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強硬——有時強硬也是一種溝通(2 / 2)

大多數性格怯懦的人都有內向的氣質特點,由於後天的教育環境不當而形成了較為畏縮的心理。但內向而又堅強的人也不少,他們的共同點是:不鋒芒畢露但有韌性,不熱情奔放但有主見,不強詞奪理但能表達意見。你可以往這個方向努力,善良而不粗野,這是人難得的美德。培養一種“柔性的剛強”關鍵在於內心的堅定,敢於堅持自己。

性格懦弱的人受條條框框的限製太多,過多的克製,使情緒的表達含糊不清,所以軟弱的人應該學會適當地表達自己的不滿,學會生氣。而周圍的同學朋友從你的情緒表達中了解了你的內心感受的時候,他們會覺得更易與你溝通,你的個性也就更為鮮明了,反之,如果你永遠不生氣,對方將永遠不知道自己錯得有多嚴重,無形中姑息了他人的不良行為,這對他人來說也是不利的。

蠻橫的人有錯也不肯認賬,往往把錯誤歸罪於別人;軟弱的人有理也不敢堅持,往往把別人的錯誤攬在自己身上。戰勝軟弱的心理基礎是自己看得起自己,能堅持自己,特別是麵臨所謂“強者”時,更應該有意識地認識自己。

另外,行為主義心理學曆來主張改善行為可以改善人的心理素質、改善性格上的弱點。當麵對諸如自己的上司、嚴厲的老師、有名望有能耐的人,最容易引起膽怯。這可以事先在行為方麵有所訓練準備。可以通過下列的方法在行為上“武裝”自己:

第一步,身體站直,挺著胸膛與對方講話,自然會覺得自己高大。

第二步,講話時盯住對方的眼睛,如果對方回避你的目光,說明你比他堅強。開始如果做不到也不要緊,盯著他的鼻梁,效果是一樣的。

第三步,講話要大聲,不要吞吞吐吐。如果沒有把握,事先將要講的話對著鏡子練一練。

第四步,與人交談時,不要害怕談話間隙的沉默,不要急不可待地打破沉默,給自己更多一點時間思考,對方會覺察出你處事不驚,充滿自信。

第五步,不要過多地用“謝謝”、“對不起”之類的話,要表示禮貌說一兩次就行了,切忌重複,否則會助長對方不平等的態度。

當然,要做到這些行為上的自我強化,必須有一定的“資本”作為心理支柱,這就是你通情達理、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此基礎上,你會發現堅持自己,不僅不會得罪人,反而會得到別人的敬重,話說回來,就算得罪了一兩個不講理的人,那又有什麼關係呢?

一味的忍讓是不可取的,這將使你人格萎縮。堅持真理,重視別人的感受亦不忽略自己的心聲,才是當代青年應有的精神風貌,你說呢?