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3年,《德隆縣誌》上有這樣一段文字:“天晴日暖,碧空晴淨,忽見黑雲如縷,婉如長蛇,久而不散,勢必地震。”可見300多年以前,我國古人就將雲和地震聯係在一起了。

那麼,地震雲真的能預報地震嗎?請看下麵的事例:

1978年3月6日,日本國奈良市市長健田忠三朗在舉行記者招待會時,他指著北方天空裏的一縷雲說:“這就是地震雲。不久將會有一次影響日本廣大地區的強烈地震。”就在第二天,靠近日本的大海裏果然發生了一次7.0級地震。也是利用地震雲預報這次地震的還有我國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地震學家呂大炯。他在1978年3月3日早晨,於北京中關村上空也觀測到了條帶狀雲彩,再根據地應力和地電異常的情況,預報了震中將發生在地震雲垂線所指的方向,即日本海之中,其預報時間和地震發生時間僅差48分鍾,其準確度令人驚歎。1978年4月8日,呂大炯在北京通縣又觀察到地震雲,作出了“4月12日在阿留申群島附近將發生地震”的預報,結果4月12日在阿留申群島以東的阿拉斯加地區果然發生了7.0級地震。

1979年7月4日淩晨五六時左右,住在北京飯店一套高級客房的日本奈良市市長健田忠三朗忽然發現天上東南方向橫亙了一條較長的白色條帶狀的雲帶,這位業餘地震雲研究者立即通告中國有關方麵,作出了近期將要發生地震,但北京不會受其影響的預報。與此同時,在日本的一些地震雲研究者在不同的地點也觀測到地震雲,而地震雲垂線的交點正交會在我國傈陽地區。一連幾天,我國各地的地震觀測站測到的地電、電磁都發生強烈異常現象,有些中國的地震工作者在7月2日、4日、5日也都觀測到長條狀雲帶……7月9日晚,江蘇傈陽果然發生了6級地震。

那麼,以上這些事例僅僅是一種巧合嗎?如果不是,那麼地震與天上的雲彩有什麼關係呢?地震雲與普通雲彩又有什麼區別呢?地震雲又是怎樣形成的呢?

據史料記載及人們的觀察,地震雲多星帶狀,似龍,似蛇,或似草繩,或呈輻射狀、肋骨狀。其顏色有白色、灰色、鐵灰、橘黃、橙紅等。

關於地震雲的成因,人們做了種種推測:

日本九州大學真鍋大黨認為:由於地震之前地熱的增高,加熱空氣,使之上升擴散到同溫層,在1000米高空形成細長的稻草繩狀的雲帶。但是持否定意見的科學家認為同溫層的高度至少在1萬米以上,一般上升氣流不易達到,而且強烈對流上升的氣流一般是蘑菇狀雲彩,不可能沿水平展開成長條狀,也無法解釋地震雲的垂線方向能指示震中的道理。而我國的呂大炯等人認為:由於斷裂帶產生熱量,可以以超高頻或紅外輻射的形式來加熱上空的空氣微粒,形成條帶狀地震雲。由於斷裂帶大多垂直於震中的震波傳遞方向,所以,由此產生的條帶狀雲也是垂直於來自震中的震波傳遞方向的。盡管這種解釋比真鍋大黨較為完善,但仍有很大的臆想性,因為至今尚未獲得確切的數據,如斷裂帶上應力在震前究竟增加了多少,達到什麼程度才會產生地震雲等。

此外,還有一些學者提出斷裂帶中可能會有大量高能帶電粒子溢出,或者震源在震前形成的靜電場使得高空形成條帶狀地震雲……這些推測還都是一種假說,有待證實。人們期待著這些謎能早日揭開,對地震這一災害能防患於未然。動物對地震的預報

