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真實的美聯儲18(1 / 3)

第三章美聯儲在通過濫發貨幣轉嫁次貸危機嗎? 第四節歐洲債務危機真相: 是美聯儲在狙擊歐元嗎?

2007年開始的全球金融危機首先起源於美國,並且很快傳染到全球金融市場。2009年歐洲政府債務危機在希臘引爆後,金融危機的中心從美國迅速轉移到了歐洲。在此之後美國經濟開始緩慢複蘇,但歐債危機卻愈演愈烈,甚至出現歐元區解體、歐元不複存在的風險。這些情況令很多人大跌眼鏡,且感到非常困惑。次貸危機之前,歐元作為一種新興貨幣,開始在全球金融市場上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比如歐元逐漸在國際貿易中被當作結算貨幣,並開始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接納為儲備貨幣。尤其是2005年美元大幅貶值之後,歐元得到了很多國家的認可。比如中國2006年之後開始用一部分外彙儲備投資歐元資產。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前,很多人認為歐元甚至會取代美元成為最主要的全球貨幣。

為什麼在次貸危機前,風生水起、風光無限的歐元區經濟說倒下就倒下了?為什麼發源於美國的金融危機能讓歐元區一蹶不振?歐洲債務危機是美聯儲為打擊歐元而故意設的連環計麼?這一節我們將介紹什麼是歐洲債務危機,危機背後的深層經濟問題,以及它對中國經濟的警示。歐洲債務危機爆發:“豬”一樣的隊友

歐洲債務危機也稱為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主要表現在葡萄牙(Portugal)、愛爾蘭(Ireland)、希臘(Greece)和西班牙(Spain)這幾個國家的政府債務問題上。這幾個國家英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連起來正好是英語裏“豬”(pigs),因此他們也被戲稱為“歐元豬國”。圖312是2009年歐債危機爆發時,“歐元豬國”的政圖312“歐元豬國”政府債務占GDP百分比

數據來源: 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府債務占GDP的百分比。其中希臘的政府債務問題最嚴重,已經超過了GDP的100%。另外,希臘政府每年還存在巨額的財政赤字。比如2009年,希臘的財政赤字達到GDP的14%。因此,投資者擔心希臘和其他“歐元豬國”未來無法按期償還自己的債務。

隨著“歐元豬國”政府債券壞賬風險越來越高,投資者紛紛停止購買這些國家的政府債券。“歐元豬國”的貸款成本與政府信譽好的德國相比,從2009年開始大幅上揚。圖313顯示了“歐元豬國”政府債券利率和德國政府債券利率的差額。2007年時,這圖313“歐元豬國”和德國10年期政府債券利差

數據來源:《金融時報》些利差在零附近,各國政府貸款成本相當。到了2009年,“歐元豬國”必須比德國多付200~300個基準利率(相當於2%~3%)。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投資者擔心政府無法償還債務,因此要求更高的利率補償風險;高利率反過來又增加了政府的還債壓力,使政府更難償還到期債務,投資者的擔心進一步加劇。

2010年年初,希臘成為歐洲債務危機爆發的導火索。此時投資者對希臘政府償還債務的能力徹底失去信心,希臘政府債券利率一路飆升,比德國高出8%~9%。這麼高的利率,希臘根本不可能負擔得起。如果無法從其他渠道獲得資金,希臘政府隻能宣布破產,那麼它所欠的所有債務都將無法償還。如果作為歐元區一員的希臘違約,歐元的信譽將遭受嚴重打擊。歐元過去10年苦心經營的國際信譽很可能就此毀於一旦。同時,和希臘經濟狀況類似的其他“歐元豬國”估計也會先後遭到國際投資者的擠兌。

