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在生活中培養和從事有益的愛好(1 / 2)

哪種愛好對促進孩子的智力發育最有效,並且從事起來又簡便易行呢?簡單地說,就是琴棋書畫。當然,在教孩子從事這些愛好的時候,也是要有一些講究的。

(1)樂器的演奏對智力發展有益

專家指出,演奏樂器對孩子的智力發展是很有好處的。

從原理上看,古人用兩個極簡練的詞作了概括,即一為“調神”,二為“練指”。通過主動的安定情誌和手指運動來發揮大腦的功能。

先談談“調神”。古今中外,對演奏樂器的要求,無一不強調要平心靜氣,進入一種淡泊的境界。實際上,寧靜所要達到的效果,就是為了使人體的生理、心理節奏與大自然的節律互相融彙,使人的大腦處於最安靜、最有序的狀態。長期處於這種環境中,大腦就會變得聰明,對全身的協調作用也會加強。其次,“調神”使身體的內環境保持穩定和平衡,加強抵禦和修複致病因素侵害的能力。同時,調神時的心身運動,能對身體的組織器官起到自我按摩、疏通氣血的保健作用。

至於“練指”,則是訓練感知能力的一種好方法。國內某音樂學院附中曾對學生做過調查,學生們在學習音樂、演奏樂器後,智力大有提高,其中注意力得到增強的有77.1%,記憶力增強的占91.9%,感知能力提高的有85.1%,情感體驗能力提高的占87.8%,想象力增強的占95.9%,理解力提高的占97.3%。

在樂器的演奏中,無論是弦樂、管樂,還是彈撥樂、打擊樂,左手的運動總是要超過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倍,而左手的使用可以大大促進大腦右半球的發育,對提高整個大腦的儲存、傳遞信息的能力,提高思維速度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雙手互相配合的運動,對提高整個大腦皮層的興奮性極有益處,會使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

(2)利用下棋鍛煉孩子智力

下棋是我國廣大人民群眾喜愛的一種娛樂活動。這種活動,可以寄托精神,調暢情誌,養心益智,是一種娛樂性、體育性、智力性俱備的文體活動。

棋的種類很多,常見的有中國象棋、國際象棋、圍棋、軍棋、跳棋等很多種,其中尤以中國象棋和圍棋最為普及,而這兩種棋對智力的促進、鍛煉、開發作用也最強。

下棋必須決出勝負,少兒的好勝心最強,為了在棋盤上獲勝,就必須苦思冥想,必欲取勝而後快。勝者欲罷不能,負者發憤爭先,使雙方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思維鍛煉。

少兒一般都好動厭靜,但下棋卻要求平心靜氣,全神貫注,摒去雜念,謀定而動,這對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散精力的孩子來說,是最好的集中注意力的訓練。

棋局變化莫測,機會稍縱即逝,果敢者能抓住戰機,舉手決勝;遲疑者便會坐失良機,追悔莫及。因此,下棋對人的判斷能力和決斷能力是很好的訓練。

棋類運動雖然對智力的作用是很大的。但是,為了適應少年兒童身心特點,在下棋方麵也要有所要求和限製。

首先,必須適度。愛下棋的孩子大多有“癮”,有的甚至到了“癡迷”的程度。但孩子的身體尚未發育成熟,大腦的承受能力也有限,如果樂此不疲,甚至通宵達旦,就會造成身體疲乏,耗神過度,影響德、智、體全麵發展。因此,對孩子下棋的時間要有限製,每次對弈,最多不宜超過兩小時。年齡越小,時間越要短。

其次,孩子的好勝心強,對勝負往往會看得較重。勝者容易沾沾自喜,狂妄自大;而負者則容易耿耿於懷,心中不服。這就很容易導致一些不良的心理狀態,甚至反目成仇,影響團結。對此,家長要經常用蘇東坡的話來教育他們:“勝固欣然,敗亦可喜”,告訴他們,勝了不要驕傲,輸了不要氣餒,吸取經驗教訓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