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音樂·舞蹈(2 / 3)

《馬賽曲》一共有7段歌詞,前6段是裏斯爾寫的,第7段是維恩市的愛國神甫佩索耐爾創作的。這是一首進行曲風格的分節歌,曲調分主歌和副歌兩部分,以軍號的基本音調為核心,再加上鏗鏘的附點節奏,充滿了戰鬥性。

《馬賽曲》從誕生的那天起就與法國革命血肉相聯。在它雄壯激昂的旋律中。法國的君主政體被摧毀。封建複辟勢力被打退;工人們打響了街壘戰的第一槍,起義者的鮮血染紅了巴黎公社牆。

1795年,《馬賽曲》就被正式宣布為法蘭西共和國國歌,1879年法國國民議會又通過了恢複《馬賽曲》為國歌的提案。從此它成為法國國民精神的象征。

記譜法簡史

記譜法是在文藝複興時期才趨於完善的。在中世紀初,樂曲是憑記憶口授的,後來人們逐步嚐試用各種文字、符號來標記。9世紀時,天主教士發明了“紐姆譜”,可暗示曲調的長短抑揚;繼而又用數目不等的橫線和顏色不同的線條來標明音調的高低,但由於沒有音名,因而還不能確定音高。11世紀,音樂理論家規多(約公元991~1033年)提出了“四線譜”,用三種譜號表示線的不同音高,用d、re、mi、fa、sl、la(拉丁文聖詩前幾句的開頭音節),作為當時使用的自然音六級音列的唱名,從而為明確地記下音樂的旋律創造了條件。13~15世紀,人們先後發明了“有量記譜法”和節奏時值的二等分分法,並以黑白不同的音符表示時值的變化,用升降號記變化音。到16世紀,進一步確定了小節劃分及五線譜上下加線的記號,五線譜逐漸得到完善。

中世紀時,樂譜都是手抄的,而且是抄在價格昂貴的羊皮紙上。樂譜的抄錄者精心譜寫音符和歌詞,還將歌詞的第一個字母寫成漂亮的美術字體,以求美觀。但這種手抄樂譜不僅副本極少,且價格昂貴,不利傳播。於是,在15世紀金屬活字發明後,人們便萌發了印刷樂譜的想法。16世紀初,在意大利首次出現了用活字印製成的樂譜,從而結束了手抄樂譜的曆史。17世紀,隨著宗教音樂的發展,教堂中的樂譜變得更為精美了。

數字簡譜

最早正式提出數字簡譜的是17世紀法國天主教“芳濟各”教派的僧侶蘇威地,其目的是便於教群眾歌唱宗教讚美詩。

18世紀中葉,著名思想家盧梭深感記五線譜的方法複雜,大聲疾呼要簡化記譜。1742年,他在法蘭西科學院作報告,提出了他的數字記譜製,並在《論現代音樂》一文中闡述了這套數字記譜製的具體內容。1767年,他又把這種新的記譜法載入《音樂辭典》。盡管他到處演講、著書,但數字簡譜還是因為許多音樂專業人士的不屑一顧而未能得到實施。後來,數學教師加蘭和他的信徒們把簡譜作了進一步的改進和係統組織,而且通過編書成冊、舉辦群眾合唱團來大力推廣,終於使數字記譜得到官方承認。因此,在法國,數字記譜製又以這些功臣的名字被命名為“加蘭—帕裏斯—謝維記譜製”。

西洋樂器知多少

西洋樂器主要是指18世紀以來,歐洲國家已經定型的管弦樂器、彈弦樂器和鍵盤樂器。常用的西洋樂器有:木管樂器、銅管樂器、弦樂器、鍵盤樂器、打擊樂器。

木管樂器

木管家族的成員主要有:長笛、短笛、單簧管、雙簧管、英國管、大管、薩克管。

木管樂器起源很早,從民間的牧笛、蘆笛等演變而來。木管樂器是樂器家族中音色最為豐富的一族,常被用來表現大自然和鄉村生活的情景。在交響樂隊中,不論是作為伴奏還是用於獨奏,都有其特殊的韻味,是交響樂隊的重要組成部分。

木管樂器的材料並不限於木質,同樣有選用金屬、象牙或是動物骨頭等材質的。它們的音色各異、特色鮮明。從優美亮麗到深沉陰鬱,應有盡有。

木管樂器大多通過空氣振動來產生樂音,根據發聲方式,大致可分為:

(1)唇鳴類:長笛、短笛。

(2)簧鳴類:單簧管、雙簧管、英國管、大管、薩克斯管。

銅管樂器

銅管樂器家族主要成員:圓號、小號、短號、長號、次中音號、小低音號、大號。

銅管樂器的前身大多是軍號和狩獵時用的號角。在早期的交響樂中使用銅管的數量不大。在很長一段時期裏,交響樂隊中隻用兩隻圓號,有時增加一隻小號。到19世紀上半葉,銅管樂器才在交響樂隊中被廣泛使用。