為了維護歐元信譽和歐元區經濟穩定,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2010年5月9日公布了一項共同救市計劃。這個計劃提供1萬億歐元的救市資金來幫助“歐元豬國”度過目前的債務危機。這種救助的目的是希望恢複國際投資者對“歐元豬國”的信心,把歐債危機控製在希臘和葡萄牙等小國,不要向西班牙和意大利等歐元區主要國家擴散。事實證明這隻是一廂情願。歐洲債務危機惡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011年11月9日,意大利10年期政府債券利率一舉突破7%,標誌著歐洲債務危機惡化到了一個新的階段:歐債危機從希臘、葡萄牙、愛爾蘭等小國擴散到了西班牙和意大利這些歐洲大國。在隨後的幾個星期裏,全球金融市場,尤其是股票市場,大幅下挫,本來就非常脆弱的全球經濟複蘇被再次罩上了一層陰影。

西班牙和意大利政府債券利率飆升表明歐盟和IMF自2009年以來處理歐洲債務危機的政策已經完全失敗,無法再延續。過去兩年,歐盟和IMF主要通過提供拯救性貸款處理歐債危機。通過這些措施,歐盟和IMF希望能把危機控製在希臘等幾個小國。當歐債危機之火蔓延到西班牙和意大利,說明這種救助政策完全失敗了。

圖314是“歐元豬國”10年期政府債券利率和德國10年期政府債券利率的利差。利差越高,證明市場認為這些國家的政府債券風險越大。圖中也標明了歐洲和IMF對希臘、愛爾蘭、葡萄牙救助計劃的日期。顯而易見,每次救助之後,被救國家的利差隻是短暫下降,隨後很快返回持續上升通道。救助計劃也顯然沒有阻止危機向其他國家擴散:越來越多的政府無法從市場籌集到資金,被迫申請歐盟和IMF的貸款援助。2011年11月,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利差也一舉突破5%(等於500個基本點)。這種利率對於意大利和西班牙而言根本無法長期持續。因此市場懷疑意大利和西班牙未來必須依靠接受救助才能按期償還政府債務。

圖314“歐元豬國”和德國10年期政府債券利差

數據來源:路透社

由於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經濟規模遠大於幾個已經接受救助的小國家,采用類似的救助方案並不現實。圖315顯示了意大利和西班牙兩國在未來幾年到期的政府債務。僅意大利,2012年至2013年就有大約6000億歐元的政府債務到期。2011年年底,為“歐元豬國”提供緊急貸款的歐洲金融穩定基金總共隻有4400億歐元。在拯救了希臘等國後,可以動用的全部金額大概隻有3000億歐元。而且這3000億歐元不能全部貸出,不然歐洲穩定基金自身的信用等級將被降級。因此,能用於拯救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實際資金和這些國家的債務相比,隻是杯水車薪。

圖315意大利和西班牙每年需要償還的政府債務

數據來源:哈沃分析(Haver Analytics)

更糟糕的是,隨著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卷入,金融市場上的恐慌開始從政府債券擴散到持有這些債券的金融機構。由於希臘等小國經濟總量有限,即使違約,對整個歐元區金融市場的衝擊也尚可承受。希臘的GDP隻占整個歐元區的2%左右,如果希臘違約了,多數大型金融機構還能承受相應的損失。而意大利和西班牙兩個國家的經濟總量巨大,在金融市場上流通的政府債券遠大於希臘這些小國。意大利和西班牙一旦出現違約,很多金融機構必然破產。

2011年下半年,意大利和西班牙債務危機惡化。歐元區的金融機構出現大規模擠兌,很多銀行都出現了資金不足的現象。歐洲央行不得不擔任最後貸款人,通過長期再貸款操作(Long Term Refinancing Operation,LTRO)向包括意大利和西班牙銀行在內的500多家銀行提供總價值超過3000億歐元的緊急貸款。西班牙在苦苦支撐了一年之後,2012年12月正式向歐盟申請了395億歐元的救助基金,準備用來為本國的金融機構注入資金。此時的歐債危機已經全麵升級為一場金融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