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哲學·思潮(3 / 3)

存在主義以人為中心、尊重人的個性和自由,認為人是在無意義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沒有意義,但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礎上自我造就,活得精彩。

“存在先於本質”的命題首見於薩特所著的《存在與虛無》。他的意思是說,除了人的生存之外沒有天經地義的道德或體外的靈魂。道德和靈魂都是人在生存中創造出來的。人沒有義務遵守某個道德標準或宗教信仰,卻有選擇的自由。要評價一個人,要評價他的所作所為,而不是評價他是個什麼人物,因為一個人是由他的行動來定義的。

在薩特看來,他人乃是一個存在的客體,這種客體不同於物,他不但存在著,而且還對我構成了威脅。在他的“目光下”,他可能把我變成物。在這種情況下,一個人要從他人的目光或他人的地獄中解脫出來,隻能有兩種途徑:或者心甘情願地做別人的物,或者使他人做自己的物,去操縱他人。所以又誕生了另一個重要哲學命題:他人即地獄。

存在主義對人的生存的孤獨性、虛無性及不確定性的強調,從批判現代性、解構主體性、顛覆客觀性等方麵,為後現代主義的產生提供了理論來源。

亦稱“生存主義”,現代西方哲學中最流行的派別之一。是現代人本主義思潮的代表。存在主義在哲學史上的先驅有蘇格拉底、蒙台涅和巴斯卡。克爾凱郭爾的唯意誌論和人生哲學,尼采的自我擴張的學說和胡塞爾的現象學是它的理論基礎。其產生的直接背景則是歐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物質危機和精神危機。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在德國、法國、意大利、美國廣泛流行。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國的雅斯貝爾斯,海德格爾以及法國的馬塞爾、薩特等。存在主義不僅通過哲學,而且還通過小說、戲劇、電影等形式廣泛傳播,甚至影響到人們的生活方式。存在主義是一種把存在放在本質之上的哲學理論。它雖分為有神論的和無神論的,但都主張存在不能還原為理性。無神論的存在主義認為,存在是人的“自我精神”與“自我意識”。有神論的存在主義認為,在人的精神之上,還有一個更根本的存在:即上帝。存在主義哲學中最重要的命題是“存在先於本質”,即先有一個沒有本質的純粹的主觀性的存在,然後由它自由地選擇或創造自己的本質。存在主義宣稱人是被“拋入這世界的”,痛苦,挫折、病、死是人類現實的本質存在。存在主義的鼻祖克爾凱郭爾將存在解釋為或然的,認為恐懼支配存在,人不可能知道將有什麼事情發生。海德格爾和薩特斷言:“存在先於本質”,其意思是說人沒有決定他的生活和行動方式的本性,人隻能在可能性中選擇並表現他自己。人類的存在是期待,是對未來的設計。存在主義的關鍵問題是有關人自身的問題。所有的存在主義都一直承認交往的困難:也就是難於建立有良好基礎的主體間的關係。他們常把個人與他人的共存認為是人的異化。薩特斷言:“他人是我的可能性的潛在的毀滅者”。他否認有真正可靠的交往。克爾凱郭爾較早地區分了存在的三個階段,認為它們不是連續的,而是跳躍式的:在美學階段,人為了頃刻的享樂而活著;在倫理階段,人把生活建築在忠於工作和婚姻生活的基礎上;而宗教階段的特點則是信仰,它充滿了對上帝的畏懼。薩特在(《辯證理性批判》(1960)年中企圖綜合存在主義和馬克思列寧主義,提出“存在主義的馬克思列寧主義”,他主張用存在主義的“人學”來填補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空白,”實質是想用存在主義改造並代替馬克思列寧主義。

儒家

儒家的創始人是春秋時的孔子,它是中華民族傳統價值觀中最重要的一支,它以強勢的道德意識及政治理想成為貫穿中華民族曆史的主流價值觀。

孔子

倫理觀∶仁是儒家倫理道德的總綱。仁就是愛人,君主要體恤民情、愛惜民力,民眾要敬重師長、和睦鄉鄰。若要實踐仁德,需要忠和恕。忠是盡自己的本分,恕是推己及人。提倡以禮、樂約束人的行為,陶冶人的性情。

