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哲學·思潮(2 / 3)

烏托邦

烏托邦是拉丁文utDia的音譯。源出拉丁文u(無)和tpus(處所),意即“沒有的地方”。由於莫爾在《烏托邦》一書中用來作為虛構的社會組織的名稱,所以後來成為“空想”的同義語。

《烏托邦》是歐洲文藝複興時期的英國的先進思想家托馬斯·莫爾所著《關於最完善的國家製度和烏托邦新島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書》一書的簡稱。空想社會主義學說史上第一部傑出著作。於1516年用拉丁文寫成,同年在比利時的盧文城出版。出一版後曾一度轟動了整個英國乃至歐洲各國,不久被譯成許多種文字流行於許多國家。

在這部著作中,莫爾采用對話的形式,通過一個遠洋歸來的葡萄牙水手和旅行家希施拉德關於在烏托邦島見聞的談話,具體表述了自己的社會政治思想。全書分一、二兩部。

第一部的主要內容是對當時英國和西歐其他國家的社會經濟、政治製度的批判。不僅抨擊了使勞動人民陷於貧困和不幸的種種罪惡現象,而且指出了私有製是一切罪惡現象的根源。

第二部的主要內容是對烏托邦人的社會經濟、政治製度的描述。包括關於城市、關於行政長官、關於職業、關於交際生活、關於旅行、關於奴隸、關於戰爭以及關於宗教等章節。在烏托邦社會,一切財產都歸全民所有,實行有組織、有計劃的生產和普遍的義務勞動製度;實行消費品的按需分配原則,大家都可以從公共倉庫領取所需的一切;廢除了商品和貨幣,對金銀極端鄙視;人們過著豐富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但是也有某些平均主義和禁欲主義傾向,如他們平均分配飲食,服裝式樣一律,且崇尚粗樸,輕視盛裝麗服;烏托邦實行民主的政治製度,重視科學文化事業,人人都有很高的道德素養,關心公共利益是人們共同的生活規範。烏托邦社會采取奴隸勞動,讓帶著鐐銬的奴隸去幹肮髒費力的工作,這是該書的思想糟粕。《烏托邦》開社會主義思想之先聲,對後來社會主義思想尤其是空想社會主義思想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培根

培根是英國近代經驗主義哲學家。1561年出生於倫敦新貴族家庭,1573年就學於三一學院,對經院哲學歪曲亞裏士多德哲學極為不滿,轉而學習法律。曾任女王特別法律顧問、掌璽大臣、大法官和上議院議長等要職。1621年因受賄被解職。主要著作有《學術的進展》、《新工具》、《論古人的智慧》、《新大西島》等。他全麵、係統地批判了經院哲學,認為這種哲學堵塞了認識自然的道路,禁錮了人們的思想。提出“四幻相”說,主張鏟除各種妨礙人們客觀認識的各種妨礙人們客觀認識的各種幻想和偏見。還主張“雙重真理”說,為科學的發展爭取權利,提出“知識就是力量”的口號,激勵人們為征服自然而認識自然。認為自然是物質的,物質是多種多樣的、能動的、具有內在力量和內部張力。斷定一切知識都來源於感覺,但也承認理性認識的作用。主張在感覺和理性之間建立合法的婚姻:既不要做隻收集材料的螞蟻,也不要做隻從自身吐絲結網的蜘蛛,而要做既采集又加工的蜜蜂;一切真正的知識都是在經驗材料的基礎上經過歸納、分析、比較、實驗等理性方法整理得來的。但是他的學說中留存有神學的不徹底性,如承認靈魂不朽和上帝存在等。

啟蒙運動

17和18世紀在歐洲知識界所廣泛開展的一場反對宗教神學權威和封建專製製度的思想文化運動。自文藝複興後,歐洲的新思潮得到了蓬勃發展,在英國有經驗論哲學,在大陸有唯理論哲學,所討論的問題是宇宙論問題。到牛頓力學三定律的發現,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接著哲學就轉到人的方麵來了,這個以人為研究起點的運動就是啟蒙運動。

