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男士日常疾病老偏方(2)(2 / 3)

用醋治好足跟痛

症狀:足跟痛

老偏方:取烏梅適量、去核加入醋少許搗爛,再加入少許鹽,攪勻,塗敷在患處,用紗布蓋好、膠布固定。每天敷1次,持續半個月,能有效緩解足跟痛症狀。

藥理:烏梅與醋都屬酸性,因此烏梅醋具有酸斂作用,對於足跟跟骨滑囊無菌性炎症引起的足跟痛,能收到很好的促進炎症吸收的效果。

絕大多數的腳後跟疼痛都是由於韌帶發炎引起的。人的腳後跟由33個關節和100多塊肌腱和韌帶組成,腳底的韌帶緊連著跟骨的底端,當人行走時,巨大的牽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麵韌帶上一個狹窄的區域內,反複地牽拉摩擦容易導致韌帶和骨骼結合部位發炎,造成疼痛。同時,體重也和後跟疼痛有一定關係,一般來說,較胖的人更容易患後跟疼痛。

鞋子是引起後跟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腳部的骨骼、肌肉和韌帶承受著人的整個體重,這就要求鞋子充分地支持足弓,使腳掌受力均勻,使韌帶得到適當的放鬆。但是,有的製造商為降低成本,在鞋子的內部結構上偷工減料,導致鞋內的構造不能有效地支撐足弓,力量集中於腳掌的某一部分,這樣會加大韌帶的壓力,使韌帶更容易發炎。

人們要想保護好腳後跟,首先要挑選質量合格的鞋,特別是運動鞋,同時注意不要讓腳過度疲勞。有的人由於工作需要,例如售貨員,每天站立的時間較長,則可以改變站姿,前傾和後傾站立相交替或者時而扶著櫃台放鬆一下腳關節,以防韌帶的某一部位長時間承受太大的力量。如果腳跟出現了疼痛發炎的現象,就應該停止運動,讓韌帶充分休息。還可以采用一種“跟骨墊”將後跟墊高,使腳掌受力點前移,減少後跟韌帶的拉力,幫助韌帶盡快恢複。

烏梅與醋都屬酸性,因此烏梅醋具有酸斂作用,對於足跟跟骨滑囊無菌性炎症引起的足跟痛,能收到很好的促進炎症吸收的效果。烏梅醋的製法也很簡單。

取烏梅適量去核,加入醋少許搗爛,再加入少許鹽,攪勻,塗敷在患處,用紗布蓋好、膠布固定。每天敷1次,持續半個月,能有效緩解足跟痛症狀。

另外,因為花椒有辛溫發散的作用,所以花椒煮水也是常用的治療足跟痛的方法。隻需用15~20克的花椒與2升水共煮,然後用煮好的花椒水泡腳即可。

足跟痛其實還跟生活中的一些習慣有關,例如足跟跟骨滑囊處的無菌性炎症,就是因為有些女性為了美,整個夏天都穿著時尚款式的涼拖鞋,足跟部長期暴露,沒有得到保護,受到寒邪的侵襲,導致冬季足跟痛。因此,患了足跟痛,一定要注重足部的保暖,並可在足跟部用厚的軟墊加以保護,也可以應用中空的跟痛墊來空置骨刺部位,以減輕局部摩擦、損傷。還可用熱水泡腳,然後塗抹一些按摩乳、藥油等緩解疼痛。

好方法緩解關節炎

症狀:手指關節退變引起的疼痛、僵硬

老偏方:讓手和腳在溫水中約浸泡3分鍾,然後在冷水中約浸泡1分鍾。重複這個過程3次,以溫水浸泡結束。如果熱敷迅速冷卻,可以嚐試能更穩定加熱的方法。電熱毯或取暖墊可以提供持續的幹熱。熱水淋浴、盆浴或旋流浴可以持續提供濕熱。也可以在許多藥店和各種商店購買一種柔軟布袋,布袋中添加天然穀粒。將布袋放入微波爐中加熱,然後放到疼痛處,這樣更便於提供潮熱。

醫理:熱敷之所以能減輕疼痛,主要是因為熱能讓肌肉和關節放鬆,降低僵硬程度。同時,可以促進關節液的流動和局部的新陳代謝,加快軟骨健康生長。至於冷敷,同樣是為了刺激關節液的循環,冷熱交替的情況下,關節液的活性最大。

據估計,全世界有成千上萬人深受關節炎的困擾。關節炎有一百多種不同的形式,其原因也是多種多樣。最廣為人知的幾種關節炎是骨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和狼瘡。骨關節炎是迄今最常見的形式。

骨關節炎的主要特征是關節軟骨的退化和缺損。軟骨是分隔並保護關節中的骨骼的硬組織。隨著軟骨的磨損,骨骼開始互相摩擦,因而關節開始發炎。骨關節炎中,軟骨的這種退化伴隨著極輕微的炎症、軟骨下的骨骼硬化,以及關節周圍出現骨刺(增生)。大多數人都會隨著衰老而出現某種骨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則不同,它並不是衰老過程中必然出現的病症。人類尚不清楚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成因,但其表現是關節的滑膜(黏膜)發炎,導致疼痛、腫脹、發熱、發紅。

幸運的是,關於保護關節和緩解關節疼痛,我們有很多建議。如有氧運動,它不僅有助於協調肌肉,增強耐力,還能改善心髒、血管及肺部健康,而且可以減肥。承重有氧運動,如步行或打網球等,還能增強骨骼。每天應該至少做30分鍾的有氧運動。同時,每周還應做2~3次的抗阻運動,以增強支撐和保護關節的肌肉。等長運動(繃緊肌肉而不移動關節以產生阻力的運動)對於關節炎患者特別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