政治觀∶主張以禮義治國,恢複西周時期的德治。而社會各階層人士應盡本分,以達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和諧局麵。

教育觀∶孔子提出“有教無類”的主張,認為教育不應分貴賤賢愚。他認為因材施教是理想的教學方法。他提倡溫故知新及舉一反三等學習方法。

宇宙觀∶對鬼神之說抱著“存而不論”的態度,主張“敬鬼神而遠之”,但卻十分重視祭祀祖先。

其後孟子以“性善說”論述仁。他認為人性本善,具備了惻隱、羞惡、辭讓、是非四種善端,加以發揚,便可形成仁、義、禮、智的德行。

荀子主張“性惡論”,認為人與禽獸無異,“饑而欲飽,寒而欲暖”,若順從人的本性而行,必會引起紛爭。他主張通過教育改變人的本性,為善去惡。荀子強調通過“禮治”維持社會秩序,使社會各階層人士安守本分。

儒家學說所倡導的“仁、義、禮、智、信”,被曆代統治者及學術界所尊崇,成為中國傳統思想的核心及道德的主流。

道家

道家的理論奠定於老子,老子《道德經》一書僅有五千言,但字字珠璣,書中廣論道的人生智慧,提出一種有物混成且獨立自存的自然宇宙起源論,也提出世界存在與運行原理是“反者道之動”的本體論思想,對於存活於其中的人類而言,其應學習的就是處世的智慧。老子也提出了眾多的政治、社會與人生哲學觀點,但重點都在保身而不在文明的開創,可以說他是以一套宗本於智慧之道的理論來應對混亂的世局,而無意製造社會的新氣象,因為那些都不是大道的根本。

莊子是老子之後道家理論最重要開創者,道家哲學基本上也就是老莊二型而已。莊子的道家學不同於老學之處,在於莊子更詳盡地處理了人與自然的關係、人的可開創能力,包括智慧、認識能力、身體能量上等等。莊子同樣站在天道自然的命題基礎上,提出了從人的自我修養到麵對整個社會國家的處世之道,《莊子》一書就是他從世界觀到知識論到工夫論到社會哲學的內聖外王之道的理論。

列子,戰國時人。現存有的《列子》八篇,是東晉張湛所輯。一般認為該書反映了戰國至魏晉間的思想。《列子》從道家思想出發,並對道家思想中無為的人生觀有所改造,強調人在自然天地間的積極作用,認為人在一種不任強使力的生存狀態下,不憂天,不畏天,才是最好的生存狀態。

王弼,三國時代人。當兩漢經學的發展已到尾聲,社會政治一直在動亂與不義的情境中,知識分子轉向玄學清談的風氣,王弼以其對老子哲學的深切體悟,注解老子《道德經》一書,重體用之分、有無之別。不但發展出詮釋老學的宗旨:“貴無”的精神,並以此原理注解《易經》,甚至還因此改變了從漢易以來言象數易學的氣化宇宙論,將易經的研究方向代之以純粹玄學思想,使中國易學史走向一個嶄新的局麵。

郭象,西晉人,以《莊子注》聞名,主張“獨化”理論,是一種從高度抽象思維當中所發展出來的玄學式概念理論,認為宇宙萬物都生於偶然的“玄冥”境界。因此提倡一種物無大小,各順其適之精神,平等尊重每一個生命的人生觀。

