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微波的照射能夠導致電子設備的功能下降,甚至燒毀電子元器件。功率密度為10~100瓦/平方厘米的微波,足以幹擾雷達的正常工作。而大功率的微波武器,則能在來襲的敵方導彈及偵察衛星的周圍形成一個強輻射場,造成足以損壞其電子設備的高電壓,使這些導彈及衛星的製導係統和計算機係統失靈,導彈的引信失效甚至自行引爆。強微波波束武器還足以使隱形飛機變熱直至熔化。
微波武器的主要優點是傳播速度快,不受大氣條件的影響,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比較容易對目標進行跟蹤和瞄準;其主要弱點是抗幹擾能力差,有時會出現“敵我不分”的現象,對己方的電子設備造成幹擾破壞。
與激光武器和粒子束武器比較起來,微波武器還顯得不夠成熟。特別是對於空間微波武器的研製,可以說目前尚處於可行性論證的階段。
高功率微波武器
高功率微波武器又叫射頻武器,是利用強能量的微波源向目標定向發射高功率脈衝調製的高功率微波極窄波束能量,用來幹擾或毀壞目標上的電子設備以及殺傷作戰人員,是一種定向能武器裝備。
高功率微波武器的輻射頻率為1~30千赫,輸出峰值功率一般在1千兆瓦以上,個別的可達10千兆瓦。高功率微波武器的主要攻擊目標是雷達、通信係統、計算機、製導係統以及車輛、艦船、飛機和導彈中的電子元器件,像激光武器一樣,也具備硬殺傷和軟殺傷兩種功能。當微波能量很強或極強時,可作為硬殺傷武器裝備,直接摧毀敵方武器裝備,致死敵方作戰人員。當微波能量較弱時,可作為軟殺傷武器或非致命武器使用,幹擾電子設備,使作戰人員失去戰鬥力。
微波彈
微波彈的研究以美國海軍為主,目前主要集中在常規炸藥激勵的微波彈,對核激勵的微波彈也作了效應分析。1991年海灣戰爭中,美國海軍首次使用了試驗性的高功率微波彈,從戰爭開始的第一天起,就從潛艇和驅逐艦上發射了帶有這種彈頭的海軍“戰斧”巡航導彈,幹擾和毀壞伊拉克防空係統和指揮控製中心的電子係統。
美國“鬥牛士”地對地占術巡航導彈壓製敵防空係統的高功率微波武器
該類高功率微波武器的研製以美國空軍為主,旨在對用於飛機自衛、壓製敵防空、指揮控製戰、奪取空中優勢、空間控製等方麵的寬帶和窄帶高功率微波源進行進一步的研究與鑒定,實現利用微波能量燒毀敵防空係統中的敏感電子元件。
這種武器能在敵防區外發射,利用有限的目標信息實現攻擊效果。它可以對敵方的射頻威脅係統造成永久性電子損傷,具有發射後不用管的能力,單次發射能殺傷大量目標,有一定的覆蓋範圍,對發射精度要求不高,天線產生的旁瓣對己方的附帶損傷很小。
高功率微波炸彈
高功率微波炸彈是俄羅斯發展的一種高功率微波武器。
這種炸彈可以放在公文包中,使用時能釋放10吉瓦的高功率脈衝,相當於10個標準核電機組的功率,可用於攻擊戰鬥機、核電站等目標的計算機係統,而且不發出任何聲音。單枚炸彈的市場價不到10萬美元。俄羅斯已將這種高功率微波炸彈出口到瑞典和澳大利亞。
動能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