所謂啟蒙,從廣義上講,是指人的思想的解放,即啟發大眾的愚昧,使其不再受舊傳統的思想束縛。啟蒙運動在法國具有特別的意義,其基本內容是批判封建主義和天主教神學這兩個當時最高的權威,闡述認識自然、發展科學的重要意義,論證資產階級的社會國家學說和倫理道德學說。

當時法國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繼17世紀資產階級思想家之後,進一步論證了資產階級人性論,並在人性論和理性原則的基礎上闡述了“自然狀態”和“社會契約”論的內容,提出了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製訂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理論,從而把資產階級的社會國家學說發展成為完備的理論體係。

啟蒙運動所宣揚的自由、平等、博愛以及法製的思想對於1776年北美的獨立戰爭、1789年法國大革命以及19世紀歐洲各地所發生的一係列資產階級革命都產生了直接而深遠的影響,它在政治思想史和人類曆史上都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伏爾泰

伏爾泰坐像

法國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18世紀法國啟蒙運動的領袖和導師。1694年11月21日出生於巴黎一個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於1778年5月30日病逝。遺體在大革命期間被移往先賢祠。他堅持自然神論的唯物主義,認為宇宙是一部龐大的機器,按其固有的規律運動,上帝足最初的推動者。他繼承了洛克的經驗論,承認客觀世界作用於感官所產生的感覺經驗是認識的來源,反對笛卡爾的“天賦觀念”論和萊布尼茨的“預定和諧”論。他猛烈抨擊天主教會的黑暗統治,認為宗教是人類理性的主要敵人,一切社會罪惡都源幹教會散布的蒙昧主義,它造成了社會上普遍的愚昧和狂熱;要求廢除宗教裁判所,實行宗教寬容;但他並不主張廢除宗教,而是認為必須保留宗教以約束人民。在社會政治觀上,他宣揚民主、平等、自由,讚揚英國的君主立憲製,倡導法治,希望通過開明君主自上而下改革來消除專製統治。主要著作有《哲學通信》、《形而上學論》、《牛頓哲學原理》、《哲學辭典》等。

百科全書派

18世紀法國一些編寫《百科全書,或科學、藝術和工藝分類詞典》的成員,由狄德羅任主編,達朗貝爾一直協助狄德羅任數學編輯,其較著名的參加者有讓·雅克·盧梭、霍爾巴赫等。當這部書的聲譽和它所受到的攻擊都越來越大時,越來越多的哲學家、思想家被吸引參加進來,成為這部著作的撰稿人,如伏爾泰、孔狄亞克、杜爾哥、馬蒙泰爾、孟德斯鳩以及布豐等人。

《百科全書》是當時一切學術活動中各種新思潮學派代表人物們的陳列櫃,成為批判各種傳統製度和意識形態的堅強力量,它討論實際社會問題、政治設施,切中時弊,啟人心扉。它堅決反對宗教愚昧和封建專製製度,向往合理的社會,主張一切製度和觀念要在理性的審判庭上受到批判和衡量。他們推崇機械工藝,重視體力勞動,孕育了資產階級務實謀利的精神。也為法國的大革命做了思想準備。

古典哲學

18世紀末至19世紀上半葉的德國資產階級哲學。創始人為康德,黑格爾為集大成者,費爾巴哈為最後的代表。德國古典哲學的主要成就是黑格爾辯證法中的“合理內核”與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基本內核”。

德國古典哲學是工業革命時期歐洲哲學舞台上的主角。它提出了包括認識論、本體論、倫理學、美學、法哲學、曆史哲學以及政治哲學等領域的各種重大問題和範疇,標誌著近代西方哲學向現代西方哲學的過渡。