道家的社會哲學不是進取的、積極的,因為社會隻是天道的過程,而不是目的本身。道家認為儒家的社會理想是合理的,但不是絕對的,因此基本上並不需要提出一套決定性的社會理想,因為天道變化,本身無所謂絕對的是非善惡,因而道家強調得更多的是在社會中生存的智慧,而且這種智慧必須是能應在任何曆史情境的社會之中都行之有效的生存之道。也就因為道家的社會哲學不以自己發展規格為主,而強調應對的智慧,因此利於人們休養生息的需求,故而讓漢初的黃老之治有了實驗的理論基礎。同時也安定了千百年來中國士大夫失意於儒家本位的官場文化之後,也能任性逍遙地順遂人生。

法家

法家是先秦諸子中對法律最為重視的一派。他們以主張“以法治國”的“法治”而聞名,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論和方法。這為後來建立的中央集權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論依據,後來的漢朝繼承了秦朝的集權體製以及法律體製,這就是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政治與法製主體。法家在法理學方麵做出了貢獻,對於法律的起源、本質、作用以及法律同社會經濟、時代要求、國家政權、倫理道德、風俗習慣、自然環境以及人口、人性的關係等基本的問題都做了探討,而且卓有成效。

法家極力誇大法律的作用,強調用重刑來治理國家,“以刑去刑”,而且是對輕罪實行重罰,迷信法律的作用。他們認為人的本性都是追求利益的,沒有什麼道德的標準可言,所以,就要用利益、榮譽來誘導人民去做。比如戰爭,如果立下戰功就給予很高的賞賜,包括官職,這樣來激勵士兵與將領奮勇作戰。這也許是秦國軍隊戰鬥力強大的原因之一,滅六國統一中國,法家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商鞅、慎到、申不害三人分別提倡重法、重勢、重術,各有特點。到了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韓非時,韓非提出了將三者緊密結合的思想。“法者,憲令著於官府,刑罰必於民心,賞存乎慎法,而罰加乎奸令者也,此臣之所師也。”“術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責實,操殺生之柄,課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執也。”“抱法處勢則治,背法去勢則亂。”法是指健全法製,勢指的是君主的權勢,要獨掌軍政大權,術是指的駕馭群臣、掌握政權、推行法令的策略和手段。主要是察覺、防止犯上作亂,維護君主地位。

在法家思想裏,世界就是國家,國家就是帝王的國家,世界的太平就必須要靠帝王的權威統治與法律的普遍奉行,才能可大可遠。這種強悍的世界觀點,在理論預設方麵,則有其承襲自道家對“道”的理性思考,認為自然界與人沒有親疏關係,隻有其無意誌的自然法則而人也不能改變任何天道運行的規律,因此試圖以天道影響人事的一切作為都是迷信,都是應該被打倒的對象,隻有靠人為自身的努力才有可能發展人類福祉。這種素樸的宇宙自然觀為其重視現實的統治者之權威與利益的君主專製言論,塑造了良好的理論基石。

由於法家對於人性的看法是承襲荀子的性惡論,並且從經驗層麵觀察人性的生理需求和實際行為,主張人性普遍好利惡害,貪婪自私,完全不能期望以禮樂化之,隻有依靠法治統治才能禁民為非。因此,帝王君主的角色,即在於善用其本身的權勢與法術,治理國家;而百姓個人的生存發展與創造自由,隻有在整體國家的利益考慮下,才談得上真自由與真利益。

墨家

墨子塑像

墨家哲學代表人物即為墨子,其重要思想觀點包括在下列內容之中:兼愛(人人平等互助互愛)、非攻(反對侵略戰爭)、尚同(上下一心為人民服務,為社會興利除弊)、尚賢(不分貴賤唯才是舉)、非命(通過努力奮鬥掌握自己的命運)、非樂(擺脫劃分等級的禮樂束縛,廢除繁瑣奢靡的編鍾製造和演奏)、節用(節約以擴大生產)、節葬(不把社會財富浪費在死人身上)、尊天(掌握自然規律)、明鬼(尊重前人智慧和經驗)等。充分反映出其素樸的自然宗教觀,並把一切政治的、社會的、道德倫理的各方麵思想完全以宗教性的麵紗加以合理化。值得注意的是墨子的科學精神,他對科學哲學中的概念定義有所主張,對於科學方法的建立,科學教材的撰寫與科學思想的傳授,使得中國科學研究和應用很早就展現了高度智慧。

