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1 / 1)

走過昏暗的廊道,柯明簡略地介紹了研究所以及野草計劃的一些情況。廊道有點長,陸離的第一感覺是在地下,因為一路走來他都感到有點陰冷。這種陰冷光靠冷氣是製造不出來的,必須是泥土中的那種濕氣才會產生這種被掩埋的感覺。記得有一次陸離和陸教授到雲南的一個地底岩洞中探秘,那種陰冷潮濕的感覺和現在有幾分相似,壓抑得很。

但後來陸離又否定了研究所建在地底下的這個想法,因為到目前為止,很多階梯都是往上走的,而不是往下。而且,剛才坐電梯,明顯是先超重後失重,這意味著電梯先向上加速再減速。既然電梯往上走,那麼不可能在地底下。

按理說,這種神神秘秘的研究所,建在地下是得天獨厚,因為深埋地下可以有效防止他國的核武器打擊。但種種跡象顯示,地下的猜測是如此矛盾。這裏到底是哪裏,難道在荒郊野外建一棟大樓?陸離跟著大明往前走,心不在焉地聽著他的介紹,然後不時留意周圍的情況。

李克明說,“野草”計劃是個軍方的機械哨兵計劃,為軍方設計第二代偵查機器人。他們本來是想做一個母係統放在“野草”的主機這裏,然後作戰單位通過電腦上的“客戶端”去控製那些機械哨兵。軍方覺得這種想法太扯淡了,這他媽跟監控攝像頭有什麼分別?更何況作戰單位帶著個機械哨兵客戶端也不方便,他們希望機械哨兵能更自主地行動,自行分析並報告周圍情況,甚至能夠自行作戰和戰地救護,必要時可以快速自毀操作係統和存儲單元。於是他們就開始做人工智能。經過大概一年的努力吧,項目組遇到了目前的問題,程序員無法跨越的鴻溝——程序思維。程序員無法讓程序自主思維,保留該保留的數據,刪除該刪除的數據,隻能擴大數據庫,但這樣機械哨兵就需要龐大的處理器和存儲器,這使得小型機械哨兵成了一個笑話。他們想陸離研究一種智能係統,可以實現機械哨兵的智能行動,像真正的哨兵一樣,具有自我機動性。

李克明對於野草的解釋,陸離心裏是有所保留的,因為他的解釋太令人懷疑了,好像是在糊弄小孩。

在陸離看來,這些所謂的研究所,從來便不缺人才,難道搞不定一個小小的機械哨兵?不可能,他們肯定有所隱瞞。也許這個所謂的“野草”

計劃,壓根就不是研究什麼機械哨兵,他的目的就如一開始陸離推測的那樣,是要研究智能軍人,終極戰爭武器。

但柯明又說得一本正經,而且以他的聰明才智,要想編個天衣無縫的理由還不是輕而易舉嗎?何必把理由說得如此兒戲,讓人無法信服呢?難道他是利用人的自我懷疑心態,覺得越簡單的理由,越容易讓人接受?越複雜的理由,反倒招人懷疑?

陸離毫不忌諱地問道:“你們到底想要什麼?

“你先把機械哨兵搞出來吧。看看你能做到什麼程度。正好我們需要一支機械軍隊,放心,他們主要用於防衛。中國什麼時候主動挑起過戰爭?沒有嘛。我們都是愛和平的好同誌。”柯明半帶玩笑地打著官腔。

“放心,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把你們想要的人工智能開發出來的。我這人要麼不幹,一旦決定幹,就會盡力而為。至於你們用來幹嘛,殺人放火也好,奸淫擄掠也好,我管不住,也不想管。戰爭?關我屁事。”到了這個地步,陸離也隻能是見步行步,既來之則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