地震即地動,它像狂風暴雨一樣,是一種自然現象。地震會給人類帶來災難。據統計,全世界每年要發生500多萬次地震,其中,破壞性的地震大約有1000次左右。為了避免或減少這種災難,做好地震的預測預報工作是極為重要的。

能預報地震的動物。人們在長期報震、抗震工作中,已經觀察到許多動物在震前有種種異常反應:畜不進圈狗狂叫,冬眠蛇出老鼠鬧,鴨不下水雞上樹,蜜蜂飛遷魚上跳,鸚鵡撞籠鴿驚飛,獅虎哀吼狼悲嚎等等。我國邢台地區人民通過對預測預報地震的實踐,還編成這樣的諺語:“雞在窩裏鬧,豬在圈裏跳,羊跑狗也叫,地震快來到。”

從大量地震資料來看,已知地震前有異常反應的動物約有近100種,包括昆蟲、魚類、蛙、蛇、鳥類、獸類和家禽家畜。其中以狗、魚、貓、雞、鳥和豬等反應最為明顯。

1969年7月18日13時24分,我國渤海發生了一次7.4級地震。在震前,天津市人民公園的工作人員觀察到許多動物的行為都出現了異常反應,就連平時逗人喜愛的大熊貓也躺在地上,抱頭怪叫,喚它也不起,檢查卻無病。根據這些異常反應,公園地震預報小組在當天11時10分向天津市防震辦公室報告“可能要發生大地震”的預報。果然不出所料,兩小時以後發生了地震,天津市地動房搖。

1975年2月4日,海城、營口發生了7.3級地震。震前一段時間,盡管天氣寒冷,冬眠的蟒蛇仍爬出洞來,它們一出洞口就凍僵了。此外,青蛙、泥鰍等冬眠動物的提前蘇醒,可能與震前地溫的局部升高有關。

1976年7月28日3時,河北省唐山、豐南一帶發生7.8級強烈地震。震前的動物異常反應與曆次大震一樣,也是十分普遍而強烈的,特別在臨震前幾個小時更為明顯。

日本是個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科學家發現深海魚類的異常行為預示著地震即將來臨。早在1923年夏天,一位秘魯的魚類學家在日本的葉山沿海,發現了一種僅棲息在深海中的胡須魚上浮,這是一種異常現象。果真事隔一天,發生了關東大地震。1963年11月11日清晨,日本新島的漁民捕到一條長2米的深海魚,電視台記者為采訪這條新聞,邀請正在研究地震前深海魚反常行為的未廣教授,希望他一同乘坐直升飛機前往現場。當時,未廣教授有課不能前去,在同記者分別時他開玩笑說:“請多加小心,不久將有地震發生。”誰知,事隔兩天,在新島附近真的地震了。

狗,可能是因為它具有特別靈敏的嗅覺,所以被列為震前反應最明顯的動物。在雲南通海地區一次地震前夕,山區一戶人家4個人圍坐一桌,正在興致勃勃地玩撲克牌。突然,從大門外跑進來一隻狗,對著主人叫個不停,主人隻顧打牌,不予理睬。狗可急了,上去咬住主人的衣服不放,還把他往門外拖。主人覺得這隻狗不識事務,大煞風景,於是將它趕出大門外。可是他剛坐下打牌,狗又奔了進來,仍然是咬著衣服拚命將主人拖著往外跑。這時,主人惱火了,站起來對準狗亂打亂踢,趕著一起衝出大門。這當兒,突然一陣轟響,大地顫抖,房屋倒塌,留在屋內的那3個人都被壓死,惟獨他保全了生命。唐山大地震前,有個農戶家的一隻狼狗當晚咬了主人,不讓他睡覺。主人將狗打跑,剛睡下,狗又來亂咬。他又氣又驚,就下床打狗,邊追邊打,剛出大門,地震發生了。1973年7月23日,當時的捷克斯洛伐克斯皮可埃市地震前,有個女職員睡得很熟,被狗吵醒。狗舔主人的臉,咬睡衣,將她拽下床來。她開了門,狗咬著主人的睡衣朝外跑,剛踏上人行道,地震發生了。從這三個例子可以看出,狗不僅是出色的活報震儀,而且在地震災害中救主有功。

