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東寧國完了,在強撐過天佑六年的旱災之後,次年的春天,西蜀、北祁、南楚諸國的大軍磨刀霍霍向東寧,不過是僅僅三個月不到的時間,東寧的疆土就被諸國瓜分了大半,唯餘下皇城鳳陽。
最先抵達鳳陽城的是南楚國的百萬精兵,屬南楚鎮國公主楚汐麾下,一路先後征服了東寧三十六座池之後,終於抵達了鳳陽城。
南楚的百萬大軍圍困鳳陽半月,隻困不攻,對於南楚此舉,西蜀、北祁等諸國退兵數十裏,不聞不問,竟似對東寧皇城毫無企圖,欲拱手相讓於南楚一般。
半月之後,南楚鎮國公主楚汐終於從另外一處戰場趕到了鳳陽城。
那天,她騎著雪白的馬,身著華美而精致的銀色戰甲,外罩霞色披風,手提銀亮□□,與披風同色的槍纓隨風飛舞——那是名聞天下的神兵利器,相傳是二十七年前,由大寧皇朝末代帝師上官睿親手所鑄,槍名碧落!
南楚鎮國公主策馬執韁,提著□□立身於百萬大軍陣前,她對著東寧皇宮的方向輕聲感慨道:“久聞東寧皇妃君惜竹風華無雙,智謀才情驚絕天下,乃女中卿相,不知今日楚汐可有緣與卿把酒言歡?”
可惜的是,傳這話給東寧皇宮的人耳朵不太好使,沒能聽出鎮國公主言下的惜才之意,再加上東寧皇宮將這話傳給皇帝南宮瑜的人是忠皇派,向來都不待見奸妃,於是他在轉告南楚鎮國公主的話時,如是稟道:“久聞東寧皇妃君惜竹風華無雙,不知今日楚汐可有緣與卿把酒言歡?”
這句話就是少了幾個字而已,乍聽之下並無甚異處,可深知內情的人,卻從這話中品味出了別的意思來。
原因無它,僅因這鎮國公主少時的一段風月韻事——至今為止,天下百姓們在茶餘飯後都還時常會提起,甚至是在南楚國國史中,對於鎮國公主的這段風流韻事都是有著記載,隻是記載不多,僅道是公主少時曾與一位女子之間有些牽扯,因而休掉了即將過門的駙馬。
由於史中記載模糊,所以天下人便自行對於其中之事進行填補,在幾經填補之後,這段故事便成了南楚公主與神秘女子傾世絕戀,至於那神秘的女子到底是誰,至今尚無定論。
然,也有好事者,遍數諸國才名豔名流傳的女子,最終從其中選出了三個最為出眾,最能夠與這南楚鎮國公主相提並論之人,而東寧皇妃君惜竹,便是其中之一。
東寧的忠皇派大臣們很快便從鎮國公主的那句‘把酒言歡’中找到了其中深意——莫不是這南楚鎮國公主是看上了東寧皇妃君惜竹?
想來也並非是不可能,畢竟這位公主喜歡女色是眾所周知。
東寧皇宮很快就接受了這個消息,以忠皇黨的丞相上官影為首,餘下諸多大臣都齊聲進言讓皇帝南宮瑜早作決定,綁了奸妃送將她送出城,用以換得一處降後的安居之地。
這就是貴族世家們的思想,他們忠皇——無論誰是皇帝,他們都可以‘忠’!
皇帝南宮瑜知道如今東寧大勢已去,南楚百萬大軍之所以圍困鳳陽城半月不攻城,不是因為別的,僅僅是因為在等著他東寧皇帝大開城門投降,等他的禪位召書!
東寧皇宮在短暫的騷亂之後便平息了下來,皇帝南宮瑜臨危不懼,高坐在大正宮的龍椅上,隨侍的宮女太監們緊跟著跪了滿地——
“如今情況緊急,最多隻能夠送一個人出城,”領頭的太監急聲勸道:“請皇上隨奴才……”
早在三個月前戰爭伊始,南宮瑜就已經知道這東寧最後的結局,他在那時候就已經開始給自己安排後路。可後路隻有一條,在此際南楚百萬大軍兵臨城下之際,最多隻能安全的從這被圍成鐵桶一般的鳳陽城裏送出一個人。
“不!”
這個兵臨城下依然不懼的年輕帝王在聽聞此言之後,麵色徒然蒼白,盡管他已經作了好亡國的準備,可在此時,他卻衣袖拭淚,語含泣聲道:“不能隻送孤一個人出城,孤不能在此時丟下惜兒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