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出塞是自願的嗎(1 / 1)

王昭君出塞是自願的嗎

西漢時期,宮女王昭君遠離漢室,赴塞外荒漠,嫁匈奴呼韓邪單於為妻,使漢匈和睦,江山鞏固。

有關昭君出塞的故事,在中國曆史上已是家喻戶曉,成為千古美談。

據史書記載,王昭君係慷慨應召,“請掖宮(後宮),令長官求行”。

如此說來,昭君出塞是出於自願的了。

有人解釋,昭君久居深宮,數載未曾皇帝召見。如此寂寞難捱的漫漫長夜,比大漠荒涼的塞外更令人可怕。因此,王昭君主動應召,以冰肌玉膚之軀,行漢蒙和親之舉。加之後來許多文人的潤色,昭君的深明大義越發令人可歌可泣了。

而在史書上還載有另外一種說法。

據說漢元帝召宮女晉見,全憑畫師毛延壽所畫宮女肖像。當時,宮女們爭相賄賂毛延壽,求其美化容顏,幸得皇帝召見。而王昭君自恃美貌,從不理睬毛延壽。毛對昭君耿耿於懷,將王昭君畫得一副醜態,由此,深宮數載也未得皇帝召見。當王昭君被許配呼韓邪單於時,漢元帝始見王昭君真實麵目。美麗無比的王昭君,使漢元帝驚歎不已。元帝無論如何也未想到,後宮竟有如此絕代佳人。

還有一種傳說,毛延壽之所以故意醜化王昭君,完全是出於保護漢室江山的好意。因為,好色之君漢元帝,如若見到王昭君這樣的美貌仙女,怎還能有心去料理國事。那豈不是國將不國了嗎?

昭君因其未曾露出真麵目而遠走塞外,對於她個人來講無疑是個悲劇。但對西漢王朝卻是一大幸事。

王昭君以她風華絕代的美色,為曆史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不管她是迫於無奈還是心甘情願,後人都會將其永遠銘記在心的。柳如是為何自殺

柳如是本是明末一名妓,又有愛國俠女之美譽。

柳如是出生於浙江嘉興,原名楊愛,字影憐,後改名柳隱,字如是。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五月二十四日,柳如是之夫、83歲高齡的錢謙益與世長辭。幾天之後,柳如是自縊身亡。

柳如是為什麼要自殺,人們對此看法不一。

有人稱柳如是是被逼而死。其根據是柳如是在死前曾寫有遺囑,讓兒子、女兒、女婿等上衙門狀告錢氏族人。有資料記載,錢謙益一死,錢氏家族就爆發了一場爭奪財產的鬥爭。錢家人不忍萬貫家財落入已死去的錢老太爺的小妾柳如是手中,便整日威逼柳如是交出家產,甚至要把柳如是的女兒、女婿趕出家門。在忍無可忍,又進退兩難的情況下,柳如是隻有選擇一死。

有人認為,柳如是因殉情而終。

名妓柳如是雖屬煙花女子,但卻頗有才氣。錢謙益學識淵博,名揚天下。柳如是對錢謙益傾心已久,二人以詩為媒介互訴衷腸,一個憐香惜玉,一個情意綿綿。錢謙益不顧敗家毀譽,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納柳如是為妾;而柳如是衝破世俗偏見,以妙齡之身嫁老叟之夫。如此情真意篤,殉情而死也就不難理解了。

而有的學者指出,柳如是之死是一個政治悲劇,是柳如是俠肝義膽、立誌愛國的壯舉。

柳如是一生曆盡艱辛,她始終不忘抗清複明大業。她看不慣錢謙益的苟且偷生,更無法容忍錢謙益的變節求榮。柳如是為了個人的尊嚴,寧為玉碎不願瓦全。因此,她曾力勸錢謙益“你殉國,我殉夫”。有人還證實,柳如是在死前曾有遺言:“死後棺木不能入土,因國土被人占去了……”

由此可見,柳如是以死與惡勢力抗爭是有思想基礎的。

柳如是自殺究竟是出於什麼動機?這個問題還待後人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