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換一種看待世界的眼光(1)(1 / 3)

1.抬頭望天不如低頭看路

年輕意味著擁有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充沛的精力,飛揚的青春,錦繡的前程,以及無數個蘊藏著“可能”的明天。然而,我們常常是擁有時並不懂得珍惜,失去時方才學會悔恨。

在年輕的時候,不應該僅僅是把口號掛在嘴巴上,更應該好好地去珍惜生命。把握青春的脈搏,仔細品味生活的滋味,做好自己想做該做應做的每一件事情。隻有這樣,當我們衰老的時候,躺在搖椅中追溯往事,那一段段從前的記憶,才會像輕緩曼妙的樂章,閃耀出潤澤的光芒。

即使想要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隻能腳踏實地地邁一步。有時候,可能我們的內心孕育著無數個夢想,然而,當我們誇誇其談的時候,卻總是忘記如何邁出第一步,或者你隻是感到畏懼,或許你忽略了那些小細節,你隻看到前方勝利的召喚,卻不願意為你的夢想付出實際行動。

當你抬頭看天的時候,不如專注走好腳下的每一步路。

飛衛是古時候的一位射箭能手。有一個名叫紀昌的人,慕名來拜飛衛為師,跟著飛衛學射箭。飛衛對紀昌的要求非常的嚴格,剛開始學射箭時,飛衛對紀昌說:“如果不下苦工夫是學不到真本領的。你要先學會不眨眼,做到了不眨眼後才可以談得上學射箭。”

紀昌聽從老師的指教,回到家裏,仰麵躺在他妻子的織布機下麵,兩眼一眨不眨地直盯著他妻子織布時不停地踩動著的踏腳板。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心裏想著飛衛老師對他的要求和自己向飛衛表示過的決心:要想學到真功夫,成為一名箭無虛發的神箭手,就要堅持不懈地刻苦練習。

這樣堅持練了兩年,從不間斷,即使錐子的尖端刺到了眼眶邊,他的雙眼也一眨不眨。

紀昌於是整理行裝,離別妻子到飛衛那裏去了。飛衛聽完紀昌的彙報後卻對紀昌說:“還沒有學到家。要學好射箭,你還必須練好眼力才行,要練到看小的東西像看到大的一樣,看隱約模糊的東西像明顯的東西一樣。練到了那個時候,你再來告訴我。”

紀昌又一次回到家裏,選一根最細的犛牛尾巴上的毛,一端係上一個小虱子,另一端懸掛在自家的窗口上,兩眼注視著吊在窗口犛牛毛下端的小虱子。看著,看著,目不轉睛地看著。10天不到,那虱子似乎漸漸地變大了。紀昌仍然堅持不懈地刻苦練習。他繼續看著,看著,目不轉睛地看著。三年過去了,眼中看著那個係在犛牛毛下端的小虱子又漸漸地變大了,大得像車輪一樣了。紀昌再看其他的東西,簡直全都變大了,大得竟像是巨大的山丘了。

於是,紀昌馬上找來用北方生長的牛角所裝飾的強弓,用出產在北方的蓬竹所造的利箭,左手拿起弓,右手搭上箭,目不轉睛地瞄準那像車輪一樣大小的虱子,將箭射過去,箭頭恰好從虱子的中心穿過,而懸掛虱子的犛牛毛卻沒有被射斷。這時,紀昌才深深體會到要學到真實本領非下苦功夫不可。他便把這一成績告訴飛衛。

飛衛聽了很為紀昌高興,走過去向紀昌表示祝賀說:“你成功了。對射箭的奧妙,你已經掌握了啊!”

想實現理想其實很簡單,每天進步一點點,實實在在腳踏實地去做就好了。每當實現了一個目標,成功之後一切歸零,人生路上,要時時刻刻帶著空桶上路,木桶越空,你學習收獲的東西就會越多,你維持生命力的時間就會越長久。

一天,一個學生請教哲學家蘇格拉底成功的秘訣是什麼。蘇格拉底沒說一句話,而是帶著他來到一條河邊,然後向河裏走去。學生不解,但也隻好跟著自己的老師。

當河水沒到他膝部的時候,老師沒有說話;當河水沒到腿部的時候,老師還是沒有說話;當河水漸漸沒到胸部的時候,蘇格拉底轉過身來,把他的雙手放在學生的頭上,然後一用力把學生的頭按到水裏。

學生在水裏待了一段時間,蘇格拉底還是不鬆手,最後這個學生在水裏實在堅持不住了,他用盡全身所有的力量猛地頂出水麵,大聲問蘇格拉底:“老師,你到底要幹什麼?”蘇格拉底一本正經地對他說:“如果你追求成功的欲望就像你剛才在水裏需要呼吸,追求生存那麼迫切和全力以赴的話,那麼你將無所不能。”

強烈的成功欲望是行動的前奏,很多人都想成功,他們隻是在“想”而已。隻有真正下定決心“一定要”的時候,才會全力以赴,用盡全部的生命力量去完成,然後無所不能,一鼓作氣直至成功。

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怎能不忍住放縱之心呢?貪戀美酒,迷戀美色,賭博馳馬。與壞人做朋友,與好人結怨,侮辱老年人,不讀聖賢書,聽不進別人的教導。一旦黑發變白發,紅顏隨著時間而衰老,美好的時光一去不回頭,而自己又不學無術,此時後悔就來不及了。

為人應不驕不躁,謙恭而不張揚;處事當不驚不慌,不隨波逐流,不嘩眾取寵。麵對居心叵測的小人或是飛揚跋扈的挑釁,都能不卑不亢。於是是非非之中,依然保持一顆恬靜的心。可以坦然接受朋友的幫助,也誠心幫助麵臨困難的人。

我們的人生需要一步一步踏實地走下去。當我們付出勞動的時候,並不意味著就會得到相應的回報。也許你的所得並不能承載生活的重量,這也並不意味著就隻能怨天尤人。當生活把它灰暗的一麵展示給你,不要悲傷、氣餒,不要自暴自棄,要勇敢地繼續努力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