,工作是否輕而易舉呢?

當我承認自身能力時,我感覺更有競爭能力了嗎?

當我自我欣賞時,我還有更多的精力和熱情存在嗎?

當我感到自身的能力時,我是否更易發現他人身上的才能和他人的優異工作?

回答了這一係列問題後,你對自身的積極成果和積極行為有了正確的認識。假如你屬於那類總是嘮叨缺點的人,做起這些事來就很困難。有的人看來對自己的缺點錯誤十分著急,一旦他們受挫折,他們就很難看到自身積極行為的一方麵。隻要他們力爭不斷地告訴自己具體的成功實例,就可打破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