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笑了笑,他說:“孩子,植樹是比較累,但我們是男子漢,男子漢應該堅強勇敢,應該承擔起更多事,不能把所有事都交給媽媽做,那樣媽媽會被累壞的,誌強不希望疼愛你的媽媽被累壞吧,那樣就沒人照顧你,沒人給你做好吃的飯菜了,對嗎?”
“嗯,媽媽對我那麼好,我不能讓媽媽累壞的。可是我會植樹嗎,我還能為媽媽做什麼事呢?”誌強疑惑地問爸爸。
爸爸回答道:“好孩子,你是個男孩,長大了就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所以植樹這種事對你來說是很簡單的,也是你應該做的。如果你不信,可以跟爸爸一起去嚐試一次。”
於是,爸爸陪誌強一起去植樹,在爸爸的指導和幫助下,誌強成功地在山坡上種了一棵小樹苗,爸爸也在旁邊種了好幾棵小樹。這讓誌強明白了男孩是可以吃苦勞累的,他也知道了自己作為男孩,應該像爸爸一樣堅強勇敢,而不是像小女孩一樣經常依偎在媽媽身邊,讓媽媽為他勞累奔波。
回到家,誌強告訴爸爸媽媽:“我是個男子漢,我要做像爸爸一樣堅強勇敢的人,我要強壯起來,以後要照顧爸爸媽媽。”
後來,爸爸每天早上都帶誌強去跑步,誌強跑累了就不想跑,他不理解爸爸為什麼非要讓他跑步,爸爸解釋道:“孩子,你不想強壯起來了嗎,不想照顧爸爸媽媽了嗎?”
“當然想啊,但為什麼要跑步呢?”誌強問。
爸爸說:“爸爸帶你跑步是想讓你鍛煉身體,身體強壯了你才能勞動,才能有男子漢該有的力量,你才有更多的體力和精力照顧爸爸媽媽呀。”
誌強這才明白,作為男孩,不僅要有承擔責任的勇氣,還要有強壯的身體,否則他就不算是真正的男子漢。之後,爸爸騰出了很多時間照顧誌強,用自己男子漢的陽剛氣質影響誌強,希望誌強更清楚地認識到男孩該有的性別特征,誌強自己也在努力向爸爸學習,他把爸爸當做自己的榜樣,想成為像爸爸那樣的剛強男子漢。
誌強從小被媽媽悉心照料,媽媽的一言一行都對誌強產生重要影響,誌強不自覺地模仿著溫柔善良的媽媽的行為,所以他成了一個安靜的男孩,從不吵吵鬧鬧。雖然在很多人看來,這樣的誌強是聽話懂事的,但這也使誌強缺少了男孩應有的陽剛氣質和勇敢精神。後來的事實證明,這樣的誌強是個連上山植樹都不敢去的柔弱男孩,他甚至以為勞動隻是女性的責任。幸好爸媽很快意識到誌強性別意識上存在的偏差,並及時引導孩子了解自己的性別特征,讓孩子明白了自己作為男孩應具備的能力與品質。
現實生活中,有不少男孩對自己性別角色的理解出現了偏差,很多男孩甚至主動向女孩靠攏,喜歡穿女孩的衣服,做和女孩一樣的發型等。出現這些情況,大多是父親的失職。
男孩從小生活在家庭中,他們需要一個有陽剛氣質、堅強勇敢的男子漢作為自己學習、模仿的榜樣,毫無疑問,這個人應該是男孩的父親。那麼,如果父親整日忙於事業、忙於應酬,忽視對孩子的關心和教育,男孩就隻能在依偎在母親身邊,以母親的行為舉止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長期如此,男孩學到的就是母親的溫柔、細致,看到的也是母親為整個家庭勞累,卻不知道父親為家庭付出了什麼,不清楚父親有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學習,當然也就不了解真正的男子漢應該具備何種性格特點。因此,為男孩樹立正確的性別觀念,培養男孩的陽剛氣質,父親的責任重大。
如何幫男孩樹立正確的性別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