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之死
秦始皇的夢想異於常人,他在公元前二二一年統一中原之後,自封為“始皇帝”。皇就是大,也是散發光芒的意思,帝就是天帝,也是控製天下的最高神明,在過去中國曆代的君主中,都沒使用過這個稱號。為了進一步與他人區別,他自稱“朕”。朕這個字本來是中國人不分貧富貴賤的自稱,自秦始皇之後,變成了皇帝的自稱,一直沿用到清朝。
秦始皇的地位和天帝是平起平坐的,在當時,他可說是地球上惟一大帝國的皇帝。
此後數年,秦始皇開始巡行天下,製定了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權製度,更加提高了帝王絕對的地位。此時,他開始積極追求永生。有一次,他在巡行途中,駐留於琅邪(山東膠南縣南)時,齊人徐市前來奏道:“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請得齋戒,與童男童女求之。”
聽徐市說得煞有介事,一心向往神仙之術與長生不老的秦始皇,心眼兒也開始活動起來,於是賜給徐市大量黃金及數條大船,讓他帶領數千名童男童女前往三神山尋訪仙人。過了兩年,秦始皇聽說有名叫羨門和高誓的仙人,也特地命令燕人盧生去訪求。接著,再命令自稱對仙道有研究的韓終、候生、石生等三人去訪求仙人不死之藥。
公元前三一一年,秦始皇最後一次出巡,首先來到湖南九疑山祭拜虞舜,再經洞庭湖、長江入浙江,登會稽山祭拜大禹陵,並樹立歌功頌德的碑文,全文記錄於《史記》上而流傳於今。抄錄部分如後:……鹹化,大治濯俗,天下承風,蒙被休經,皆遵度軌。和安敦勉,莫不順今,黔首修潔,人與同則,嘉佑太平,後敬奉法,常治無極,與舟不傾,從臣誦烈,請刻此石,光垂體銘。
除了秦始皇在自吹自擂外,也沒什麼可說的了。他以為天下在他的治理之下,真的大治了。事實上,光是浙江當地的居民就已忍無可忍了。五年後滅掉朝廷的項羽,此時年方二十二歲,見到秦始皇的車駕耀武揚威地經過眼前時,忍不住叫道:“彼可取而代也。”可惜秦始皇沒有警覺危機已迫在眉睫了。
離開浙江後,秦始皇由海上搭船再度來到八年前到過的琅邪,他暗自打算非找到當初派去東海訪求仙人仙藥的徐市問個清楚不可。
徐市在海上找了好幾年都沒有絲毫收獲,為怕秦始皇降罪,一直不敢去鹹陽回報,現在,聽說他又來到琅邪,一驚之下,非同小可。
徐市自知無路可逃,靈機一動,自己跑到秦始皇麵前,詐稱:“蓬萊藥可得,然常為大鮫魚所苦,故不得至,願請善射與俱,見則以連弩射之。”
秦始皇將信將疑,那晚,他夢到自己在海上與海神搏鬥,第二天,將此事告訴占夢博士。占夢博士說:“海神的形體是不可見的,因而幻化成鮫在海上往來。”
秦始皇暗想:“徐市所說的果真不假,”於是命人將連發弩裝上大船,親自率船出海,在今天的渤海灣上射殺了一些大鮫,心中覺得十分痛快。誰知回到岸上之後,秦始皇便生起重病,過了十天,死於河北沙丘平台,享年五十歲。時當公元前二一零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