動物為什麼會預報地震。地震是地球內部巨大的能量釋放現象之一。有人曾作過計算,一次7級地震釋放出來的能量,相當於20多枚二萬噸級原子彈釋放的能量,所以在震前必然有各種物理、化學和氣象等變化,如地熱、地電、地磁、光、聲、氣候、地下水化學成分都會有一定的局部變化。這些變化,即使是非常輕微的,但一些動物卻具有十分敏銳的感受力,於是引起它們生理上和行為上的反應,這就是動物在震前的異常行為。

目前,人們雖然已經知道有些動物能預報地震,但是對於它們預報地震的機理還沒有完全弄清楚。據上海師範大學動物學家虞快教授介紹,科學上有以下三點解釋和推測:

第一,對超聲波和次聲波的感受。魚類和其他一些水生動物能感受到人所不能感受到的超聲波和次聲波。一般人所能感受到的聲波範圍為16—2萬赫,小孩可以達到2.2萬赫,高於或低於這個聲波範圍就不能感受到。魚類內耳和身體兩側有側線感受器,這是一種機械感受器,能感受1—25赫的次聲波(頻率低於20赫的聲波),即使對水流壓力的微小變化或微弱的水流波動也很敏感;水母(海蜇)的傘體邊緣有感覺球,能感受8~13赫的次聲波。漂浮在水麵上的水母,能在暴風到來之前,感受到由於流動的空氣與波浪摩擦而產生的次聲波,因此及時離開淺海,避免被巨浪砸碎的災難;在海洋中的海豚,能感受50~10萬赫的聲波,又具有完善的聲納係統。因此,它能利用超聲波(頻率高於2萬赫的聲波)正確地追蹤數千米以外的魚群,並能分辨出種類。由此可見,魚類和其他一些水生動物在震前出現異常反應的原因,很可能是與強震前有次聲波和超聲波發生有關。

第二,對熱的變化的高度敏感。在地震前,穴居動物都有明顯的異常反應。例如,蛇類具有頰窩或感覺小窩,窩內的感覺細胞對“熱”極為敏感。有人用南美洲的蟒蛇做過試驗,在波長為10600納米的紅外線下,熱量在每平方厘米0.084焦時,就有熱感覺反應。由此推測,蛇在震前的異常反應,可能與地熱變化有關。

第三,對微弱的機械振動的感受。家禽和鳥類的腿部具有微小的感振小體,它們憑此能感受到枝頭或地麵上十分微弱的機械振動(幾十至一二千赫)。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曾做過這樣的試驗:用100隻家鴿分作兩組,每組50隻,將其中一組家鴿的感振小體與中樞神經之間相聯係的神經切斷。結果在一次4級多的地震前,切斷神經的一組家鴿基本上安靜如常,而另一對照組家鴿都驚飛了。這說明家鴿的感振小體能感受到震前的波動。在強震前,豬、牛、羊等家畜普遍出現異常反應的原因。可能與它們的腿部、趾部和腹部腸係膜等部位分布著大量對感受機械振動非常敏感的環層小體有關。

此外,蝙蝠能感受1500—15萬赫聲波。它的超聲定位係統極為優越,不僅分辨率高,而且抗幹擾性強,能從比信號高出200倍的噪聲背景中接收小昆蟲身上反射回來的信號。因此,蝙幅在地震前遷飛是與感受超聲有關的。

根據柏林弗裏大學赫爾穆特·特裏布楚教授測定,來自地麵的充電離子釋放,引起“先地震”,使狗、豬、鳥和其他動物出現緊張不安情緒,這就是人們在地震前所經常觀察到的動物異常行為。

