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舞蹈
“西方音樂之父”巴赫
巴赫(1685~1750),德國著名的作曲家、管風琴家,是將西歐不同民族的音樂風格渾然融為一體的開山大師。他萃集意大利、法國和德國傳統音樂中的精華,曲盡其妙,珠聯璧合,天衣無縫,對後來將近三百年整個德國音樂文化乃至世界音樂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巴赫生於在德國愛森納赫,巴赫九歲喪母,十歲成了孤兒。由於他嗓音美妙,經濟拮據,少年時期靠獎學金進了在呂訥堡的聖·米歇爾學校。1702年他從聖·米歇爾學校畢業,翌年在一家室內樂隊當一名小提琴手。在隨後的20年中,他幹過許多行當。巴赫在一生中主要是以一位卓越的風琴家而聞名,雖然他還是一位作曲家、教師以及樂隊指揮。1723年巴赫38歲時開始在萊比錫的聖·托馬斯教堂任歌詠班領唱,他在餘生的27年中一直擔任此角。
巴赫是一位多產的作曲家。他的作品包括有將近300首的大合唱曲;組成《平均律鋼琴曲集》的一套48首賦格曲和前奏曲;至少還有140首其他前奏曲;100多首其他大鍵琴樂曲;23首小協奏曲;4首序曲;33首奏鳴曲;5首彌撒曲;3首聖樂曲及許多其他樂曲。總計起來,巴赫譜寫出800多首嚴肅樂曲。
巴赫的作品深沉、悲壯、廣闊、內在,充滿了18世紀上半葉德國現實生活的氣息。他譜寫了許多充滿戲劇性因素的大型聲樂作品,其中《馬太受難曲》、《b小調彌撒》是最有影響的作品。在這些作品中,巴赫作為一個虔誠的新教教徒,通過宗教音樂形式(受難曲、彌撒、經文歌、康塔塔等),抒發了對人類災難、痛苦的憐憫、同情以及對和平與幸福未來的渴望。與前人的作品相比,巴赫這種充滿宗教內容及複調音樂思維的作品更為廣闊地揭示了人的內心世界,但同時,他的音樂從來沒有脫離德國的音樂傳統。
巴赫一生的主要功績:第一,把音樂從宗教附屬品的位置上解放了出來,使之平民化。音樂不總是歌頌上帝,也歌唱平凡的生命。第二,他把複調音樂發展成主調音樂,大大豐富了音樂的表現力。第三,他確立了鍵盤樂器十二平均律原則。第四,除了聲樂作品外,巴赫奠定了現代西洋音樂幾乎所有作品樣式的體例基礎。因此巴赫被後世尊稱為“西方音樂之父”。
“交響樂之父”海頓
海頓(1732~1809),著名的奧地利作曲家,1798年到維也納定居,開始作曲生涯。他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最早期代表,與莫紮特、貝多芬並稱維也納三傑。後曾兩度去英國演出,並創作12首倫敦交響曲,這是他一生最好的作品,他因此獲牛津大學音樂博士稱號。因其最早確立交響曲形式和交響樂隊編製,人稱“交響樂之父”。
1781年,海頓結識莫紮特時,他已蜚聲歐洲。年近半百的海頓與初顯風華的莫紮特建立了誠摯的友誼。莫紮特自認為是海頓的學生,聲稱首先從海頓學習了怎樣寫作弦樂四重奏;他寫了6首弦樂四重奏題贈海頓。
海頓開創了交響曲的新的主調音樂風格,並使複調手法在功能和聲的基礎上發展。他摒棄了古老複調中那種拘謹而神秘的性質,而代之以率真、生動的音樂語言;海頓完善了4個樂章的奏鳴交響套曲形式,使作品的4個樂章體現統一的藝術構思,表現生活的各個方麵,海頓發展了奏鳴曲快板的結構,並往往采用從速度、調性等方麵與主題形成強烈對比的引子,展開部獲得顯著發展,確立了以短小動機進行展開的發展原則,直接啟發了貝多芬。
海頓一生創作了100多首交響曲,主要有交響樂《告別》《驚愕》《時鍾》等。他早期的交響曲多為生活娛樂題材,形式接近室內樂。18世紀70年代起才更多地吸收了北德樂派的成就,具有較深刻的內容和古典風格,往往既嚴肅又幽默。
海頓的音樂語言質樸平易,風格優雅高潔,樂曲流暢歡快,既有蓬勃的朝氣,又有民間音調的幽默感,體現了樂觀精神。
海頓的音樂之所以具有不朽的價值,因為它麵向現實,麵向人生,氣息清新,朝氣蓬勃,令人受到鼓舞;也因為它在作曲技術上奠定了歐洲古典時期的交響曲和室內樂的規範,從而形成了德奧音樂經久不衰的優良傳統。