銅管樂器的發音方式與木管樂器不同,它們不是通過縮短管內的空氣柱來改變音高,而是依靠演奏者唇部的氣壓變化與樂器本身接通“附加管”的方法來改變音高。

所有銅管樂器都裝有形狀相似的圓柱形號嘴,管身都呈長圓錐形狀。銅管樂器的音色特點是雄壯、輝煌、熱烈,雖然音質各具特色,但宏大、寬廣的音量為銅管樂器組的共同特點。

弦樂器

弦樂器的主要家族成員: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弦樂器是樂器家族內的一個重要分支,在古典音樂乃至現代輕音樂中,幾乎所有的抒情旋律都由弦樂聲部來演奏。可見,柔美、動聽是所有弦樂器的共同特征。弦樂器的音色統一,有多層次的表現力:合奏時澎湃激昂,獨奏時溫柔婉約;又因為豐富多變的弓法(顫、碎、撥、跳等)而具有靈動的色彩。

西洋樂器

弦樂器的發音方式是依靠機械力量使張緊的弦線振動發音,故發音音量受到一定限製。弦樂器通常用不同的弦演奏不同的音,有時則須運用手指按弦來改變弦長,從而達到改變音高的目的。

弦樂器從其發音方式上來說,主要分為:

(1)弓拉弦鳴樂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倍低音提琴。

(2)彈撥弦鳴樂器:豎琴、吉它、電吉它、貝司。

鍵盤樂器

鍵盤樂器家族的主要成員:鋼琴、管風琴、手風琴、電子琴、電鋼琴。

在鍵盤樂器家族中,所有的樂器均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鍵盤。但是它們的發聲方式卻有著微妙的不同,如鋼琴是屬於擊弦打擊樂器類,而管風琴則屬於簧鳴樂器類,而電子琴則利用了現代的電聲科技等等。

鍵盤樂器相對於其他樂器家族而言,有其不可比擬的優勢,那就是其寬廣的音域和可以同時發出多個樂音的能力。正因如此,鍵盤樂器即使是作為獨奏樂器,也具有豐富的和聲效果和管弦樂的色彩。所以,從古至今,鍵盤樂器倍受作曲家們和音樂愛好者們的關注和喜愛。其中,鋼琴被譽為樂器之王。

打擊樂器

打擊樂器家族的主要成員:定音鼓、大鼓、小軍鼓、鈸、架子鼓、三角鐵、沙槌、鍾琴、木琴、排鍾。

打擊樂器是樂器家族中曆史最為悠久架子鼓的一族了。其家族成員眾多,特色各異,雖然它們的音色單純,有些聲音甚至不是樂音,但對於渲染樂曲氣氛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通常打擊樂器通過對樂器的敲擊、摩擦、搖晃來發出聲音。可不要認為打擊樂器僅能起加強樂曲力度、提示音樂節奏的作用,事實上,有相當多的打擊樂器能作為旋律樂器使用。

搖滾樂

搖滾樂興起於20世紀50年代中期的美國。早期搖滾樂的代表是歌唱演員埃爾維斯·普雷斯利。他把黑人宗教歌曲福音讚美詩和源於黑人音樂家的“節奏與布魯斯”結合起來,以傳統爵士樂的即興演奏風格,使用電吉他、薩克管、低音提琴和鼓,並加入人聲,通過把聲音擴大得極響的擴音設備,演奏出一種具有強烈而粗野節奏的音樂,從而創造出被稱為“搖滾鄉村樂”的新風格。其演唱的歌曲舞蹈,大多是重節奏,聲響喧鬧帶有“挑釁性”或“煽動性”,演唱時演員手抱吉它邊彈邊唱,並作出種種搖擺、扭動的舞蹈動作,它在台風和服飾上追求有“叛逆”精神的風格。這種“離經叛道”的流行音樂一出現,立即風靡全美,繼而產生了世界性的影響,從而開創了“搖滾樂”的時代。

1956年,在英國出現了一個“甲殼蟲”搖滾樂隊,他們在演唱的歌曲中,以敘說性的風格抨擊一些如失業、戰爭等社會問題。甲殼蟲樂隊的樂手們被稱為“20世紀的遊吟詩人”,其代表人物約翰·列農成為青少年崇拜的偶像。與此同時,在美國也出現了一批稱為“小青年王國”的新一代“甲殼蟲”,他們的搖滾樂在內容上十分貧乏,大多是“單戀”、孤獨、反抗專橫的父母等作為主題,但仍強調極強烈的舞蹈節奏和粗魯、狂放、富於性感的演唱風格。