那麼,人類能否預感地震呢?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少科學家認為人類沒有動物那樣預感地震的本領,隻有動物才能感覺人類視為“靜止”的震前外界變化。後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位科學家首先提出,人類也能夠像一些動物那樣,在地震前的短時間內,表現出異常行為。例如在舊金山海灣地區,那裏的居民在地震前72小時內,出現煩躁、易怒、頭昏眼花、頭痛、惡心等征兆。由於每個人的生理機能和心理狀況不同,所出現的征兆也有差異。

不久前,美國蒂姆研究所的生物學家馬沙、亞當斯,根據人類在地震前的異常行為分析,在8天內預報的準確性可以達到80%。亞當斯把人在地震前的異常行為,歸因於地磁場的改變影響到人體的結果。

進一步探索動物報震對預防地震將有很大的作用。首先,在從事動物報震工作中要分清動物的異常行為是地震預兆還是其他因素所引起的,否則就會造成錯誤報震。因為自然現象是非常複雜的,一些非地震預兆的環境條件變化,也會促使動物產生異常行為,而且往往與動物震前出現的異常反應相似。例如,天氣悶熱,雷雨之前,由於氣壓低,濕度大,水中溶解的氧氣減少,魚兒就會泛塘,蜻蜓和蚊子聚群飛行,螞蟻也忙於向高處搬家,表現出異常行為。又如狂風暴雨到來之前,大群海鳥會向著陸地飛行,許多魚兒結群上浮,深海魚類遊到淺海甚至上浮到水的表層,連鯨類也會群集在海麵。再如飼養條件的改變,包括獸舍的改變,飼養員的調換,飼料種類的更換,往往也會使動物出現各種異常反應。此外,動物在繁殖季節裏,由於本身的生理變化,也會表現出行為失常。豬、馬、牛、羊等發情時,常常出現煩躁不安,胃口不佳,相互追逐;狗在發情期有嚎哭的現象,貓在發情期則往往叫個不停,魚兒會進行生殖回遊等。這些異常行為,都與地震沒有關係。

其次,在地震以前有異常行為的動物,開始時往往是個別種類和少數動物,而且還會受到動物個體差異的影響,在同種同類動物中會出現無異常反應、異常反應不明顯和明顯三種情況,這對動物報震工作同樣會帶來困難,所以必須密切注意動物出現異常反應的種類、數量、涉及的範圍以及異常反應的程度。因為沒有一定數量就不可能作出正確的判斷。

再次,利用動物預報地震是一項新的研究課題,動物行為的變化與地震之間的聯係,目前知道的還不多,必須在今後防震、抗震工作中進一步探索。土耳其“愛貓者協會”的專家們發現,貓的腳掌能感受最輕微的震動,可比人類和一般動物早知地震的來臨,而貓的嗅覺和聽覺也相當敏銳,所以一些學者已將貓的“第六感覺”(包括貓預報地震)列為研究專題。日本科學家根據民間“鯰魚翻身是地震前的征兆”的傳說,進行了長期觀察後發現,此魚對輕微震動的感受極為靈敏,而地震前所引起的微弱電流的變化,也能被鯰魚特別靈敏的感受器感覺到,所以日本很多地方都飼養著鯰魚,作為一種活的“報震儀”,隨時觀察它的一舉一動。另外,日本農林省還號召多震地區的人們飼養一種白色的魚,它有感知微小震動的特殊本領——震前幾小時在水中驚恐地東竄西撞,預示地震即將來臨。邢台地震以後,我國對該地區的狗、鼠、豬、雞、鴿子、泥鰍、黃鱔、鯽魚、螞蝗等10多種動物進行了長期的係統的研究,著重觀察動物反應的指標,例如鴿子的驚飛反應,貓的日呼吸頻率曲線的變化和行為異常反應等等,從中總結出了規律,取得了一些經驗。運用這些經驗,曾對範圍50千米、震級為3~5級的地震進行了多次較好的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