“音樂神童”莫紮特
莫紮特(1756~1791)是18世紀奧地利最出色的交響樂的首創者,近代鋼琴協奏曲的奠基人,被譽為“萬能的音樂家”。
莫紮特出生於奧地利的薩爾茨堡一個音樂世家中。3歲接受啟蒙教育,4歲學鋼琴,5歲開始作曲,6歲就旅歐各地演出,8歲寫出第一批奏鳴曲與交響曲作品,11歲寫第一部歌劇。“神童”莫紮特的音樂天才,轟動了整個歐洲,人們稱他為“18世紀的奇跡”。
1773年,莫紮特在故鄉薩爾茨堡任宮廷樂師。後因與大主教衝突而憤然辭職。1781年定居維也納,開始了他的“自由藝人”生涯。莫紮特是音樂史上第一個擺脫宮廷音樂家的從屬地位的人。
莫紮特的創作涉及音樂藝術的所有體裁,其中以交響曲和歌劇貢獻最突出。其代表作有抨擊貴族腐朽虛偽的歌劇《費加羅的婚禮》,還有反映貴族荒淫生活的《唐璜》、憧憬超階級理想社會的《魔笛》等歌劇。交響曲的代表作有《bE大調第三十九交響曲》、《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和《C大調第四十一(朱庇特)交響曲》等。這些作品清麗流暢,結構工整,對近代音樂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1791年,年僅35歲的莫紮特貧病交加,孤獨地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被草草地葬在維也納的一個窮人公墓裏,至今無法在眾多的墳墓中辨認出來。但是,他的名字和他那些不朽的作品卻彪炳史冊,永為世人所懷念。
“樂聖”貝多芬
貝多芬(1770~1827),出生於德國波恩的平民家庭,家族是科隆選侯宮廷歌手世家,自幼跟從父親學習音樂,很早就顯露了音樂上的才華。8歲便開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音樂之都維也納深造,藝術上進步飛快。
貝多芬
貝多芬一生坎坷,沒有建立家庭。26歲時聽力衰退,晚年失聰,隻能通過談話冊與人交談。但孤寂的生活並沒有使他沉默和隱退,在一切進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複辟年代裏,他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始終堅守“自由、平等、博愛”的信念,通過言論和作品,為共和理想奮臂呐喊,反映了當時資產階級反封建、爭民主的革命熱情,寫下不朽名作《第九交響曲》。該曲取材於德國詩人席勒的《歡樂頌》,如今已經成為歐盟的盟歌。
在音樂表現上,他幾乎涉及當時所有的音樂體裁,創作了大量充滿時代氣息的優秀作品,如交響曲九部(以第三《英雄》、第五《命運交響曲》、第六《田園交響曲》、第九《合唱》最為著名);序曲《哀格蒙特》;鋼琴曲《悲愴》、《月光曲》、《暴風雨》、《熱情》等等。他的創作大大提高了鋼琴的表現力,使之獲得交響性的戲劇效果;又使交響曲成為直接反映社會變革的重要音樂形式。
1827年3月26日,貝多芬逝世。在他臨終前突然風雪交加,雷聲隆隆,似乎連上天也為這位偉大音樂家的去世而哀悼!貝多芬的葬禮非常隆重,有兩萬多人自動跟隨靈柩出殯,遺體葬於聖麥斯公墓,而他的墓旁則是舒伯特的墳墓。
貝多芬集古典音樂的大成,同時開辟了浪漫時期音樂的道路,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音樂家,被後人尊稱為“樂聖”。
“小提琴之神”帕格尼尼
帕格尼尼(1782~1840),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帕格尼尼在幼年就充分顯露出音樂才能,8歲就寫小提琴奏鳴曲。11歲,在熱那亞舉行公開演奏會,獲極大成功,然後開始旅行演出。1805年任盧加宮廷樂隊小提琴獨奏家。1825年後,他足跡遍及維也納、德國、巴黎和英國,他還會演奏吉他和中提琴。