唐代大曲《霓裳羽衣》

我國的歌舞藝術發展到唐代,屬鼎盛時期,上至宮廷,下至民間,出現了名目眾多的音樂、舞蹈形式:唐代大曲,就是當時廣為流傳的一種歌、舞、曲相交融的多段體樂曲。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大曲是宮廷樂舞《霓裳羽衣》。

相傳,這首著名的樂舞是唐開元中西涼節度使楊敬述進獻給唐玄宗的,原名《婆羅門曲》,後經玄宗潤飾並製歌詞,改名為《霓裳羽衣》。另一傳說是。一天,唐玄宗這位酷愛樂舞、精通音律的風流天子,登上三鄉驛,遙望女兒山,在朦朧之中,踏上浮現在眼前的通天長橋,登臨月宮。隻見數百仙女披羽衣翩翩起舞,仙樂回蕩,悠揚悅耳。玄宗耳聞目睹,心曠神怡,暗將樂譜、舞姿銘記在心。待他回宮後,急忙寫下記憶中的“仙樂”,可惜隻記住了此曲前半。適值楊敬述貢獻《婆羅門曲》,於是玄宗據此續成全曲。關於這首樂舞的創作過程,本身就充滿了神話色彩。

《霓裳羽農》由“散序”、“中序”和“曲破”三部分組成,其樂曲、舞蹈、服飾著力描繪了虛無縹緲的仙境,塑造了一群楚楚動人,姿態優美的仙女形象。因原曲已散佚,這部樂舞的演出就隻能從著名詩人白居易詩中的詳盡描述來了解其盛況了。

白居易在《霓裳羽衣舞歌和微之》一詩中,對樂舞的結構、舞姿、場麵、氣氛都作了細致的描寫。“散序”,為器樂演奏,在舒緩、悠揚的旋律中把人們引入奇妙的“仙山佛地”;“中序”,隨伴著歌聲和樂曲的節拍,“仙女”們輕歌曼舞、飄飄欲仙;“曲破”為全曲高潮,重於獨舞表演,樂曲急促,聲調鏗鏘。臨曲終時,樂曲轉慢,舞而不歌,演員們徐徐向兩邊退下……。

《霓裳羽衣》的表演形式靈活多樣,既可以數百人進行大型群舞,也可采取雙人舞和獨舞。據《楊太真外傳》記載,天寶四年,楊玉環被封為貴妃,她通音律,善歌舞,尤擅舞《霓裳羽衣》在晉見唐玄宗時表演的就是獨舞,表現了她高超的技藝。

十麵埋伏

這是一首琵琶大曲,又名“淮陰平楚”。它是根據公元前202年楚漢在垓下決戰時,漢軍用十麵埋伏的陣法擊敗楚軍這一曆史事件,經過集中概括寫成的。流傳至今大約已有400餘年了。最初的記載見於清代《鞠士林琵琶譜》。

全曲按情節分為13段。一、列營;二、吹打;三、點將;四,排陣,五、走隊;六、埋伏;七,雞鳴小小戰,八、九裏山大戰;九、項王敗陣;十、烏江自刎;十一、眾軍奏凱;十二、諸將爭功;十三、得勝回營。該曲在反映這一重大題材時,選擇了最為扣人心弦的垓下決戰的場麵。在表現這一場麵時又突出呐喊,形成全曲高潮,生動地塑造了漢軍由進攻者、追擊者到勝利者的形象,成功地展示了古代戰場激烈壯觀的場景。

全曲以古戰場特有的鼓、號角的節奏和旋律加以藝術的概括,以《吹打》等段落表現漢軍的軍威,以《埋伏》、《大戰》等段落表現戰鬥的緊張、喧囂、激烈。在表現手法上,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形象生動,音樂發展激動人心。它集古代琵琶創作藝術之大成,達到了琵琶武曲藝術的高峰。它幾乎包括了所有的琵琶武曲技法,集中了無數民間藝人的創作才智,彙集了琵琶藝術的豐富寶藏,是我國古代音樂藝術遺產中不可多得的瑰寶。

《梁祝》誕生記

1958年初秋,白浪滾滾的長江上,一艘銀灰色的船體在月光下駛向溫州港。船頭甲板上,圍坐著上海音樂學院管弦係一年級小提琴專業的幾個同學何占豪、俞麗拿、丁芷諾等。他們組建了一個小提琴民族化實驗小組,其奮鬥目標為,早日結束西洋作品一統小提琴樂章的曆史。

此刻,在去農村勞動的途中,他們商議創作一部小提琴協奏曲向國慶10周年獻禮。選什麼題材好?同學們爭論不休。最後集中在3個題材:1全民皆兵;2大煉鋼鐵;3在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音調基礎上創作。船一靠碼頭,一封征求對以上題材意向的信,帶著同學們的期盼,飛到上海音樂學院黨委。

