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莎士比亞:《亨利五世》
他們因為尊貴已極,所以沒有什麼可希冀的,這就使得他們的精神萎靡不振;同時他們又有許多危難暗伏的現象,這又使他們的心智不寧。
〔英〕弗·培根:《論王權》
帝王猶如天上的星星,暮升朝落,為世人所景仰,卻得不到安寧。
〔英〕雪萊:《希臘》
所欲者甚少而所畏者甚多,這種心理是一種痛苦可憐的心理;然而為帝王者其情形多是如此。
〔英〕弗·培根:《論王權》
一個奴隸,欠缺的就隻是那煊赫的排場,要不然,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遠遠地勝過了做一個皇帝。
〔英〕莎士比亞:《亨利五世》
禦座隻不過是一塊外麵包著天鵝絨的鍍金的木頭。
〔法〕拿破侖。引自梯也爾《執政府與帝國》
表麵上金光閃耀的王冠,實際上卻是隻荊棘叢生的花環,它帶給人的隻是危險、煩惱、憂慮和輾轉不眠之夜。
〔英〕彌爾頓:《複樂園》
每一頂高貴的王冠都是,在人間將永遠是,帶刺的桂冠。
〔英〕托·卡萊爾:《過去與現在》
每一頂王冠都會弄昏腦袋。戴上王冠的人永遠不會知道人民真正的意見。
〔德〕根特·魏森波爾恩:《西班牙的婚禮》
王冠治不了頭痛病。
〔英〕喬·赫伯特:《外國諺語名句選》
誰離王冠太近,誰離死亡也就不遠。
〔英〕塞·丹尼爾:《克莉奧佩特拉的悲劇》
有多少頂王冠戴在了愚蠢的腦袋上!
〔英〕伊·芭·勃朗寧:《奧羅拉利》
君王生存的意義在於為國家服務,而不在於使國家為君王效勞。
〔荷〕埃拉斯穆斯:《箴言》
做一個國王的條件,首先必須熱愛自己的職務,勇於為它獻出自己的全部生命以及其他需要獻出的一切。
〔約〕侯賽因:《我的職務是國王》
身為國王的人,必須自身具備優良品質才能強國富民.長治久安,博得庶民擁護愛戴。穆聖的遺訓:“有德者治其國,無德者亂天下。”原來就是這個意恩。
〔阿拉伯〕:《一千零一夜》
國王若能大公無私,人心自然歸附;國王若能仁慈寬厚,人民就能在他的庇護下安居樂業。
〔波斯〕薩迪:《薔薇園》
慷慨、慈悲、仁德、愛民,/王者兼此四端,/是為聖明之君。
〔印〕瓦魯瓦爾:《古拉爾箴言·政事篇》
勇敢和慷慨,/智慧和勤奮,/君王兼此四德,/立於不敗之地。
〔印〕瓦魯瓦爾:《古拉爾箴言·政事篇》
軍隊、民眾、物資、百官、盟友、要塞,/君王持此六端,/足可稱雄世界。
〔印〕瓦魯瓦爾:《古拉爾箴言·政事篇》
警覺、學問、膽識,/三者相輔相成,/君王欲治天下,/不可須臾離之。
〔印〕瓦魯瓦爾:《古拉爾箴言·政事篇》
不聽信真理,一向是君王的不幸。
〔德〕約翰·雅科比
“尊嚴”是上帝授與君王的一種盾牌。
〔英〕弗·培根:《隨筆·論叛亂》
上帝,如果我們命定不能做人,而成為夢,/那麼,讓我們成為使世人顫抖的夢,/使他們知道我們雖是夢猶是統治者!/讓我們變成使世人顫抖的影子,使他們知道我們雖是影子猶是主人!
〔美〕龐德:《人物》
過分顯示外在的榮譽,似乎是說明任何國王或權勢者對人民影響的最靠不住的證據。這種表示喪失了作為影響的標誌的信任。
〔古希臘〕普魯塔克:《希臘羅馬名人比較列傳》
世上沒有任何事情比得上偉大的事業和作出卓越的範例,能夠使君王贏得人們更大的尊敬。
〔意〕馬基雅弗利:《君主論》
一位君主如果他的作法符合時代的特征,他就會得心應手;同樣的,如果他的行徑同時代不協調,他就不順利。
〔意〕馬基雅弗利:《君主論》
君主的力量不在於他擁有的權力,而在於他不容許別人擁有權力的權力。
〔英〕安東尼·傑伊:《變化中的英國解剖》
現在你們可質問統治你們的君主,他憑什麼權利統治你們?如果他回答憑繼承,你們可反問,你的第一祖先如何獲此權利?……其實君王的權力得之於人民。
〔德〕費希特:《歐洲君主恢複思想自由》
江山不是某姓的專利品,否則那第一位君主如今他在哪裏?
〔阿拉伯〕《一千零一夜》
人民到處都一樣。當把束縛他們的鐐銬鍍成金色的時候,他們並不憎恨這種奴役;但當他們通過他們的不幸的生活片段,清清楚楚看見這副鐐銬時,他們就不安起來,要求砸碎它。他們用暴力行動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的意願壓垮了那些虛弱的君主。
〔法〕拿破侖:《拿破侖書信文件集》
一個真正的國君的光榮與其說是取決於他的王冠的燦爛,毋寧說取決於他的人民的幸福。
〔法〕維拉斯:《塞瓦蘭人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