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語言·文字(3 / 3)

布萊葉從盲人學校畢業後,一直留校任教。他曾擔任過代數、幾何、史地和音樂的教學工作。盡管他工作繁重,健康狀況不佳,又遭遇很大挫折,但他並不氣餒。由於他的盲文具有很大的優越性,既便於摸讀,又便於書寫,深受學生們的歡迎。學校裏不準學,他們就在校外偷偷地跟布萊葉學,並義務為他做宣傳。

1851年12月,這位年輕的發明家終於積勞成疾,一病不起。就在他去世的前幾天,他的一個女學生在一次盛大的音樂會上演奏鋼琴。這個雙目失明的盲人,對音樂皇冠上的明珠———鋼琴,竟有如此嫻熟的演奏技巧,令觀眾大為驚歎!他們紛紛要求她介紹學習鋼琴的經過,並傳閱擱在鋼琴上的盲文樂譜。而這位女學生則將自己的成就完全歸功於老師布萊葉,她把他怎樣創造盲文,又怎樣耐心地教她,以及這種盲文至今尚未被學校當局所采用的情況一一講了出來,大家深受感動。第二天,巴黎報紙上詳細登載了這則消息。巴黎皇家盲人學校在社會輿論壓力之下,不得不采用了布萊葉的盲文。

1852年1月,消息傳到布萊葉的病榻前,奄奄一息的他為自己的辛勤勞動成果終於被承認而感到欣慰。不久,他即去世,年僅43歲。

布萊葉逝世後,他發明的6點製盲文逐漸為世人承認。1887年,布萊葉的盲文被國際公認為正式盲文。為了紀念這位卓越的創造者,1895年,人們將他的姓——布萊葉,作為盲文的國際通用名稱。

標點符號的來曆

古時候寫文章是沒有標點符號的,讀起來很吃力,甚至產生誤解。到了漢朝才發明了“句讀”符號。語意完整的一小段為“句”;句中語意未完,語氣可停頓的一段為“讀”(念du,相當於現在的逗號)。

1919年國語統一籌備會在我國原有標點符號的基礎上,參考各國通用的標點符號,規定了12種符號,由當時教育部頒布全國。建國後,出版總署進一步總結了標點符號的用法規律,於1951年刊發了(《標點符號用法》,同年10月政務院作出了《關於學習標點符號用法的指示》。從此,標點符號才趨於完善,有了統一的用法。1990年4月,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和新聞出版署修訂頒布了《標點符號用法》,對標點符號及其用法又作了新的規定和說明。

聯合國的六種語言

聯合國規定,正式語言隻有六種,按英文字母順序排列為: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這六種語言具有同等效力,代表們可以選用其中任何一種。

秘書處日常使用的工作語言則隻有兩種,即英文和法文。凡是聯合國的正式會議,秘書處都要負責在現場把代表們的發言用阿、中、英、法、俄、西六種語言通過話筒進行“同聲傳譯”。凡是聯合國的正式文件,包括重要發言,都要用六種文字印出,一般工作文件則隻用英、法文。各國代表都十分重視他們使用的正式語言。因此,每一次正式會議,都必須認真安排好六種語言的翻譯,若有疏漏,有關代表會當即憤然退場以示抗議。為了完成這樣繁重的翻譯任務,聯合國總部秘書處有一支龐大的口譯和筆譯隊伍,計有近500人。如在聯大開會期間,無論是口譯還是筆譯,人員不夠用時,就要再聘用一些從聯合國退休或離職的老翻譯。

阿拉伯數字

公元500年前後,隨著經濟、文化以及佛教的興起和發展,印度次大陸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區的數學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天文學家阿葉彼海特在簡化數字方麵有了新的突破:他把數字記在一個個格子裏,如果第一格裏有一個符號,比如是一個代表1的圓點,那麼第二格裏的同樣圓點就表示10,而第三格裏的圓點就代表100。這樣,不僅是數字符號本身,而且是它們所在的位置次序也同樣擁有了重要意義。以後,印度的學者又引出了作為零的符號。可以這麼說,這些符號和表示方法是今天阿拉伯數字的老祖先了。

公元771年,印度北部的數學家被抓到了阿拉伯的巴格達,被迫給當地人傳授新的數學符號和體係以及印度式的計算方法(即我們現在用的計算法)。由於印度數字和印度計數法既簡單又方便,其優點遠遠超過了其他的計算法,因此阿拉伯的學者們很願意學習這些先進知識,商人們也樂於采用這種方法去做生意。