在溫州的一個鄉村,何占豪這天剛收工回到農舍,門口突然出現係黨支部書記劉品。他受院黨委書記孟波的委托專程趕來。劉品傳達的選題意向,使何占豪吃了一驚。孟波收到意向信後,毫不猶豫地在3個題材的“3”字打了一個“√”。神奇的蝴蝶就此進入了胚胎發育期。

孟波之所以選擇越劇《梁祝》這個題材,是認為小提琴的性格,較為纖細、柔軟,難以表現全民皆兵、大煉鋼鐵這樣一類生活所需要的氣勢雄壯、轟轟烈烈的情景。越劇《梁祝》本是一首委婉動人的愛情奏鳴曲,適宜小提琴性格化的體現。劇作提供的音樂素材非常優美,又有濃鬱、醇美的民族風格。50年代初,越劇《梁祝》被拍成電影,為海內外熟悉,容易引起社會共鳴。還有一條十分重要的理由是,何占豪在進音樂學院之前,在浙江的一個越劇團樂隊任二胡演奏員,有一肚子的越劇音樂。隻有讓藝術家寫自己最熟悉的東西,才有可能寫好。

因為受到了係黨支部書記的直接鼓勵,何占豪一鼓作氣把越劇《梁祝》中十八相送、樓台會等幾段唱腔音樂連接起來,用小提琴實驗演奏。這首當時被稱作“小《梁祝》”的樂曲,令一些到上海音樂學院參觀訪問的外國音樂家驚喜。應該說,何占豪進一步探索創造中華民族自己的交響樂,已有良好的實踐基礎。

人的積極性與實踐創造能力,並不完全等同。何占豪畢竟隻是小提琴專業一年級的學生,從未學過作曲。他雖有一肚子越劇音樂,但素材不等於作品,就像從布料到成衣,需要技術一樣。對這一點,孟波十分清楚。

孟波向副院長、作曲家丁善德“求援”。丁教授把作曲係四年級的一位高才生介紹給孟波。他就是有“四隻音樂眼睛”之稱的陳鋼。

在孟波決定調用陳鋼時,有人認為,陳鋼父親有“曆史問題”,向國慶獻禮的重點創作,怎麼可以讓他參加?在院黨委會上,孟波明確表態:“老子不等於兒子,為什麼不能用?”這時校園裏傳出另一種非議:《梁祝》是才子佳人加封建迷信,怎麼能把這種東西向國慶10周年獻禮?

為了使兩位學生的創作情緒不受影響,孟波主動找他們消除思想疑慮。《梁祝》雖是愛情故事,但宣傳的並不是封建迷信。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悲劇,是對封建禮教的強烈抗爭。我們中國革命的任務之一,就是反對封建主義,推翻封建統治。反封建的主題既然是進步的、革命的,就可以向國慶獻禮。聽了這番話,兩位作者堅定了信念。

經過何占豪和陳鋼的精心創作,《梁祝》協奏曲終於定稿。孟波立即組織小提琴和鋼琴兩種樂器試奏一遍,然後把錄音帶直接送當時的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部長石西民征求意見。石聽完後連說:“很好聽!”孟波這才放心。他不是想邀功,而隻求在上海意識形態領域的最高管理部門預領一張“通行證”,確保藝術家的勞動成果得以實現。

幸運的是《梁祝》作為國慶10周年的獻禮作品,獲得通過。在正式演出時,獨領風騷,傾倒全場,一下子便聲譽鵲起。

民族樂器知多少

考古工作者在浙江餘姚縣河姆渡遺址出土了一些用鳥禽類的肢骨製作的笛子,距今約7000年。這些笛子雖然製作得粗拙簡陋,但有的還可發出簡單的音調。這就是遠古人使用的吹奏樂器——骨笛。

從原始時代到夏商時期,我國的樂器主要是打擊樂器和吹奏樂器兩類,如土鼓、磬、缶、鍾、骨哨等,都是用天然材料所製成。到了商代,出現了很多用青銅製作的樂器,在性能和工藝上已大大高於原始樂器。

西周時期,樂器的種類增多,僅見於古籍中記載的就有70多種,如編鍾、編磬、簫、笙等。彈弦樂器也在這時出現,但較為簡單,發音單調。到了春秋戰國,樂器的發展較快,出現了彈撥樂器箏,吹奏樂器竽等,舊有的樂器如編鍾在研製、性能方麵也都為此前任何編鍾所無法比擬。在湖北隨縣出土的曾侯乙編鍾,共8組65件,總重量達2500多公斤,音階準確,音域寬廣,音色優美。每鍾可發出相距三度的兩個音,總音域達五個八度,其精湛的工藝水平深為現代人所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