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要與合不來的人多溝通、多交流。無論是誰,都是從覺得與對方合不來的一瞬間開始,進而不知不覺回避與對方交往的。這樣彼此之間的關係永遠也得不到好轉。越是覺得與對方合不來,就越需要增加與對方交流溝通的次數,越需要主動了解對方。這樣做是為了增進彼此了解。掌握了對方的性格與個性,才能得以消除誤會和偏見,進而才會相互信任和理解,達到消除隔閡的目的。
另外,不能從對方的言語表麵或者對方的表情、態度、動作等非語言的部分妄加推測。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有些人不善於表達情感,屬於情感內藏型。通過多接觸、多溝通、多交流,很可能會發現自己對其有諸多誤解,彼此之間的關係也很可能因而得以好轉。
總之,最重要的是自己要主動與別人多接觸、多溝通。讓對方有一個好心情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最大秘訣。
(3)改變著眼點能發現別人的優點和長處。有很多人在心裏認為:“好極了!”“真棒!”“真漂亮!”但不善於說出口,也許是認為“即使不說,他也能領會吧”。但現實生活中,如果不說別人就不知道的事情有很多。無論你在心裏怎麼想,隻要沒用言語表達出來,自己的心情就永遠也不會傳達給對方。
發自內心的讚揚對方的話,應該真誠地說出來,讓對方知道你的心情。發自內心的讚揚是思想、感情交流的基礎。
(4)優點和缺點往往是相對的。也許有些人不能很好地看到別人的優點和長處,相反卻總看到別人的缺點和短處!這樣的人即使勉強說一些讚揚別人的話,也很可能會引起別人的不高興。如果你也有這種傾向,那你一定要試著改變自己的視點。
在這裏我們要提示一點,優點和缺點往往是相對的。比如,過於神經質而斤斤計較的人,換一種角度也可以說是能夠注意到細小的地方而比較細心的人;馬馬虎虎、粗心大意的人,換一種角度也可以說是不拘小節而心胸寬廣的人。優點和缺點往往是相對的,隨著著眼點的不同,缺點可以變成優點。
一開始就與自己情投意合的人,在與對方的交往中自然會看到對方的優點。可是,自己覺得有些不好應付的人,就容易看到他的缺點。這都是受了自己看法和觀點的影響。自己如果能冷靜地看別人,認為是缺點的地方也可以看成是優點。總之,最重要的是要試著改變自己的視點和著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