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2~3歲寶寶食譜(2)(3 / 3)

總之,為了使孩子獲得長身體的充足營養,一定要讓孩子吃好吃飽,食譜應注意多樣化,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型和營養搭配,多種食物混合吃,以達到食物的互補作用,使身體獲得各種必需的營養素。要糾正孩子偏食、挑食等不良飲食習慣。鼓勵孩子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也是促進孩子長高的重要因素。此外,還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心靈創傷、精神緊張、情緒壓抑,都會引起內分泌失調,從而影響孩子的發育和身高增長。如果發生這些情況,父母應采取積極措施,予以消除和避免,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健康的成長環境。

讓寶寶更加健康的7個最佳時期

一、戶外玩耍

上午10時以前是讓寶寶在戶外玩耍的最好時機,這樣孩子嬌嫩的皮膚不會被強烈的太陽輻射所傷害。上午10時30分到下午2時30分是一天中陽光最強烈的時段,最好避開這段時間帶寶寶出門。10時以前還可以避開汙染,城市汙染總是隨著一天中陽光的推移而變化,有呼吸係統疾病的寶寶更要小心,汙染的空氣會增加哮喘的發病率。

二、上床睡覺

在寶寶覺得困之前就讓他上床,這樣可以讓他學會和習慣自己入睡。一些幫助寶寶平靜的活動,比如洗澡和哺乳,更容易讓孩子入睡。

無論孩子多大,也不管他習慣幾點入睡,最重要的一點是媽媽要讓他堅持自己的作息時間——包括假期和周末。

三、測量體溫

即便孩子沒有發燒,他的體溫在一天之內也會有所變化——通常是在清晨比較低,下午達到一天中最高點。如果你在早晨為孩子量體溫的結果是37.2℃,那麼他有可能是發燒了;而如果在下午測量,這樣的結果可以看做是正常的,下午超過37.5℃的結果一般可以看做是發燒。

醫生建議,在早晨量體溫可以讓你更清楚地了解孩子的身體狀況。

四、服藥

服藥守則第一條當然是“遵醫囑”,大夫說的話你要仔細聽、認真記。除此之外,爸爸媽媽還要了解一些服藥的小常識。有一些藥會刺激腸胃,要求飯後吃,有些藥要求空腹服用。如果大夫沒有特別要求,你可以嚐試在快要吃飯的時候讓孩子吃藥,這是個小竅門。當孩子已經覺得餓了,他就不會太在意藥的味道,就算藥的味道讓孩子不舒服,接下來的一頓美餐也可以緩解這種不好的感覺。

五、檢查眼睛牙齒

有的專家認為,在孩子剛開始長牙時,就要帶他去做第一次牙齒檢查,這樣大夫可以確認孩子的乳牙是否生長正常,以及是否有牙齒畸形的可能。眼睛的檢查,雖然想讓一個一兩歲大的寶寶配合做完一次全麵的眼科檢查幾乎不可能,但兒科專家還是建議父母在孩子半歲的時候帶他做一次眼睛檢查,之後也要定期檢查,以確保眼睛健康發育。

六、開始穿鞋

如果你的寶寶還不會走路,鞋對他來說是毫無意義的。而且,過早地穿上鞋,反而會影響腳的正常生長。不要著急,耐心地等到寶寶邁出他人生中的第一步,當他搖搖晃晃地走向你的時候,一雙可愛又合適的鞋就是你送給他的最好禮物。

在室內的時候,隻要氣溫適宜,你大可任他光著腳,或者給他穿上防滑的小襪子。

七、添加輔食

一般來說,寶寶至少要到4~6個月後,他的消化和腸胃功能才發育成熟。這個時候,可以開始讓寶寶嚐試新的不同口味的健康食物。

給寶寶介紹一種新的食物應該是在孩子清醒而且心情愉快的時候,早晨通常是最佳選擇。這個時候,寶寶剛剛睡了個好覺,神清氣爽,而且感覺餓了,正在期待一頓豐盛的早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