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鏖戰西洱(1 / 3)

第九章鏖戰西洱

被譽為風城的下關,蕭蕭大風在兩軍大戰之際也沉默了,西洱河煙籠霧罩,兩岸不可對視,湍急的河水依舊從容地奔流,一片蕭殺冷清。

李宓將軍駕馭一輛四匹飛馬牽引的戰車,得知南詔軍團抵達下關後,調兵遣將,快馬加鞭從太和城趕來。所有唐軍早已在西洱河北岸一字排開,列陣以待,井然有序,隻是眼前一片煙霧朦朧,看不清對岸的虛實。

忽然下關風驟然刮起,越刮越大,迅猛之勢如台風來襲,濃重的煙霧被吹散開,西洱河兩岸漸漸清晰。李宓將軍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對岸竟然無一個南詔兵卒,隻是河岸邊的一片殘柳搖曳在蕭蕭的大風中。是不是軍中的探馬謊報軍情?還是南詔軍團望風而逃了吧?李宓將軍百思不得其所,猶猶豫豫間,下令撤回太和城。

突然,太和城硝煙四起,火光衝天,守城的唐軍四處逃竄。李宓將軍從逃到西洱河邊的將士口中得知,南詔軍團由西洱河南岸乘船繞過北岸,在海上偷襲洱濱港後登陸,攻破太和城洱月門(東門),太和城最終陷落。義憤填膺的李宓將軍命令所有唐軍調轉矛頭,圍攻太和城。正當唐軍變化陣型往太和城移動時,西洱河南岸突然湧現出黑壓壓的南詔軍團,南詔軍團中的大象軍直衝入西洱河涉水搶渡,南詔士兵紛紛乘船擺渡,乘風破浪,越過西洱河,從背後殺來。刀光劍影,戰鼓雷雷,喊殺震天,西洱河頓時一片戰火硝煙。李宓將軍嚇傻了眼,手足無措,原本進攻變成往北潰散逃跑。突然,前麵又遇到黑尕義帶領著南詔禁衛軍出城迎擊,阻擋去路。唐軍前不能進後不能退,左有蒼山屏蔽,右有洱海天塹,四麵包圍,無路可逃。

南詔軍團如同一隻又饑又餓的野獸,瘋狂地吞噬著被圍得水泄不通的唐軍,展開幾輪各式攻擊——南詔軍團先由地麵十萬弩兵多番遠程射擊,十萬支利箭齊射,如雨點般落入唐軍陣中,死傷一片;再由十萬白象騎兵橫衝直撞,踩碎一地,衝擊著唐軍的陣腳;然後一輪接一輪的槍兵、刀兵以及蠻族部落四麵進攻,戰鬥十分慘烈。唐軍將士自知身處絕地,無路可逃,誓死不降,抵抗到底。兩軍將士短兵相接,如同兩隻陶罐相撞後破碎,散落一地後就鑽入地下消失。

四十萬唐軍被包圍在垓心,四周殺氣騰騰,南詔軍團摧枯拉朽般如滾滾洪流往裏圍殺,唐軍將士紛紛倒下。李宓將軍帶領精銳的騎兵多次突圍,都無法突出重圍,又被火力壓製住,躲回垓心。

李宓將軍見到哀嚎哭泣的唐軍將士一片片倒下,突圍又無望,即將麵臨全軍覆滅,悲恨交加,仰天長嘯。無望之際,忽然,耳邊響起一支歌——

鄧有三川,澤我良田,子豈無知?

鄧有三川,潤我桑麻,子豈無聞?

鄧有三川,濯我蓮池,子豈無見?

歸兮,歸兮,爹娘盼你歸!

鄧有西湖,濡爾美魚,我故知之。

鄧有西湖,滌爾碩鵝,我故聞之。

鄧有西湖,漱爾駿馬,我故見之。

歸兮,歸兮,妻子望你歸!

——《鄧賧之歌》

白潔夫人的歌聲清越悠揚,一身潔白,衣帶飄飄,盤旋飛舞在兩軍上空,怔住了所有將士,刀光劍影戛然而止。漸漸,四處響起同一首歌,歌聲粗獷飽滿,洪亮高亢,響震蒼洱,蕩氣回腸。頓時,南詔軍團的蠻族部落內部亂作一團,進攻終止,鄧賧部落反戈相向,讓閣天尋吃驚不已。

此時,羅荃法師帶領著浩浩蕩蕩的龍船隊也剛好抵達,李宓將軍看見援軍已到,為之一振,士氣高漲,一鼓作氣,奮勇向四麵突圍。

羅荃法師騰地跳出龍船,飛翔在半空中,隨手解下身上的七寶袈裟,往天上一披,七寶袈裟瞬間變大,如同一片猩紅的雲朵迅速展開,遮蓋住整個烏雲滾滾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