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弱肉強食的動物世界裏,食與被食是很平常的事,為食而打鬥也不稀奇,而這種場麵能被化石表現出來,就很令人不可思議了。

在本世紀60年代,古生物學家曾在印度中生代地層中,發掘出兩具植龍類的化石骨架。這兩具像鱷魚一樣的爬行動物,身長約7米,骨架十分完整。而在兩具植食龍肋骨的下麵,竟各自躺著一具體長約1.3米的小恐龍化石。骨架保存相當完整,隻是頭骨有點破碎。從化石出土的現場分析,兩個小家夥肯定是被害,而凶手正是那兩個植食龍。據推測,被害的小恐龍可能是在河邊覓食或飲水時死於非命的。植物龍咬爛了它們的腦袋,把它們囫圇吞到了肚裏。吃完後,自己卻不小心陷入泥沙之中,然後被泥沙沉積物迅速掩埋,這種骨架就被完整地保存下來。

1971年,在蒙古曾發現了兩個扭打在一起的完整的恐龍化石骨架。其中一條是素食的原角龍,另一條是肉食的始盜龍。它們都是白堊紀早期的恐龍。

從兩龍骨架的埋藏姿態來看,始盜龍用銳利的前爪抓住原角龍的頭部,用後爪刺進獵物的腹部,原角龍拚命掙紮,並且,拖著始盜龍向沼澤奔去。最後雙雙陷入沼澤之中。在鬆軟的泥潭中同歸於盡,看來始盜龍也是一個“固執”的家夥,至死都不鬆開爪子,這樣,化石“記錄”了這一場景。

1987年,在雲南省晉寧的夕陽彝族自治鄉發現了兩條扭打在一起恐龍化石,其中一條肉食的恐龍正死死地咬著另一條植食性恐龍的尾椎骨。

開始人們還認為這又是“凶殺”的場麵,可後來發現,從被咬的恐龍的姿勢來看,沒有爭鬥的痕跡,不像是打鬥的場麵。便猜測可能是那條恐龍在咬腐屍。

這種一瞬間姿勢的保持,也許是正好在這時,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鋪天蓋地而來,食肉恐龍在還沒清醒過來時就被掩埋,所以,它們的姿勢才會繼續保持,直到今天,成為恐龍化石中的珍品。恐龍化石的種類

微變的硬體

這類化石主要是新生代後期的一些脊椎動物的骨骼、牙齒以及軟體動物的貝殼,其中以哺乳動物的犀類、馬類、鹿類、牛羊類和象類的骨骼和牙齒化石最多。這類化石,一般都掩埋在比較鬆散的半固結的砂、礫或土質的地層中,經曆時間較短,大約在1200萬年以內,石化過程尚未完成。生物遺體中的有機物質也未完全消失,比如一塊微變的牙齒化石,在它的新鮮斷裂麵上用舌頭舔一下,就會感到黏性很大。也可能由於這種特殊的成分之故,我國古人就將它用於醫藥,即所謂“龍骨”和“龍齒”。有人曾對“龍骨”進行過定性化學分析,認為其成分與牡蠣殼相似,那麼,能否用數量很多的牡蠣殼代替龍骨人藥?這就是題外話了。

科學工作者在蘇北勘察化石時,曾見到老鄉們利用全新世初期(約距今1萬~0.8萬年)的糜鹿(四不像鹿)的角化石,刮出一些粉末,用於創口止血,頗有成效。這種化石也屬微變硬體化石。

如果從醫學角度來看,這些未變的哺乳動物的硬體化石,何嚐不可以形象地稱之為“藥用化石”。不過,我們尚不了解軟體動物的微變貝殼化石能否用於藥物。

雖然微變硬體化石的數量要比前述的未變遺體化石多得多,但在各類化石中還是少數,最多的還是以下的幾種類型。

變化的硬體

這類化石的特點和形成過程,我們已經在前麵談過,就是通過化學過程的石化作用所形成的化石。這是頗為常見的一種類型,並且多見於古生代和中生代一些岩層中,特別是海洋環境中形成的岩層。其中大量的屬底棲固著、具有硬體的無脊椎動物化石,如:海綿、珊瑚、腕足動物、軟體動物、棘皮動物、苔薊動物、節肢動物等;水生脊椎動物化石有好多也屬此類。被置換的化學成分中以碳酸鹽化(鈣化及白雲石化)最為常見,其次是矽化(二氧化矽)或稱矽化,其他還有黃鐵礦化、炭化。

除了岩化作用以外,其他各種礦物作用的過程都是類似的,隻是成分有所區別罷了,這裏不再重複。

現在就補充談一下炭化作用所形成的化石。所謂炭化,就是指合碳物質的生物體(如植物的葉片)或富含角質(也叫幾了質,其化學成分是C15H26N2O10)的生物體(如魚鱗、筆石),死亡埋葬以後,壓在地層深處,受壓力及地勢的“烘烤”,除碳質以外的其他許多成分都變成易揮發的Q2、N2、H2等而逸散,殘留物就在岩層的層麵上形成一層黑色或棕褐色的薄膜。在這層薄膜上,印上了樹葉的輪廓和葉脈、魚鱗的外形及其同心狀的生長紋,或筆石的表麵形態等等。我們憑這些特點,就能鑒定其名稱。

嚴格地說,炭化作用而形成的化石並非生物的硬體部分,似乎不應歸人本類。但因其形成過程屬於化學作用過程,因而也就歸於本類。其他礦化形成的硬體化石,不但較重,而且可見其立體形象,而炭化作用的化石僅見其平麵形象而已。

模鑄化石

如果按各種類型的數量來說,模鑄化石僅次於變化的硬體化石。

模鑄化石是生物遺體在底層或圍岩中留下的各種印模和複鑄物。

一類叫“印痕化石”,就是生物遺體陷落在底層,留下印跡,而其遺體則往往遭到破壞——分解、腐爛。但這個印痕上卻保留了該生物體的主要特征,憑此可以鑒定出化石的種類名稱。最普通的有植物的根、莖、葉、花、果以及動物的觸須、附肢、羽毛等。

另一類是“印模化石”,當生物體的堅硬部分(最多見的是貝殼)最初完整地保留在包圍它的岩石中,後來被地下水溶解,留下一個空洞,但在空洞的四壁留下了生物體的外形,稱為“外模”。後來這個空洞又被其他物質所充填,充填物形成一個與原物外形模樣相同,但非原物的化石,叫做“塑型”;通常具兩殼的死亡生物,殼內的軟體在被埋葬後很快腐敗消失了,殼內的空間被泥沙充填進去,繼之殼體也被地下水溶蝕掉,等到被人發現時僅留下一個立體的、印有兩殼內部特征的物體,叫“內核”。有時化石僅保留了一半內核,即可見到一個殼瓣的內部模樣的印痕,叫“內模”。如果殼體的外模和內核都保存著,但殼體卻被溶蝕掉,後來其他物質正好充填到這個殼體留下的空間,而充填物的外形及內形均保存下原殼體的外形和內形,此充填物就叫“鑄型”。

外模和內模所表現的花紋凹凸情況也與原物相符,但原物的內部構造完全喪失,物質成分也往往不與原物相同。至於塑型和鑄型的區別隻在於前者內部沒有內核,而後者內部含有內核。

形成印模化石的,通常見到的多是具殼瓣的無脊椎動物。就含化石的岩石來說,又以頁岩、砂岩中最為常見,許多土質地層中也易發掘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