墨子死後,後期墨家分裂成許多派別,而他們的共同點都是以《墨子》為研讀與發展思想的主要依據。基本上成兩派:一派是從自然科學、邏輯思辨的法則與認識論問題著手,主張人的認識能力是獲得知識的工具,但必須透過感官與思維作用始得,而邏輯的真偽的標準隻有透過客觀的自然世界或人類社會現狀的驗證才能取得。另外一派是發展墨子的宗教理念,他們試圖在現實政治權力無法取得或予以保護的情況下,仍能奉行墨子平等兼愛的社會理想,因而發展成劫富濟貧的遊俠之路。

墨子的思想在戰國時代十分盛行,門人弟子遍布天下,影響層麵很大。墨子以其務實的入世理想,高越的人格情操,豐富的思想內容,完善的教材設計,形成了一個極其嚴密而充滿宗教精神的團體,深深吸引了無數百姓與知識分子。也因為這個團體的切實踐履態度,參加各小國反戰保衛的活動,協助農耕及軍事防禦建設等等方麵顯示出墨家勢力的龐大。

X、Y、Z三理論

X理論

行為科學經典理論之一,與Y理論相對,圍繞“人的本性”來論述人行為規律及其對管理的影響,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道格拉斯·麥格雷戈提出。他將以強製為主的傳統管理對人的本性的假設稱之為“X理論”。

X理論的主要內容是:人生而厭惡工作,並盡可能逃避工作;多數人僅在受到強製時才能為實現組織目標作出充分努力;人生來就缺乏進取心,不願負責任,因循守舊,反對變革;人生來就認自我為中心,漠視組織需要;少數人具有解決組織問題的豐富想象力和創造力。X理論認為人是被動的,所以必須采取強製管理,對工人進行約束和強製。X理論對人的認識和人的管理的看法是片麵的和錯誤的,屬於西方經典的行為科學理論之一。

Y理論

行為科學經典理論之一,圍繞“人的本性”來論述人類行為規律及其對管理的影響,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道格拉斯·麥格雷戈提出。他在研究企業管理中,發現企業管理中出現的問題,不少是由於管理人員對於人的本性的片麵認識而導致的。他把對工人本性的傳統認識稱之為“x理論”,而把自己提出的對管理及人性的認識稱之為“Y理論”。

Y理論的主要內容有:要求工作是人的本能,工作如同遊戲、休息是自然的事;人追求自身滿足的需要與組織需要沒有矛盾,隻要管理適當,人們就會把二者結合起來,並實行自我指導與控製;一般人在適當條件下能學會承擔責任並主動承擔責任;人對組織目標的抵觸和消極態度,是由組織壓力造成的;大多數人具有解抉組織問題的豐富想象力和創造力。Y理論認為,人不是被動的,人的行為受動機支配,隻要給其創造一定的條件,他就會努力工作,達到目標,希望自己的工作取得成就。如果工人工作沒做好,主要應從管理本身去找原因。Y理論以誘導的方法鼓勵職工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Z理論

日裔美國管理學者威廉·大內提出的管理理論。大內通過調查比較美國型企業組織與日本型的企業組織,把企業分為A、J、Z三種類型,認為美國企業必須通過學習日本而進行革新,建立所謂Z型企業,Z理論由此得名。

所謂A型企業的特點是領導者決策,員工被動服從,員工短期雇用,快速提拔,要求員工專職專能,不利於發揮員工的才能。

J型組織指日本的企業組織。

而Z型企業的特點是:長期或終身雇用製;緩慢的評價和提升;中等程度的專業化職業發展途徑;含蓄的控製機製,采用統計報表、數字信息等明確正規的檢測手段,同時注意發揮人的經驗與潛能;決策之前首先進行反複協調與統一思想;樹立牢固的整體觀念,培養員工獨立工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