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第十一堂課 (2)(1 / 3)

從此以後,小齊完全變了一個人似的。上課認真聽講,積極幫助同學勞動,看到有人欺負同學就挺身而出,關心老人……特別是在對災區捐款時,把自己的所有的零用錢都拿了出來,小齊成為了一個人人誇耀的好孩子。

有些事情看起來很小,但是如果父母能從小事入手,認真教導孩子,就會取得很好的效果。故事中的小齊開始是一個拿著權力到處亂使的班長,他根本不懂得班長的責任是什麼。當父親發現小齊在濫用權力時,對其進行積極的引導。首先,父親讓小齊知道班長是什麼;然後用貪官的事實來教導孩子,應當學會正確利用自己的權力,擔當自己的職責;最後,父親將事理延展,讓孩子明白扶助弱小是男人的天職這一道理,讓孩子知道助人為樂的道理。

小塞涅卡曾經說過:“內容充實的生命就是長久的生命。我們要以行為而不是以時間來衡量生命。”對於一個男人來說如果隻是活在自私自利、以權謀私當中,那麼他的一生是荒蕪的、失敗的。就像故事中的小齊,如果他不改變自己,還是以權欺人,早晚會遭到同學們的反對,失去班長的職位。如果將其擴大,小齊到了社會上還是如此,那麼他就真的會變成一個“貪官”,而被人民唾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有這樣一段話: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於每個人都隻有一次。這僅有一次的生命應當怎樣度過呢?每當回憶往事的時候,能夠不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我們不一定有那麼偉大,但是我們可以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扶助弱小、給需要的人以幫助之中。

助人為樂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每個人的一生都會從各個方麵得到他人的幫助,因此也需要每個人為他人無私地奉獻自己的力量。俗話說:予人玫瑰手有餘香。作為一個真正的大丈夫更應扛起扶助弱小的責任。

怎樣教孩子學會助人為樂

1. 從小培養孩子的愛心,讓孩子懂得關心需要關懷的人,讓孩子在現實的行動中體會予人幫助的快樂。

2. 父母身體力行,用自己的行動為自己的孩子樹立一個榜樣,進而促進孩子的效仿之心,帶動孩子的善行。

我是醫生

父母平時教給孩子一些照顧病人的常識。在周末的時候,父母可以模擬各種需要照顧的病人,讓孩子來充當醫生,並由醫生來照顧病人。醫生要負責病人的一切活動,同時,病人要提出各種要求,看醫生是否能夠做到。如果醫生照顧得好,病人的病情可以隨之減輕;如果醫生照顧得不好,病人的病情則要隨之加重,並提出更多的要求已請求得到滿足。醫生做得好就可以得到父母的獎勵,醫生要是不稱職,則要受到一定的懲罰。

這樣不但可以培養孩子照顧人的常識,同時還可以鍛煉孩子的耐心,加強孩子的愛心。長期進行下去,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更可以讓孩子明白助人為樂的道理。

3.尊重女性,做個小紳士

幼兒園的小朋友總是在一起歡歡樂樂的玩耍,像一群小麻鷹在枝頭嘰嘰喳喳,相親相愛,不分彼此。到了小學,男孩和女孩之間的距離好像一下子就產生了。下課了,男孩子湊在一起玩耍,女孩子堆在一起玩耍,好像彼此之間形成了一道“鴻溝”。異性同桌之間一定要在桌子上畫一道“三八線”,好像隻有這樣才能保持之間的距離,明確這是你的,那是我的。

此時的男孩們常常保持一致,對付那些女孩子;而那些女孩子也常常保持一致,來對付那些男孩子。男孩會笑話女孩子是“愛哭鬼”,女孩子則譏諷男孩子為“搗蛋鬼”。當有一個女孩子因為某事哭了,會有一群男孩子說她“嬌氣、愛哭”,而當有男孩子幹了哪件錯事,女孩子也會私下議論男孩子“調皮、淘氣”。在男孩和女孩的“戰爭”中,常常是女孩被弄得哭鼻子,男孩則會受到老師或家長的懲罰。

此時的男孩和女孩認識到彼此間有了性別的差異,同時,彼此間又都想證明自己的性別才是最好的,所以才出現了“男女戰爭”。如何避免戰爭的爆發,就需要家長和老師的悉心教導了,特別是小男孩的父親,應該盡早地教會孩子尊重女性。

在英國,當男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開始對其進行紳士風度的訓練。在我們中國也有很多的男孩羨慕西方的紳士,希望自己可以成為一個紳士。其實,紳士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變成的,紳士需要從小就開始培養。2005年“感動中國”的洪戰輝不僅是一個紳士,更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多年來,他一邊一邊照顧父親,還要照顧沒有血緣關係的妹妹。他沒有因為妹妹是個負擔而放棄她,而是帶著妹妹學習。如此的榜樣不就值得我們的小男孩學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