它經曆了從唯心主義到唯物主義兩個發展階段。康德建立了實質上是先驗唯心主義的調和矛盾的哲學體係和不可知論。費希特從唯心主義立場上繼承和批判了康德,建立了徹底的主觀唯心主義哲學。謝林改造了費希特的主觀唯心主義,建立了客觀唯心主義的“同一哲學”。黑格爾是德國古典唯心主義的集大成者。他在批判繼承前輩哲學家的基礎上,創建了龐大的客觀唯心主義體係。費爾巴哈從人本主義出發,批判了宗教神學和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唯物主義地解決了哲學的基本問題,建立了人本學唯物主義。

德國古典哲學的最大成就,是從世界觀的高度用辯證法代替了形而上學。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哲學家反對把世界看作固定不變、沒有矛盾的東西,而把它理解為具有矛盾發展的不斷變化的運動過程,這就從根本上推翻了長期以來統治人們頭腦的形而上學世界觀。

德國古典哲學的巨大曆史意義在於它為馬克思主義的產生提供了理論前提,成為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來源之一。德國古典哲學對以後資產階級哲學思想的發展也有很大影響,但資產階級哲學家們完全不能正確地分辨德國古典哲學中的精華和糟粕。他們曲解或根本拋棄辯證法,著重發揮了德國古典哲學家們的唯心主義、不可知論以及一切神秘和保守的思想。

意誌主義

意誌主義是現代西方人本主義哲學的開創性流派。叔本華1819年出版的《作為意誌和表象的世界》標誌著意誌主義哲學的產生,它流行於19世紀下半葉和20世紀初的德、法、英和北歐等國。主要代表是叔本華和尼采。

叔本華的生存意誌和悲觀主義迎合德國資產階級1848年革命失敗後的悲觀、懊惱情緒,為意誌主義哲學奠定了理論基調;尼采的權力意誌論和超人哲學反映了19世紀下半葉德國向帝國主義過渡時期資產階級強暴、堅忍、狂妄的特征。

作為非理性主義思潮最初的理論形態,意誌主義哲學的理論形態各有差異,但其基本觀點大體一致,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把意誌看作世界的本體和萬物的根源,世界是意誌的創造品。意誌主義者把意誌看作脫離物質世界而真實存在的精神性的東西,認為世界就是我的意誌;同時把意誌看作世界的本質,用意誌去解釋自然、社會和人類精神的各種現象的存在和變化。第二,把意誌看作理性的主宰,貶低理性的作用,貶低邏輯和科學的價值。認為意誌是人的實體,是人的真實本質,是認識的主體和客體;宣稱意誌支配理性,理性屈從意誌,理性是意誌的工具;隻有本能和直覺才把握實在。第三,叔本華極力宣揚悲觀主義的人生哲學,否定人生的意義;他認為由於人的欲壑難填,所以人生充滿痛苦,人生不過是一場悲劇。第四,尼采提出重估人類一切價值,主張“超人”主宰世界、決定曆史發展。

總之,意誌主義的產生,標誌著資產階級哲學從理性主義轉向非理性主義,從樂觀主義轉向悲觀主義,從道德主義轉向非道德主義,從以上帝為中心轉向以個人為中心。

尼采的“超人哲學”

尼采,德國人。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同時也是優秀的詩人。他最早開始批判西方現代社會,然而他的思想在他的時代沒有引起重視,直到20世紀,才激起各種回聲。存在主義、弗洛伊德主義、後現代主義,都以各自的形式回應尼采的哲學思想。

尼采

尼采哲學在當時曾經被當做一種“行動哲學”,一種聲稱要使個人的要求和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的哲學。他的哲學具有傲視一切,批判一切的氣勢。這正是他的哲學被後現代主義欣賞的重要原因。

尼采猛烈的揭露和批判傳統的基督教道德,他振聾發聵地宣告:“上帝死了!”是對上帝的無情無畏的批判。尼采認為,在沒有上帝的世界上,人們獲得了空前的機會,必須建立新的價值觀,以人的意誌為中心的價值觀。

尼采在宣告“上帝死了”後,麵臨的是傳統價值全麵崩潰的時代,人如何重新確立生活的意義。尼采正是在追尋這個問題答案的過程中,為了填補信仰和價值的真空,提出了超人哲學,這是關於建構理想人生的哲學。尼采對現代人,現代生活感到很失望,他夢想改善人,造就新的人,即是超人。

