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人生(1 / 1)

論人生

——培根

論真理

對世人來說,真理猶如一顆寶貴的珍珠,在陽光下閃閃發光;但它沒有鑽石或紅玉值錢。在掩映變幻的燈光下,鑽石或紅玉能大放異彩,而且攙上一點虛偽的道理後,往往能給人增添無窮的樂趣。

論逆境

順境並不是沒有許多恐懼和煩惱,逆境也並不是沒有許多安慰和希望。因為順境最能顯露邪惡,逆境最能展示美德。

論作假與掩飾

作假與掩飾一般總帶有某種膽怯的表現,而膽怯在任何事業中都有礙於達到目標。作假與掩飾的最大壞處是:它使一個人喪失了為人處世的最重要的手段——信譽和信念。

論善與性善

在我看來,“善”即為利人的習慣,而“性善”則為利人的天然傾向。這在一切美德和崇高的精神品格中是最高尚的,因為它是上帝的特性;而且如果沒有這種美德,人類就成為一種忙碌的、有害的、卑劣的東西,絕不優於一種害蟲。

論進言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信任就是信任別人的進言。因為其他方麵的信任是把生活的某一部分,比如他們的田地、物品、孩子、信用和某一特別的事物交托給別人;但是對那些他們以之為顧問的人,他們是把自己生活的全部都交托給他了。

論貌似聰明

貌似聰明的人也許可以設法得到很高的評價,但願任何人都不要任用他們。因為,即便任用一個有些荒唐可笑的人辦事也比任用一位徒具外表的人肯定要好。

論友誼

缺乏真正的朋友乃是一種地地道道的、非常可悲的孤獨。因為,如果沒有真正的朋友,世界隻不過是一片荒野,甚至在這個意義上還可以說,凡是生性不適宜於交友的人,其性格是禽獸的性格,而不是人的性格。

論猜疑

猜疑確實應被製止,至少也應有所節製,因為它使人神思迷惘,疏遠朋友,而且也有礙於事業,使之不能順利而持續地進行。猜疑驅使君王行使暴政,丈夫心懷妒意,智者寡斷而憂鬱。猜疑是一種毛病,它不在心裏,而在腦中。

論虛榮

伊索寓言中說得很妙:“蒼蠅坐在戰車的輪軸上說道,我揚起了多少塵土啊!”的確,世上這種自負的人還有很多。

論榮譽與名聲

假如一個人做了一件別人沒有嚐試過的事,或者是一件經人嚐試過而被放棄了的事,或者是別人也做過但沒有做得那麼完善的事,那麼他就可以比僅僅追隨別人做了一件更難或更高的事的人得到更多的榮譽。在世界曆史的各個時期中,偉大人物曆來都是他們那個時代必不可少的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