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恐龍滅絕與性比例失調
提出這一新奇學說的是英國的弗格遜博士等人。他們認為,恐龍的滅絕是由於孵化出的後代均是雄性或者均是雌性,而使後代失去生殖能力,以致整個家族絕滅。
提出這一理論的依據,是根據鱷魚卵在不同的溫度條件下孵化顯現的結果而得出的,弗格遜在實驗室中用500隻鱷魚卵進行孵化實驗,在26℃-30℃的溫度下孵化出來的小鱷魚都是雌性;在34℃-36℃的溫度下孵化出來的小鱷都是雄性。這個試驗說明,鱷魚的性別並不是卵在受精時所決定的,而是由受精卵在孵化時的溫度所決定,溫度高的條件下形成雄性;溫度低時,則形成雌性。這個實驗結果並不是隻適合於鱷魚,與鱷魚同屬於爬行動物的蜥蜴、龜等,它們的性別也是在同樣的情況下決定的。如此類推,與鱷魚有親緣關係的恐龍,性別也可能是根據卵在孵化時溫度的高低而決定的。因此,恐龍卵在孵化時由於溫度的高低,全部孵化出的雄性或雌性的後代,使得恐龍的子孫們在性別的困擾中遺憾別世。
無獨有偶,法國著名生物學家克·皮奧博士用龜也做過同樣的試驗。試驗證明:淡水龜孵化時性別區分的臨界溫度為28.5℃,超過此溫度,孵化的主要是雌性;低於此溫度的則以雄性為多。
同樣令人遺憾的是,這個學說也不盡人意。在26℃-30℃溫度下孵化出來的小鱷魚都是雌性,而這一溫度恰好同我們現在所處的溫度差不多,但為什麼現在鱷不絕滅呢?另一方麵,並不一定是所有爬行類的性別都取決於孵化時的環境溫度,而且也無法證明地球上最後的一批恐龍究竟全部是雄性的還是雌性的。恐龍滅絕是多種原因造成的
在關於恐龍問題的探討中,許多學者強調的是單一的因素;而又各有各的理由,然而有的人則卻認為,恐龍的滅絕可能與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有關。
地質及化石提供的線索表明,白堊紀的地球上,發生了許多對恐龍來說十分不利的變化。
白堊紀中晚期大陸加速分裂漂移,海洋環境變得比先前複雜了;白堊紀後期地殼運動及火山活動加劇。往昔溫暖的淺海向後退去,陸地的麵積擴大,地勢不如以前平坦了。非洲大陸與歐洲相撞。太平洋周圍升起了許多大山脈。這一切都有可能使地球的氣候轉冷。
植物界的變化更大,白堊紀早期和晚期迥然不同。早期是以裸子植物為主;而到晚期時,有花的被子植物則占據了統治地位。這變化對恐龍是一個死亡性的災難。
自然界的一切都是互相聯係的。氣候與環境的變化都深深地影響著恐龍。侏羅紀時盛極一時的蜥腳類恐龍,到了白堊紀卻成了少數民族,而且種類也已更新。我們熟悉的馬門溪龍、梁龍、雷龍等均已退出舞台,新演化出來的蜥腳類也成了稀有品種。
白堊紀前期出現的禽龍,也被後期的鴨嘴龍所淘汰。
似鳥龍、甲龍、角龍、霸王龍等在白堊後期也紛紛出台亮相。其實,這時候恐龍已到了接近絕滅的時候了。恐龍滅絕其他假說
關於恐龍滅絕原因,假說不下百種。其中堪稱主流的學說也有十餘種。其中包括——
“氣候大變動論”。持這種說法的科學家們認為白堊紀晚期的造山運動引起氣候的劇烈變化,許多植物枯死,食用植物的恐龍因此死去,從而影響到食肉恐龍的生存。
“疾病論”。持這種觀點的多是美國權威的病理學家,他們認為在地球上恐龍這一物種發展到最鼎盛的時候,一場類似於人類目前麵臨的艾滋病一樣的神秘病毒或者瘟疫,突然襲擊地球,使稱霸地球長達1.4億年的物種徹底滅絕。
“地磁移動論”。以美國肯涅學院的查爾斯·霍普吉斯教授為代表的一些學者提出,在過去的時代,地球磁極的極圈曾多次發生移動,而每一次移動都導致自然環境的巨大變化,如洪水、海嘯、物種滅絕等,最嚴重的可能導致過文明的徹底終結,所以身體龐大的恐龍逃不過此劫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便秘論”。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食草類恐龍的食物以蘇鐵、羊齒等植物為主,後來這類植物滅絕,所以恐龍們不得不改食桑樹等植物,造成便秘,食而不化而死亡。
“種族老化論和哺乳類競爭論”。持這兩種觀點的人認為,在生存競爭中,“後來者”哺乳類不但與恐龍爭食,而且把恐龍蛋吃光了,使恐龍絕了後。
“超新星爆發論”。前蘇聯天文學家什克洛夫斯基認為,是太陽附近的超新星爆發使恐龍滅絕,超新星爆發時,強宇宙線的照射對生物是致命的,前蘇聯和巴西科學家對恐龍化石的分析證明了這一點。
此外還有“氧化過量論”、“火山噴發論”等等。世界上有活恐龍之說
現實生活中的恐龍形象,都是我們在化石的基礎上想像出來的。人們對恐龍如此的關注,顯然是想再一睹它的風采。我們多麼希望世界還有殘留下來的恐龍啊。地球上的古生物,盡管事過境遷,但也有一些幸存者。例如:水杉。那麼,世界上還有活恐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