帕格尼尼的作品有《二十四首隨想曲》《女巫之舞》《無窮動》《威尼斯狂歡節》《軍隊奏鳴曲》《拿破侖奏鳴曲》《愛的場麵》《魔女》《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等。另外,還作有吉他曲200首,以及各種室內樂曲。
帕格尼尼在藝術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卻備受疾病的折磨。他從小就病魔纏身,一生中幾度死裏逃生。46歲時,突然牙床長滿膿瘡,隻好拔掉幾乎所有的牙齒。牙病初愈,又染上嚴重的眼疾,幼小病弱的兒子於是成了他的“拐杖”。1828年以後,他的演出越來越少。過50歲後,關節炎、腸道炎、喉癌等疾病不斷向他襲來,後來他的聲帶也壞了,成了啞巴,隻能靠兒子按他的口形做翻譯來與人溝通,可見他一生的成就來得多麼不易。
帕格尼尼的演奏將小提琴的技巧達到了無與倫比的地步,為小提琴演奏藝術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不僅影響了後來的小提琴作品,也影響了鋼琴的技巧和作品。他還將吉它的技巧用於小提琴的演奏,大大豐富了小提琴的表現力。由於技巧保密,生前出版作品極少,絕大部分係去世後出版。著名的音樂評論家勃拉茲稱帕格尼尼是“操琴弓的魔術師”,歌德評價他“在琴弦上展現了火一樣的靈魂”。
“歌曲之王”舒伯特
舒伯特(1797-1828)是奧地利作曲家,他出生在維也納貧困的小學校長家庭。他從小學習鋼琴和小提琴,11歲被帝國小教堂唱詩班錄取,並住進神學院,成為該校樂隊小提琴手,同時還擔任指揮。1813年他為該樂隊創作了《第一交響曲》。1813年因變聲離開神學院,舒伯特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到父親所在的學校裏擔任助理教師,同時繼續創作。
1814年10月19日為歌德的詩《紡車旁的格麗卿》譜曲,舒伯特的這第一部歌曲傑作,打開了他創作靈感的閘門。僅1815年一年,舒伯特就寫了144首歌曲,其中10月的一天就寫了8首歌曲。除歌曲外,他還創作了1部交響曲,2部彌撒曲和其它作品。1816年,他辭去教師的職務,專心從事作曲。
由於沒有固定收入,生活比較貧困,在他的一些作品裏也常常反映出苦悶和壓抑的情緒,盡管這樣,他還是滿懷熱情地創作了大量的歌頌民族解放鬥爭的優秀作品。長期的困苦生活,使舒伯特身心受到極大的摧殘,1828年11月19日,年僅31歲的舒伯特在維也納溘然長逝,他被安葬在他生前一直相當崇拜卻隻見過幾次麵的貝多芬墓旁。
舒伯特的創作生涯雖然很短暫,卻給後人留下了大量的音樂財富,創作了600多首歌曲,18部歌劇、歌唱劇和配劇音樂,10部交響曲,19首弦樂四重奏,22首鋼琴奏鳴曲,4首小提琴奏鳴曲以及許多其他作品。
舒伯特的歌曲最為出名,他多采用歌德、席勒、海涅、繆勒等人的詩作為歌詞,通過牧羊人、流浪的磨工、被死神逼迫的少女之口,表現了他在梅特涅統治時期的苦悶壓抑和對幸福的追求。其歌曲的顯著藝術特色是詩的意境與樂的旋律的完美融合。代表作有《魔王》《野玫瑰》《春之信息》《冬日旅程》。由於他為世界音樂寶庫增添了耀眼的光輝,在音樂史上被譽為“歌曲之王”。
舒伯特生活在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的交接時期。他的交響性風格繼承的是古典主義的傳統,但他的藝術歌曲和鋼琴作品卻完全是浪漫主義的。他絕妙的抒情性使李斯特稱他為“前所未有的最富詩意的音樂家”。
“鋼琴詩人”肖邦
肖邦
肖邦(1810~1849),波蘭作曲家、鋼琴家。肖邦從小就表現出非凡的藝術天賦,7歲開始作曲,1826~1829年求學於華沙音樂學院。1830年11月華沙起義前夕,肖邦離開祖國旅經維也納最後到法國巴黎定居。從事創作、教學。他的一些富有民族特色的作品,表現了反抗沙皇奴役、爭取祖國解放的思想感情。舒曼曾稱讚肖邦的音樂是“隱藏在花叢中的一尊大炮”,它向全世界莊嚴地宣告:“波蘭不會滅亡!”
