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萬人大會
理由出在你手上!嘴巴兩塊皮,說話不出奇。
急不要人慢要人,臨時磨刀做不成。
他就怕這種有實力而不說話的人。這就是溫熱水的能耐,不冷不熱,不瘟不火。他的人生信條:“軟索能套猛虎”。
大喊大叫的人手段在明處,陰陽人的能量無法估計。叫狗不咬,咬狗不叫。
對上級,他就代表全體貧下中農;對下級,他就代表黨,至高無上。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講道理辦不成,不講道理卻辦成了。
公社革委接到縣革委通知,要召開全社萬人大會,慶祝黨的“九大”召開,現場轉播“九大”實況。公社經過緊鑼密鼓的準備,在中學布置了會場。
大隊革委組織各隊男女社員一齊參加。這一天,是知青最高興的一天,全公社知青不用請假就能聚在一起,暢敘各自遭遇,傳播各隊新聞,交流彼此感情。
吃罷早飯,大家在曬穀坪集合,隊長清點人數,以便記工分。四類分子不能參加這種會,也不能讓他們得輕鬆工分,就放假,由民兵排長監督他們。
會場設在中學操場,人山人海,鬧聲喧天。全公社的社員混在一起就分不清誰是哪個隊的了。好象一支支小溪彙入了大河,立即不見了蹤影。
公社中學是清朝一個叫楊聚祥的官吏的家廟。他曾在曾國藩的湘軍裏,剿太平軍有功。未從軍前在家挑牛糞,從軍後,發了橫財。據說,打開南京後,運回家的金銀財物就有幾船,修了“仁德堂”和“德茂堂”兩個花院子,買了幾十處莊園。他的子孫賭博時,先是拿錢財賭,後來是拿一個一個莊園賭。
家廟呈正方形,對著大門的正廳原來專放祖宗牌位,現在做了中學禮堂,可坐兩百多人。禮堂後麵是書記、校長的住房。兩邊廂房樓上樓下,作了十幾個教室和老師的住房。大門內一條大石板路連著正廳,石板路兩旁是兩塊坪地,各有一棵幾丈高的大涼傘似的桂花樹。廳堂和廂房交接處有走馬樓相連。廳堂端頭有水池養著魚種著荷花,池塘左邊是個五六畝地的花園,用圍牆圍著,現在做了操場,可以想見當時的規模。後門通著仁德堂。土改時,家廟留著小學,沒有分給貧下中農,才得以保全原貌,隻是那雕梁畫棟已經灰暗,門窗上那花鳥圖案,三國、水滸、西廂記、佛教故事的人物雕刻已被鑿走或破壞。學生放了一天假,教室全上了鎖。
主席台設在禮堂正中,公社幹部們都坐在台上。空地上擠滿了人,還有很多人在外麵轉悠,或上街購物,或走親訪友。
雖然物資貧乏,但街上購物的人還是很多。正因為供不應求,才形成購物緊張。人們用囊中有限的鈔票購求市上有限的物資,動輒排隊,形成一種很自覺的排隊風。社員難得上一次街,正好利用這既有工分又可以解決家用急需的機會,上街排隊去了。
我們在操場裏閑逛,有些人根本沒到會場來。據鹹龍味精幾個說:供銷社門前排了幾條長龍。一條是買布的,一條是買副食品的。雖然布票已經限製了大家的購買,但是社員們覺得每人一年一丈四尺布票還有多餘。一個五口之家,一年有七丈布票,可一年難得買幾丈布。有些人家一年到頭一尺布也沒買過。
鹹龍說:那副食品有什麼買的,買來買去隻有餅幹,還要糧票,農村人哪裏來的糧票,全靠平時包隊幹部帶來一點糧票。供銷社準備的不多,排隊的一人買一斤,一下子就賣光了,排在後麵的人還沒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