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祿豐一帶的恐龍很多很多,當時,它們在這裏生活了一段時間之後,由於自然條件發生了變化,它們便慢慢地消失了,隻給我們留下了一些遺跡。這些遺跡就是今天見到的它們的化石。在我國新疆發現的恐龍化石

在恐龍生活的中生代,新疆的準噶爾盆地、吐魯番盆地,不像現在這樣寒冷,而是非常炎熱、潮濕,熱帶、亞熱帶的植物遍地都是,到處綠樹成陰,水源廣布。這樣的條件,對於恐龍來說,是難得的樂土。於是,大量的恐龍來到這些地方,在這裏生息、繁衍。

在新疆眾多的恐龍中,奇台天山龍、火焰山繕善龍、蘇氏巧龍、明星天池龍、江氏單脊龍、董氏中華賊龍、中加馬六溪龍等是非常有名的。

奇台天山龍是一條中等大小的恐龍,長約10米,生活在侏羅紀晚期。這種恐龍前肢較短,肩胛骨很長。

火焰山繕善龍生活在白堊紀晚期,是一種小型獸腳類肉食性恐龍。它身長大約2米,身體非常靈活。頭骨大小、高度都很適中,有兩個眼前孔。

蘇氏巧龍是生活在侏羅中期的一種小型恐龍,體長隻有4米多,活動靈活。

明星天池龍是一種原始的小型甲龍類恐龍,體長大約3米,頭骨較高,身體上有許多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膜質甲片。它有一條長長的尾巴,尾巴的末端有尾椎愈合而成的小而扁的尾錘。

江氏單脊龍是一種中等大小的獸腳類恐龍,體長大約6米,有2米高,它有一個非常奇特的頭飾。這個頭飾是由鼻和淚骨在頭骨中線處形成的脊突。江氏單脊龍的頭飾是它們區別於其他恐龍的重要特征。

董氏中華賊龍是一種生性非常凶猛殘暴的肉食性恐龍。身長有7米多。

中加馬門溪龍是生活在侏羅紀的蜥腳類恐龍。它是一種巨型恐龍,長約35米。

新疆恐龍化石豐富,不愧為恐龍的故鄉。在我國內蒙古發現的恐龍化石

在三疊紀晚期,遼闊的內蒙古內陸盆地形成了優良的地勢和適宜的氣候,吸引了大批的恐龍。

在白堊紀早期和晚期,內蒙古地區一度成了恐龍的樂園。後來,自然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急劇變化,沒多久恐龍就漸漸地滅絕了,於是這裏成了恐龍的墓地。

在當年生活在內蒙古一帶的恐龍群中,查幹諾爾恐龍、亞洲古似鳥龍、薑氏巴克龍、戈壁巴克龍、安氏原角龍等等都是有名的恐龍。

查幹諾爾龍是生活在白堊紀早期的蜥腳類恐龍,身長約26米,高約7.7米,抬起頭來有12米多高。從個頭來看,查幹諾爾龍在世界上都是非常罕見的。查幹諾爾龍的頭比一般的蜥腳類恐龍要大得多,它的大腿骨長達1.8米,上麵有許多凹穴,使肌肉附著十分有力。它的肩胛骨長1.5米,很細長,從查幹諾爾龍的身體比例可以看出來,雖然它體形非常大,但是行動起來也很靈活。想當年,在樹木蔥鬱,視野廣闊的內蒙古一帶,查幹諾爾龍憑借著自己獨一無二的優勢麵對著其他恐龍的瀟灑場麵。當一群查幹諾爾龍正在悠閑地品嚐著美味時,恐怕肉食性恐龍也懼怕三分,不敢輕易地來侵犯它們。

在中生代的內蒙古一帶,亞洲古似鳥龍也是非常常見的一種恐龍。它們的骨頭非常輕小,身體小巧而勻稱,行動敏捷。

薑氏巴克龍有大中小三種類型,大型的身長7.5米,高達3米,體重2噸左右。中型的身長5.4米,身高2.5米。小型的身長1.5米,高不足1米。薑氏巴克龍在生蛋前喜歡築巢,等到恐龍寶寶出生後,恐龍爸爸和媽媽一起在巢內哺育恐龍寶寶,一直要到恐龍寶寶能夠獨立生活為止。

戈壁巴克龍屬於中型或者大型鴨嘴龍,體長一般是5米左右,它們生活在白堊紀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