“超人”形象大致可以概括為:超人是超越自身、超越弱者的人,他能充分表現自己、主宰平庸之輩;超人是真理與道德的準繩,是規範與價值的創造者;超人是自由的、自私的、自足的;超人麵對人類最大的痛苦和最大的希望;超人是在不利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憎恨、嫉妒、頑固、懷疑、嚴酷、貪婪和暴力隻能使超人更堅強。

上帝由於過分慈悲而死掉了,超人就是尼采心目中新的上帝。

人本主義

人本主義,通常指人本學唯物主義,是一種把人生物化的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學說。以19世紀德國的費爾巴哈和俄國的車爾尼雪夫斯基為代表。費爾巴哈由於把庸俗唯物主義同一般的唯物主義混為一談,避免采用甚至反對“唯物主義”這個術語,因而將自己的哲學稱作“人本主義”。車爾尼雪夫斯基也將他的唯物主義學說稱作“人本主義”,並把他的哲學著作命名為《哲學中的人本主義原理》。他們都反對把靈魂和肉體分割為兩個獨立的實體,反對把靈魂看作第一性的唯心主義觀點。但他們所了解的人,隻是生物學意義上的自然人,隻是抽象的、一般的人,而不是社會的人。他們不是聯係具體曆史、聯係社會實踐來考察人,因而看不到人的社會性。

人本主義的五類起源:首先,在曆史上人本主義是14世紀下半期發源於意大利並傳播到歐洲其他國家的哲學和文學運動,它構成現代西方文化的一個要素。人本主義也指承認人的價值和尊嚴,把人看作萬物的尺度,或以人性、人的有限性和人的利益為主題的任何哲學。其次,作為“主體哲學”或“意識哲學”的一派,胡塞爾現象學也可以被稱為人本主義。他同康德一樣以自我為出發點,力求為科學知識奠立基礎。第三,來源於現象學的“哲學人類學”的舍勒的反形式主義價值哲學強調人格是道德行動的中心,似乎同人本主義一致。但人格主義並不令人成為善和惡的尺度。但流行於美國的人格主義或精神主義通常也被叫做人本主義。第四,我們在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中找到了真正的、完全的人本主義。他的著作《有和無》是把現象學、存在哲學和人本主義冶於一爐的集中體現,是人本主義充分發展的表現。第五,狄爾泰及其後繼者的方法論解釋學強調社會、人文科學要求對人本或社會曆史現象的理解,和自然科學采用一般規律來說明所研究現象顯然不同。在整個哲學領域內,早期解釋學可以說屬於人本主義範疇,是同科學主義對立的。

工具主義

“工具主義”即是美國杜威所創造的哲學概念。又稱“實驗主義”。杜威是20世紀的一位哲學家、教育家、心理學家,他的思想,不僅形成了美國繼實用主義之後而起的實驗主義哲學體係,而且也是間接影響到新教育──所謂進步主義教育──實施與理論的一位教育哲學家。

杜威主張:思想、概念、理論等等不過是人們為達到某種預定的目的而設計的工具,如果它們對達到這種目的有用,能使人獲得成功,便是真的、好的、有價值的,否則就是假的、壞的、無價值的,道德實質上也是調整人們活動的一種操作工具和手段。把道德作為工具的哲學家還有穆勒,他認為人所做的一切都是以快樂為目的,所有道德行為之所以有意義,就在於它們是獲得快樂的工具,美國當代實用主義哲學家胡克是“工具主義”繼承人。

存在主義

存在主義,最早是由法國的馬塞爾提出的。存在主義是一個很廣泛的哲學流派,主要包括有神論的存在主義、無神論的存在主義和存在主義的馬克思主義三大類。代表人物有克爾凱郭爾、薩特、加繆、波伏瓦等。存在主義在二戰後(約1945~1955年),成為西方思想界的主流學說,其後則逐漸冷淡,但它對後現代主義等思潮的影響還在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