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結果為導向
結果導向是每個人都需要的,老板到了月底要發工資,所以他不得不強調結果導向。結果導向強調的就是結果,它包含以下幾個要素:站在結果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結果導向首先要強調的一個要素就是站在結果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是結果導向的核心。
隻有先考慮了結果的要求,才能做到以結果為導向,否則就是一句空話。
讓我們來看一個寓言故事:
最近,動物莊園裏一派繁榮景象,動物們興起了一輪房地產熱,牛豬雞鴨都搞起了房地產,房地產峰會、明星對話論壇此起彼伏,好不熱鬧。
話說動物莊園裏有一隻理想主義的豬和一隻結果導向的豬,兄弟倆不甘人後,也搞起了房地產。他們各自組建了一個房地產公司,分別培養了一支理想主義和結果導向的職業經理人隊伍。有一天,他們作了一個約定:比賽誰的企業做得大,賺的錢最多。
理想主義的豬做事一向追求完美。他想,企業做大,首先必須有一套先進的企業管理製度。但動物莊園作為發展中國家,大部分優秀的莊園企業在他人眼中隻算得“小企業”,沒有這方麵的經驗。於是他花了一筆錢,請來山姆家的麥卡管理谘詢顧問,引進了一套先進的績效管理體係,有了一個宏偉的百年戰略規劃。每年年終,他根據績效評估結果獎勵那些做事規範、工作完美的理想主義的豬。
理想主義的豬雄心勃勃地設想,有了這些先進的管理模式,隻要能夠有效管理和合理評估每隻理想主義的豬的工作,在一個完善的管理團隊中,所有這些理想主義的豬各司其職,就可以推動企業方陣朝著既定的目標邁進。
結果導向的豬做事一向實際。他想,企業最終必須靠業績說話,而良好的業績首先必須有良好的銷售。於是他也花了一筆錢,買了一套銷售和客戶管理軟件。通過分析客戶需求建造並且銷售房子,又通過銷售結果分析客戶需求的變化。他也設立了一套激勵製度,重獎當月為銷售作出重大貢獻的結果導向的豬,如果房子的銷售總量高於上月,那麼所有結果導向的豬都將即時受到分量不一的獎勵。
一年過去了,雙方比較比賽的結果,理想主義的豬不如結果導向的豬的一半。理想主義的豬大惑不解,花了這麼多錢設立的管理體係怎麼會不管用?
於是它花了相當多的時間到企業中去調查,發現所有理想主義的豬都在努力工作,早上唱著“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去上班,晚上還自覺主動地加班,費了驚人的時間和精力將每一件事情都打磨完美。在管理體係之下,所有的工作都受到層級嚴密的控製,同時所有工作也都依從上級的安排和指令。但由於出現一些投入巨大但產出不大、意義不大乃至錯誤的事情,不少理想主義的豬備受打擊,受到挫折和覺得沮喪。與此同時,在一個等級森嚴的體係中,人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去跟其他部門進行溝通,部門之間充斥著一股相互抱怨的語氣……
他又到結果導向的豬的企業中進行考察和交流,發現他們企業製度雖然不盡完善,但個個目的明確,行動迅速,應變靈活,人員少於理想主義的豬,但開發樓盤比自己還多。產品不算最好,但銷量很好……
為什麼理想主義的豬失敗了,原因就是沒有采用結果導向的管理體係。
如果我們留心一下報紙上的招聘廣告,就可以發現一個最常用到的字眼,它就是“RESULTORIENTED”,它的中文意思是“結果導向”,也就是說要求所應聘的人要是“結果導向”型的。其實,不隻是中國人的報紙這樣,其他國家的招聘廣告也是如此,“結果導向”這個詞彙就是從國外引進的。
具體說來,“結果導向”有以下幾層含義:
1.以達成目標為原則,不為困難所阻撓。
2.以完成結果為標準,沒有理由和借口。
3.在目標麵前沒有體諒和同情可言,所有的結果隻有一個:是,或者非!
4.在具體的目標和結果麵前,沒有感情、情緒可言,隻有:成功,或者失敗!
5.在工作和目標麵前,沒有“人性”可言,因為客觀世界是沒有“人性”可言的,因此再大的困難也要“拚”!
6.你的事情沒有做成,那就“走人吧!”同情有什麼用?你需要“同情”做什麼?一個老板找不到訂單怎麼辦?
7.“管理不講情”,對部下的體諒最後不過是遷就而已。
8.在客觀的困難和異常那邊,你可以有一千個理由、一萬個原因、十萬個無能為力、百萬個盡心盡力,可是在結果麵前來講,卻隻有一個簡單的結果:做還是不做?
9.在結果導向麵前,我們常常不得不“死馬當活馬醫”,我們不會輕易放棄,因為放棄就意味著投降。
10.事情沒有搞定便表示你的產品沒有賣出去,你也就沒有營業額,難道你可以下班了嗎?產品沒有賣出去便沒有錢,那你下班回家靠什麼吃飯?
11.不要用你的判定擋住了你的去路。有位采購員告訴我說某個零件來不及供貨,該怎麼辦?我問他電話聯係過沒有,他說:“沒有。”然後又補充說:“就是聯係,廠商也沒那麼快的!”他這是在用自己的判定擋住自己的路。
一般來說,企業老板都很了解什麼是結果導向,這主要是因為老板每到月底都要發工資,這就是結果導向。這個任務是死的,既然公司請了一幫人幹活,到了月底,不管經營好壞,工資都要按時發,這就是結果導向。
重結果,重功勞
任何一件工作,不同的人來進行處理,就會有不同的過程。有的人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任務,有的人卻要花費較長時間才能完成。在這種前提下,隻有將工作完成得又快又好的人才能獲得更高的獎賞與表彰。作為企業員工,我們必須牢記企業需要的是效率與效益都高人一等的人才,而不是那種拖拖拉拉、得過且過的“雙低員工”。說得更直觀一點,那就是你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為企業賺最多的錢。盡管這樣說是一種很庸俗的觀點,但現實就是如此。在企業裏,員工的生存要素就在於為企業奉獻最大的智慧,用你的智慧獲得最大的效益。效益是企業賴以生存的第一要素,作為企業員工,隻有創造更大的效益,才能獲得更大的回報。
在市場經濟的新時代,做任何事情都應該有一個好的結果。不僅要做事,更要做成事;不僅要有苦勞,更要有功勞。
光像“老黃牛”那樣低頭做事是不夠的,“老黃牛”還得插上效率和效益的翅膀!沒有效率的忙是窮忙、瞎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