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代時的古老動物至今仍然有子孫後代的,而且形態沒有什麼變化的,雖說數量不多,並不是沒有。
鱷類、龜鱉類、蜥蜴類、蛇類及喙頭蜥類自然不必說,就連人們認為早在恐龍消失前就已絕種的腔棘魚(兩棲類的祖先類型),也於1983年在靠近非洲東海岸的較深的海裏被發現。
據此推理,也許有個別的恐龍至今仍生活在地球的某一個角落裏,隻是沒有被人發現罷了。
那麼,恐龍最可能藏匿在什麼地方呢?
動物的生存離不開環境。環境不變動物不變;環境變了,動物不是為適應新環境而發生變異,就是不能適應新環境而被淘汰。主要取決於動物本身的進化潛力。
新生代的環境和中生代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中生代終年炎熱、潮濕的氣候被新生代季節分明而幹旱的氣候所代替。
為適應氣候的這種巨大變革,地球上的動、植物都在變。當然,能變得適應環境的畢竟是少數,大多數被淘汰了。地球從中生代進入新生代後,動、植物的麵貌已是煥然一新了。動物界最大的變化就是,神氣活現的恐龍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形形色色的哺乳動物,它們占據了原先由恐龍控製的地盤。
但在地球的環境大變革的同時,在某些小區域裏,仍然有類似中生代那樣的環境存在。例如熱帶或亞熱帶,終年炎熱多雨,自中生代以來,可以說沒有發生多大的變化。如果恐龍生活在這類地方,是有可能繁衍到現在的。此外,恐龍生存的地方必須遠離人煙和與世隔絕。對恐龍來說,這是它們得以幸存沒有被別的動物所侵害到的世外桃源。恐龍與自然界發展
物種滅絕是進化的一部分。自然界必須保持一種生態平衡關係。恐龍絕滅之謎在一定程度上與此有關。
生生滅滅,反反複複。這是發展的規律。
於是人們對於三疊紀晚期的許多生物,包括恐龍、龜、蛇頸龍、鱷魚、飛行和爬行動物、哺乳動物,在同一時期絕滅,不再懷有深深的恐懼和後顧之憂,人們隻要了解與掌握這其中的奧秘,即:舊物種是如何突然絕滅,新物種又是怎樣突然出現,以及它們的過渡過程,或是進化“空白”,是否因恐龍出現和如此之多的新的陸生動物造成了大陸上更古老居民的滅亡等等。
正如我國生態學家尚玉昌教授所分析的那樣:在生物進化的漫長歲月中,舊物種陸續絕滅,新物種不斷出現,舊物種絕滅而空出生態位,總是被新物種所填補和占有。當這種現象在全球範圍內和整個大類群之間發生的時候,就會引起全球動物區係的變化,猶如發生了一場“改朝換代”的革命一樣,使生物界的麵貌煥然一新。因此,進化、絕滅和物種替代就成了生物進化過程中最常見的現象。
因此,自然界生物生存環境的巨大變化,總會導致一些物種的絕滅和另一些物種的崛起。因為物種的適應性和進化潛力各不相同。物種的絕滅似乎是有選擇性的。獸原類爬行動物的絕滅,意味著恐龍的新生;恐龍的絕滅,則意味著鳥類和有胎盤哺乳類的新生。就是在同一親緣類群中也是如此,常常是一些物種絕滅了,而另一些物種則能繼續存活下去。
這種現象,爬行動物的龜鱉類頗具代表性。從現有資料看。龜鱉類至少已有兩億多年的生活,可以稱為爬行動物中的“元老”。它們與恐龍同時代出現在地球上,並“親眼目睹”恐龍家族大絕滅的慘景,而它們卻闖過此關延續至今。在哺乳動物中,雖然沒有爬行動物那樣典型,但哪些物種易遭絕滅,哪些物種容易存活,好像也是“命裏”注定的。比如長鼻類中長牙卷曲的猛獁象,在更新世紀末期就已經絕滅,而它的同類——非洲象和亞洲象至今仍然存活著。
從大量的生物絕滅事件中看,在同一類新物種內,越是大型的和特化的物種,越容易遭受絕滅。比如動物體越大越特化,一旦環境改變,就會使它們陷入困境。相反,那些小型種類常常具有大的進化潛力,能較好的適應新環境。這就是為什麼一些原始的種類有時反而可以存活更長時間的原因。
總之,恐龍離我們遠去了,它已經離我們有7000萬年的時間了。盡管它們絕滅得有些突然,有些莫名其妙,但它們畢竟已經絕滅了。也許它們還在7000萬年前的堅硬蛋殼裏暗自啜泣,抑或黯然傷神昔日輝煌的不可珍惜;也許它們能欣慰地看到人類——這個比它們更為偉大的地球之主,正引它們為自戒,苦苦探索大自然的奇觀奧秘,關注自身的未來與現實。如果是這樣,那麼7000萬年前絕滅的恐龍們,可以安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