後來,阿拉伯人把這種數字傳入西班牙。公元10世紀,又由教皇熱爾貝·奧裏亞克傳到歐洲其他國家。1200年左右,歐洲的學者正式采用了這些符號和體係。至13世紀,在意大利比薩的數學家費婆拿契的倡導下,普通歐洲人也開始采用阿拉伯數字,15世紀時這種現象已相當普遍。那時的阿拉伯數字的形狀與現代的阿拉伯數字尚不完全相同,隻是比較接近而已,為使它們變成今天的1、2、3、4、5、6、7、8、9、0的書寫方式,又有許多數學家花費了不少心血。

“+、-、×、÷、=”的來曆

加減乘除的符號不是由同一個人在同一時期發明的,它的完成經過了大約500年的曆史。

“+”、“-”符號大約在500多年前,由德國的數學家魏得美發明的。他在實踐中體會到必須確定一種簡明的加減符號,來方便運算和書寫。於是他按照大寫字母T的書寫規律,先橫後豎並在橫上再加l豎。來表示增加,即成了加號“+”的樣子。又根據減法的定義,從“T”號上去掉下麵1豎,即成減號“-”。在此以前,人們還隻能用數字記數,不能把演算的過程書寫出來。

“=”號是在大約400年前,由英國學者列科爾德發明的。由於當時人們習慣於將平衡的東西看成相等,所以他認為平衡最形象的書寫方式是兩條長度相等的平行線,於是,誕生了“=”號。

“÷”號是在300年前由瑞士數學家哈納發明的。他認為除法是將一個數分解開來,所以他用一條橫線將一個完整的東西切開,這樣,就出現了“÷”號。同時,英國數學家歐德萊發明了“×”號。他認為乘法是加法的一種特殊形式,於是把加號“+”轉動45°成“×”,作為乘號。

“K”探源

“K”是一個風靡世界的國際通用詞,但對於它的起源卻眾說紛紜。

在講德語的美國人中,有的說“K”表示“最高統帥”,美國內戰期間有過這一軍銜;有的說,某個德國新聞記者在佳作末尾要寫上“K”,以示“沒有錯誤”;還有人說,“K”起因於一個名叫奧托·凱瑟(ttKaiser)的商人,他在檢驗產品後。要貼上自己姓名的第一個字母標簽。

在辭典和語言專家中有另一種說法:1840年,美國民主黨人馬丁·範布倫在競選連任總統時用“0K”作為競選口號,意思是“競選成功”。“”、“K”字母則取自他的出生地名老金德胡克(ldKinderhek)。

但是,通常認為“K”最早出現在1839年3月23日。一位《波士頓晨郵報》的記者在文章付印前於文章末尾寫上“K”,這是由“完全正確”(AllCrrect)一詞的奇怪拚法011Krreet而來的。此後,這個詞便流行於紐約、費城和波士頓等地。

事實上,千百年前,希臘教師在優秀的學生論文末尾就喜歡寫上“K”(laKala事事皆好)。因此,研究古希臘語言的學者認為,《波士頓晨郵報》的記者受過古典教育,懂得希臘語和拉丁語。古代英國的論文後麵也寫“K”。從1565年起,英語遺囑中已出現這個詞。1760年,美國總統傑克遜就這樣寫過。

V——勝利的標記

用“V”字來表示勝利出現在炮火連天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中。1940年,一個逃亡英國的比利時人維克托·德拉維利在對比利時的廣播中首先建議用粉筆在各公共場所寫上“V”字,以表示堅信盟軍必勝,激勵他家鄉的人民堅持戰鬥到底。一時間,用有色粉筆寫的“V”字席卷了比利時及歐洲其他淪陷國的大街小巷,甚至連德國軍官專用的廁所裏也有。

用“V”字代表勝利出自英語中Victry的第一個字母,而且在西班牙語、捷克語裏也簡代勝利之意,在荷蘭語中“V”字代表“自由”,塞爾維亞語中“V”代表“英雄氣概”。

與此同時,英國廣播公司對歐洲廣播時,開頭用的是貝多芬命運交響曲起首的四個音符,而這四個音符:“嘀嘀嘀噠”,譯成摩爾斯電碼,恰好也是V字符號。於是在歐洲,這個令法西斯膽顫心驚的“V”字像魔影一樣追隨著他們。無論是敲門,拉汽笛,按汽車喇叭,都是“嘀一嘀一嘀一噠”,服務員把刀叉有意擺成“V”字,把時鍾都撥到11點5分。與此同時英國當時的首相邱吉爾首創用食指和中指分開所形成的“V”字形手勢代表勝利,把“V”字這個勝利的標記的發展推向了高峰,這個手勢逐漸成為了無人不知的世界性手勢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