在維也納,肖邦結識了西歐文藝界許多重要人物,包括德國詩人海涅,匈牙利音樂家李斯特等,特別與法國女作家喬治·桑的關係,對肖邦的思想、生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從30年代初到40年代中期,肖邦的思想和藝術高度成熟,創作上獲得極其豐碩的成果。
肖邦一生創作了大約200部作品。其中大部分是鋼琴曲,著名的有:兩部《鋼琴協奏曲》、三部《鋼琴奏鳴曲》、四部《敘事曲》、四部《諧謔曲》、《二十四首前奏曲》、《二十首練習曲》、《十八首波蘭舞曲》、《四首即興曲》等等。
肖邦的作品具有瀟灑、飄逸、含蓄、柔媚的風格特征。在器樂中創用敘事曲體裁,將前奏曲、詼諧曲發展成獨立的鋼琴曲,進一步使練習曲的技術性與藝術性緊密結合。
肖邦通過鋼琴來表達自己內心的詩意,把鋼琴的表現力發揮到了精彩絕倫的境界,因此被譽為“鋼琴詩人”。
“鋼琴之王”李斯特
李斯特(1811~1886),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和音樂活動家,浪漫主義音樂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9歲舉行第一次鋼琴獨奏會,獲得匈牙利富豪們的青睞,其後6年中在他們的資助下,繼續深造,琴藝突飛猛進。1875年創辦布達佩斯音樂學院並任院長。
他在音樂史上最大的貢獻是:創造了新的鋼琴演奏技巧與新型的作品;首創了交響詩這一音樂體裁,為管弦樂創立了新的樣式,為作曲技法開拓了新的道路。主要作品有:交響詩《塔索》、《匈牙利》、《前奏曲》,鋼琴曲《旅遊歲月》(《瑞士遊記》、《意大利遊記》和《第三年》)、《森林風嘯》、《侏儒輪舞》、《匈牙利狂想曲》19首,以及大量鋼琴獨奏曲與改編曲等。
鋼琴曲是和李斯特的名字分不開的,正如圓舞曲和施特勞斯、交響曲與貝多芬的名字分不開一樣。李斯特的作品多姿多彩、極富想象力,充分挖掘了鋼琴的音響功能,對演奏者的技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為那個時代最傑出的鋼琴家,他對鍵盤音樂的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在他的後期作品中最早使用了20世紀才普遍采用的和聲語言。因此他被人們稱為“鋼琴之王”。
李斯特所創作的19首鋼琴曲《匈牙利狂想曲》,在他的鋼琴作品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這些作品不但充分發揮了鋼琴的音樂表現力,而且,為狂想曲這個音樂體裁創作樹立了傑出的音樂典範。這些作品部是以匈牙利和匈牙利吉普賽人的民歌和民間舞曲為基礎,進行藝術加工和發展而成的,因而都具有鮮明的民族色彩。這些樂曲結構精煉、樂思豐富活躍,音樂語言與音樂表現方法同匈牙利鄉村舞蹈音樂和城市說唱音樂有密切聯係,樂曲的形式雖然不時的變化,可是音樂形象始終鮮明而質樸,體現了自然美和藝術美的完美統一。
他是最早把匈牙利民族音提高到世界水平的民族音樂家,他有愛國思想和民主思想,有積極要求變革生活的熱情。李斯特是肖邦的同代人,但他離開祖國的時間比肖邦更早,因此,他的思想和創作不能簡單地納入“民族樂派”。然而,作為一個匈牙利人,李斯特對祖國的事業真誠關注;民族的曆史和英雄人物,民間音樂的音調和節奏,在他的創作中都得到生動的反映和運用;加之他對東、北歐及俄羅斯青年作曲家的大力提攜和鼓勵,使他在歐洲民族樂派的發展上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他的祖國,人民始終尊崇他為偉大的“民族藝術家”。
世界傳唱的《馬賽曲》
近兩個世紀來,《馬賽曲》傳遍了世界各地,成為人民發對封建專製、爭取民主自由的號角。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獄,開始了轟轟烈烈的資產階級大革命。
1792年,普奧封建君主組織聯軍對法國革命進行武裝幹涉。4月20日這天,在大敵壓境的關頭,位於戰爭前沿的邊境小城斯特拉斯堡市的市長底特利希號召人們為軍隊寫戰歌。詩人兼作曲家、萊茵營的士兵中尉裏斯爾連夜寫了一首題名為“萊茵軍戰歌”的歌曲。幾天後市長在晚會上親自演唱了這首歌,贏得聽眾雷鳴般的掌聲。於是這首歌很快在共和國軍中流傳開來。7月,馬賽市的義勇軍高唱著它開進了巴黎,從此人們便稱它為《馬賽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